11.17 金剛星月玩膩了,來試試老祖宗的玩具吧

玩膩了星月金剛,現在很多玩家也開始慢慢迴歸理性,開始玩很多傳統的中國串子把件,像橄欖,桃核,核桃,草籽這類,之前我講過核桃,今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它的“親戚”——桃核。

桃木為十仙木之一,因“核”皆音“和”、“合”等,喻意為“和氣生財”“家庭和睦”“百年好合”等。所以桃核自古就被人們所追捧。可以做串,可以雕刻,原料又不比和田赤玉那類高高在上,自然受到大批民眾喜歡,古時候,貧窮的老百姓,不像達官貴人,可以重金購得名貴飾物,甚至像王崇之類大官僚,為了鬥富,可以把最珍貴的寶物視若無物,一砸為快,視作無物。

金剛星月玩膩了,來試試老祖宗的玩具吧

(在這裡,重點推薦晉朝大土豪石崇,人家沒事砸珊瑚玩)

但是,貧窮永遠泯滅不了人們愛美的天性。窮我有窮的玩法。玩不起硬貨,那就玩民間遍地皆是、不需花錢即可輕易得到而又象徵著吉祥如意、有著“避邪”功能的桃核,寓意吉祥。

於是,人們在那些隨便撿來的桃核上精心地雕刻上了花飾,佩戴在身上,既有裝飾功能,又有“避邪”功能,就這樣,桃核就慢慢的在民間盛行開來。

在這裡,南北方戰爭就要再次打響了,南方朋友就要說,為毛我們這邊桃子長得都是一張又大又平的馬臉,北方朋友特別是那些吃貨又會說,為嘛我們這兒的核桃一個個長得像腦花似地。然後,西北的朋友。。。。。。。我們這裡的胖核桃算什麼。

咳咳,在這裡,敲黑板,各位朋友看清楚了。

金剛星月玩膩了,來試試老祖宗的玩具吧

從左上起依次為北方腦紋核桃,南方碧桃,北方蟠桃,西北龍紋核桃

作為做串來說,人們肯定喜歡圓的,圓的,還是圓的,自然而然,那些圓圓的腦紋核桃和龍紋核桃就成了首選。

都是桃子,都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區別還是很大,歸算起來,也就是這幾個原因了:

一、地域差異:腦紋的主要分佈區是東北及華北地區,龍紋主要分佈於西北地區,碧桃核廣泛分佈於國內大部分地區,而從成熟期上,腦紋相對較早,從七月下旬開始陸續成熟,而龍紋與碧桃的成熟期相差不大,都在八月中下旬。

二、品種差異:產腦紋與龍紋桃核的桃樹因為是直接從野生品種馴化過來,甚至很大一部分直接採自野生桃樹,花單瓣,坐果率高,同一顆樹往往多達數百個桃,但同時桃核尺寸大多也較小,狹義上的碧桃樹是指廣泛運用在綠化中的觀賞桃樹,花重瓣,坐果率較低,一棵樹多不過幾十上百個桃,少則數個,而現在通常把食用型桃樹和生長在南方的毛桃樹的桃核也統稱為碧桃核,因為結果較少或者大量施肥用藥的緣故,碧桃核的大小普遍超過腦紋和碧桃,但其中食用型桃核的果核質地大多較差難以把玩。同時腦紋在成熟後具有自然離核的特性,龍紋則需要晾曬至桃子發蔫後才容易剝離,碧桃差異較大,部分品種可以自然離核,部分在經過晾曬後可以剝離,還有部分品種則完全不離核。

三、核型差異:腦紋以圓形與橢圓型為主,較為圓潤的外形,讓它更適用於佛珠手串的製作而逐漸大行其道,龍紋桃核從側面看呈紡錘形或飛碟型,隨著桃核品種的不斷開發,龍紋桃核也不斷髮現大量肚大籽圓的品種,而碧桃核的體型更為扁長,側面大部分都呈梭型,並大部分有一個非常尖銳的尾部,總體來說更適合雕刻。

金剛星月玩膩了,來試試老祖宗的玩具吧

四、紋路差異:腦紋桃核較為密集或有強烈的凹凸感,龍紋桃核紋路較為稀疏並稍顯平面化,卻有種張揚的美感,碧桃由於經過了大量的雜交育種,變異性更強,桃核紋路呈現多樣化,龍紋與腦紋的特點在其身上都有發現。

五、皮質差異:總體上來講,三種桃核在皮質上並沒有太大差異,但龍紋與碧桃的密度相對更高,核壁厚度也更勝一籌,也可能是因為腦紋受眾更高,很難等到完全成熟就被採摘一空,碧桃核因為體型較大和比較冷門的原因,質地和核壁厚度都可以說是一流的。

六、再稍微談一談另一種比較冷門的桃核那就是蟠桃核, 原產於膠東半島地區,從桃核結構來看應該是屬於碧桃的變種,不過看起來是矮胖矮胖的,在北方很常見,經常被串起來做手串。其他和上面幾種沒區別。

所以呢,自然而然的寫到這裡我就寫跑題了。話題還是需要硬拉回來的,在這裡,也就做一個總結性發言,我們的祖先用這種天然的平安祈福小玩意,打開了我們現代文玩的大門,不過越玩越回去,轉頭來看看,還是老祖宗的這些東西要耐玩一些,你說是不。

往期文章精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