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4WD適用於將發動機動力有效傳遞到路面的需求

  我本人毋庸置疑,屬於4WD的崇尚派。Lancer Evolution,往前追溯的話包括三菱GTO、日產Skyline GT-R的R32到R34,之所以被追捧,就是因為4WD。近年來,運動款車型的馬力不斷在加大,超過500馬力早已是常規認知。然而,1000馬力乃至2000馬力的車型也已在陸續規劃開發中的事實,著實讓我為之一驚。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為了將這樣的馬力有效地傳遞到路面,四輪驅動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四輪驅動,也會出現不得不依靠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TC)來彌補牽引力不足的情況。

那麼,在日本銷量最大的輕型車的情況又如何呢?超高車身和加高型兩廂車非常受歡迎並且在小型車的銷量中佔比很高,其中包括鈴木的吉姆尼、Hustler,稍早一些的話還有三菱的帕傑羅迷你等越野型的SUV的小型款也一度很熱銷,並且還出過4WD款。然而,卻都沒有推出過4WD款的運動車型。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目前能稱之為輕型跑車的,也就是本田的S660和大發的Copen了。S660採用的是中置發動機並驅動後輪的MR佈局。Copen採用的是前輪驅動的前置發動機。兩款車都是2座敞篷但4WD的設定上缺少變化。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輕型跑車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比較盛行。1970年問世的HONDA-Z(俗稱“水下眼鏡”)開創了先河。配備有360cc的風冷發動機,前輪驅動的FF模式車型受到了熱烈追捧,於1974年停產。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第二代車型於1998年問世,這款車配備的是660cc的水冷中置發動機,採用了四輪驅動系統,但最終量產成形的並非跑車,而是車身較高的SUV,並於2002年停產。

1971年至1976年生產的鈴木Fronte coupe作為輕型跑車也展現了其非常出色的性能,後置發動機的後輪驅動(RR)模式。之後,又陸續上市了鈴木卡布奇諾和馬自達AZ-1等輕型跑車,然而沒有任何一款車型採用過4WD。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輕型車重視的是實用性和價格而非運動性能

  原本輕型汽車就是因為便宜而受歡迎的,倘若不便宜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作為普通老百姓的代步工具,輕型車的發展體現著日本特有的市場性,所以一直以來最最重視的一定是實用性和便宜的價格大於運動性。所以當第一代奧拓以47萬日元的價格問世時,一度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一旦採用4WD系統,則必須使用更多的價格昂貴的零部件,例如傳動齒輪箱、差速齒輪等,同時重量隨之增加油耗變高。即便是現代,通過輕型汽車規格的自主設定,給660CC排氣量的車搭載渦輪增壓裝置的情況下它的功率也不過64馬力以下,根本達不到需要配備先進4WD系統的動力性能要求。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吉姆尼繼承了唯一一款具有副變速器功能的兼時四驅系統,其他最多采用的幾乎都是應對例如積雪道路這種日常生活用的四驅,這種四驅系統是由粘性連接器和電磁離合器構成的簡單的全時四驅系統。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就連倡導S-AWC(超級全輪控制)的三菱,也沒有在自家的輕型車上裝配AYC、ACD,僅設定了普通的生活四驅模式。一直以來不論是汽車廠商還是消費者,對於“輕型車上只要配備有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和TC就已經足夠”的觀念根深蒂固,同時,這也是輕型車中為什麼不存在4WD運動款的原因。

“我愛四驅,但城市中我更喜歡兩驅”日本第一車評人——中谷明彥

因此,即便是作為4WD崇尚派的我,也會覺得若是一直居住在城市的話選擇2WD是完全夠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