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包頭地名:土右旗小召子鄉的44個村名來歷

小召子鄉,位於土默特右旗東南部。鄉政府駐地在薩拉齊鎮東南45公里處的小召子村,故得名。轄15個村民委員會、44個自然村。

小召子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小召子村,轄4個自然村。

小召子:“召子”,系蒙語,意為“廟”。清康熙年間,此處曾建有一座藥王廟,故得名。

丁家圈:清光緒年間,有丁來才者在此定居,故得名。

賀公卜:清光緒年間,有一賀姓者在此定居,故得名。

西戴家:清同治年間,此地是戴國營家的牛犋伙房,為與東戴家村區分,本村為西戴家村。

建設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建設村,轄2個自然村。

建設村:清嘉慶年間,有一章蓋(清朝官職名)在此定居並取史章蓋營,1964年改為現名。

沙圪梁:清嘉慶年間,本村居民以所處地勢及土質而取村名。

何四營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上何四營村,轄2個自然村。

上何四營:清道光年間,托克托縣何四營居民曾在此設有牛犋伙房,故得名何四營,後隨何四營分為上、下兩村而改為現名。

下何四營:本村因鄰近上何四營村而得名。

三岔口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三岔口村,轄3個自然村。

三岔口:清光緒年間,本村居民杜三根據村南有三岔流水而取村名。

二胖堯:清光緒年間,有一叫張二胖者在此定居,故得名。

賈挨圪旦:清道光年間,此地叫銀中圪旦,1881年,因賈挨遷居此地,故得現名。

張栓圪旦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張栓圪旦村,轄3個自然村。

張栓圪旦:清道光年間,張栓在此定居,故得名。

蔡家圪旦:清光緒年間,蔡三在此定居,故得名。

舊召圪堵:清咸豐年間,因“召財”這個人遷出此地另建新村而得名。

慶龍店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慶龍店村,轄4個自然村。

慶龍店:清咸豐年間,有一慶龍店商號由托克托縣遷居此地,故得名。

郎三堯:清嘉慶年間,有郎三者從山西遷居此地,故得名。

王代士圪梁:清嘉慶年間,王代士在此定居,故得名。

梁家圪旦:清光緒年間,有梁姓人家在此定居,故得名。

韓二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韓二堯村,轄2個自然村。

韓二堯:清道光年間,韓二在此定居,故得名。

一把樹:清光緒年間建村,根據村口生長的一叢柳樹而得名。

王西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王西堯村,轄3個自然村。

王西堯:清道光年間,王習在此定居,取名王習堯,後改為現名。

毛三卜:清道光年間,毛三三居住在此處一個低窪處,故得名。

劉明通堯:清嘉慶年間,劉明通在此定居,故得名。

城牆壕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城牆壕村,轄4個自然村。

城牆壕:清咸豐年間建村,因此處地形似城牆下的壕溝,故得名。

蟒太營:“蟒太”,系蒙語,意為“有樹的地方”。

東圪梁:清同治年間,劉士富定居此地,因當地地形隆起為梁,故得名。

麻堯:清光緒年間,從托克托縣麻堯村遷來一戶移民定居此地,故得名。

上堯村民委員會:村委員駐上堯村,轄3個自然村。

上堯:清同治年間,有屈姓居民定居此地,並有上堯村、上屈家葫蘆頭村兩種名稱,同時沿用至今。

下堯:清同治年間,有屈姓居民定居此地,並有下堯村、下屈家葫蘆頭村兩種名稱,同時沿用至今。

仁義昌:清光緒年間,由將軍堯附近的仁義昌村遷來一居民定居此地,故得名。

臘卜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臘卜村,轄4個自然村。

臘卜:“臘卜”,系蒙語,意為“海螺”。

楊場圪梁:清光緒年間,有叫楊二不浪的人在此定居,且地形隆起為梁,故得名。

焦家圪旦:清光緒年間,焦家寶在此定居,故得名。

劉家圪旦:清光緒年間,有劉姓居民在此定居,故得名。

王保公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玉保公村,轄1個自然村。

王保公:清光緒年間,王榜公在此定居,故得名王榜公村,後演變為現名。

新建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翟林堯村,1974年由建設大隊分出為新建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現名。轄5個自然村。

翟林堯:清咸豐年間,翟林在此定居,故得名。

東戴家:清同治年間,此處為戴國營家的牛犋伙房,為與西戴家村區分,本村為東戴家村。

東常家堯:清同治年間,有常姓兄弟倆來此定居,分東西兩處而居,本村在東,故得名。

西常家堯:清同治年間,有常姓兄弟倆來此定居,分東西兩處而居,本村在西,故得名。

官牛犋:“官牛犋”,意為官家設的牛犋點。清咸豐年間,此處是準格爾旗王爺府的牛犋伙房,故得名。

王家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王家堯村,轄2個自然村。

王家堯:清道光年間,王雙喜在此定居,故得名。

四家堯:清道光年間,有張、王、朱、賈四戶居民在此定居,故得名。

老張堯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老張堯村,轄2個自然村。

老張堯:清咸豐年間,有張姓居民在此定居,故得名。

四先生堯:清道光年間,有李四先生在此定居,故得名。

資料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1985年11月)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市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感悟文化,修行自己。

包頭地名:土右旗小召子鄉的44個村名來歷

土右旗薩拉齊鎮的磐安門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