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在克林頓當政時期美政府還有財政盈餘,而之後財政赤字加重,那麼美國的債務危機根源在哪裡?

新文化街男孩


最近,有網友提出,克林頓當政時期美國政府還有財政盈餘,而之後財政赤字卻在不斷加重。從目前來看,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規模,很多學者擔心,美國政府無力償還外債,從而引發美國經濟衰退。那麼美國的債務危機根源在哪裡呢?

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要先從里根時代說起,上世紀80年代,里根為了剌激美國經濟,採取降低稅收,增加政府基建投資,這樣做帶來的好處是,里根時期美國經濟欣欣向榮,失業率不斷下降,但是財政赤字在陡然上升。上世紀80年代的赤字每年大約增加2000億美元。美國經濟的繁榮持續到了克林頓時期。

但是,經濟過熱,會導致房地產泡沫,以及後來的科技泡沫的興起,為了給美國經濟降溫,克林頓採取加稅政策,由於減少了對經濟的強刺激,美國政府就有了盈餘。當克林頓卸任之時,美國政府反而還有5500億美元的盈餘。迄今還有很多美國人則認為,克林頓是近幾屆最懂經濟學的美國總統。

到了小布什時代,剛巧遇到科技泡沫帶來的美國經濟的蕭條,小布什需要通過減稅來提振美國經濟。與此同時,911事件帶來了美國對外連續發動戰爭,先是阿富戰爭,後是伊拉克戰爭,這都要大把燒錢,美國在經歷了幾場對外戰爭之後,債務規模在不斷上升。一邊是小布什發動幾場對外戰爭惡化了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另一邊,小布什給國內大幅減稅,更加讓美國財政赤字大幅飆升。到小布什卸任之前,美國政府債務超過了10萬億美元。

接下來是奧巴馬,正巧遇到2008年次貸危機,失業率突破10%,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為了剌激經濟,奧巴馬政府延續了小布什政策減稅政策,並且還在2010年擴大了遺產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等減稅力度。同時,奧巴馬又通過政府投資公共項目、提高軍費開支等來剌激經濟。奧巴馬時代,美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開支卻在擴張,稅收在減少,這直接導致了,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府的債務從2009年的10.6萬億一路飆升至其卸任時的近20萬億美元。

那麼,特朗普上任之後是否又會把美國政府債務再次推高呢?如果2016年的總統選舉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那麼很可能其政策是效仿克林頓時期的做法,而特朗普的偶像是里根,於是減稅和基建項目投資又繼續實施。特朗普是照搬里根執政時期的那一套政策方法來推升美國經濟。那麼,面對美國政府不斷上升的財政赤字,難道特朗普一點都不擔心嗎?

第一,只要美國政府在發行國債時能夠順利發出,就是有人接盤就可以了。後面很長時間裡,美國政府不用關心國債問題。但是到了國債還本付息日,那美聯儲還可以再次發債,拿新發債收來的錢來還本付債。除非美國遭遇信任危機,否則雖然美國政府赤字較高,但其發出的國債照樣有海外機構搶購一空。

第二,美國完全有能力還清22萬億國債,一旦美國國債發不出去(這種可能性極小),馬上就有美國的各大金融機構來搶著來接盤。即使還沒有人來接盤,美國在高科技、高端製造業領域都很多技術和產品可以出售,只要美國政府稍微鬆一下口,把技術和商品出售給新興經濟體國家,美國政府債務就不成問題。還有特朗普曾講話,美國可以通過每年出售大量頁岩油來償還對外債務。目前美國是全世界石油出口第一大國。只要美國願意,還清美國國債的辦法還是有很多的。

由於大幅減稅和基建投資,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年年在大幅增長。目前,美國國債已經在到了22萬億美元,超過GDP規模20萬美元。在克林頓時代美國財政非旦沒有赤字還有盈餘,而到了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這三屆美國總統時,美國國債的規模創下了22萬億的新高,赤字的主要來源是對外發動戰爭和經濟剌激。對於歷任美國總統而言,他們的任期是短暫的,美國債務問題是長期的,那是後來者的麻煩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