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所有選秀狀元哪個位置的最多?

小西西吃毛豆


中鋒,自古得內線者得天下,在NBA7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60%-70%的狀元是內線球員(

文章最後有各年份狀元名單一覽表),其中又以中鋒居多,比如說著名的超級中鋒:張伯倫、拉塞爾、奧尼爾、奧拉朱旺和賈巴爾等。

為什麼中鋒狀元多?

籃球是一個講究天賦的運動,更可況是世界最高級的籃球賽事—NBA,在這裡幾乎匯聚著全世界最厲害的籃球運動員,因此天賦顯得更加難人可貴,而身高恰恰是天賦的一種。一般來說,身高臂展噸位大的球員更容易卡位搶籃板,進行二次進攻,這樣的大中鋒一般上限較高,下限不會很低。球員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提高投籃命中率和技巧,可身高不行。


除了進攻端外,好的防守性大中鋒同樣是香餑餑,外線防守型球員固然重要,可對整體陣容防守起不了太明顯的改變,但中鋒不同,好的防守型中鋒能撐起整支球隊,比如說魔術時期的霍華德。


中鋒現狀

隨著時代發展,NBA規則的一變再變,傳統中鋒在如今的NBA似乎越來越難生存,一個不會投三分,不會拉開空間給隊友突破以及不能以大防小的中鋒已不在是一個好中鋒了。而且大中鋒容易受傷,培養週期長,作為球隊建隊基石已不在是所有球隊的上上之選,至此可以看到近十年選秀真正意義上的中鋒也就艾頓一個。反而後衛如雨後春筍般迎來大爆發。




記得之前做個一個記錄,NBA至今,得分後衛以狀元身份進入NBA的僅一人,你知道是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籃球專區


歷年來的選秀狀元最多的位置是——中鋒。“越靠近籃筐,得分命中率就會越高”。一名出色的中鋒,在擁有天然的身條件下往籃下一站便成為威脅,而且無進攻還是防守,球隊對中鋒的戰術地位非常高。從NBA歷史長河來看,每支球隊對於中鋒的偏愛都是無可替代的,特別是在以前的陣地戰中,擁有一名出色的中鋒,將擁有非常大的優勢。而且中鋒位置的選秀成才率較高。所以選擇中鋒作為狀元最多。以下看看1980年後選中的中鋒位置狀元。

2015年,狀元唐斯

2007年,狀元奧登


2005年,狀元博古特

2004年,狀元霍華德


2002年,狀元姚明

1998年,狀元奧洛沃坎迪


1992年,狀元沙奎爾奧尼爾

1987年,狀元大衛羅賓遜



1986年,狀元布拉德多爾蒂

1985年,狀元尤因


1984年,狀元奧拉朱旺


布可斯誼


我是來推廣我的長篇連載《邁克爾·喬丹封神之路》的,感覺喬丹球迷太少了。

在喬丹參加NBA選秀之前,狀元的不二之選一直是中鋒。

選中一個強力中鋒,可以解決球隊攻防兩端的重大問題:得分、籃板、蓋帽,這也是中鋒最具統治力的地方。

中鋒也是最出成績的位置,他是球隊的輸出終端。

但隨著現代籃球的日新月異,很多球員都是多面手,只要身體足夠強壯,你讓他打中鋒都不是問題。

這反而成為了中鋒的短板。

技術好的強壯型球員可以打中鋒,但中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中鋒,他不好換行。

有些中鋒是從別的位置上轉型過來的,既有技術、也有身體,那就厲害了。典型的球員是新奧爾良鵜鶘的安東尼·戴維斯,他在高中打的是後衛,因為個子不高,1.91米,技術出眾。

但在高三時,突然竄至2.08米,個子變了,位置變了,但球技沒變,場上就多了一個變態級的中鋒,不但能打中鋒,還能打大前。

關鍵時刻還能頂替一下後衛,這樣的球員換在哪支球隊,都不會嫌多的。

還有一個厲害的狀元角色,是控衛魔術師約翰遜,在新秀年總決賽第六場中,天勾賈巴爾腳踝傷了,他一個控衛客串中鋒,面對J博士歐文,獻出了42分15個籃板7次助攻和3次搶斷的統治級表現,率領球隊獲得了當年的NBA總冠軍,並以新秀身份加冕了FMVP,端的厲害。

上帝給了你中鋒的體質,你偏要跑去當控衛。

有些人就不。

其實喬丹也是可以打中鋒的,你們信不信?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K教練沙舍夫斯基的恩師“元帥”耐特說的。


體育史話


中鋒。因為自NBA成立之初一直到小球時代之前,大部分的球隊對中鋒是非常偏愛的。因為中鋒的身體條件是肉眼可見的,而且成才率相對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