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瑜伽教练的苦恼:

带了一段时间瑜伽课,学过的瑜伽体式都讲完了,觉得没得讲了!

亲爱的,你不是体式没的讲了,而是你除了会讲怎么做姿势,别的就讲不出来了!

这是很多新瑜伽老师遇到的问题:没得讲,能用的体式满足不了会员的需求,学过的体式讲烦了,想破脑洞也搞不出高级的串联。会员对瑜伽课程的新鲜感也少了,更没有期待和惊喜的感觉。于是瑜伽老师便挖空心思学新体式,满网搜索体式串联,可是这些又用完了,咋办呢?

课程没有新意,缺乏生机,是因为老师把瑜伽练习局限在身体姿势上,觉得掌握很多高难度体式就是高级的瑜伽课程。这个意识本身就是局限的,这样的教学也是刻板保守的。

瑜伽老师今天教给大家一个从来没练习过的新动作或有难度的体式去教会员,大家暂时感觉还不错,可是这种新鲜感一过,又没得教了。而且很多会员有多年的练习经验,他们会的动作比你还多,做得比你还厉害。这对新入行的瑜伽老师来说,是更大的压力。

你只把精力放在炫体式花样、摆花架子姿势上,会越来越没得教。那怎么办呢?

要突破瑜伽教学的瓶颈,要做到这几点!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一、高级的瑜伽体式串联不是刻板的动作排列,而是对身体的功能性练习。

传统的瑜伽体式串联是这样的:冥想、体式(站立、跪姿或坐姿、俯卧、仰卧)、休息术。

这样的套路和顺序本身没问题,能让你的动作更连贯,练习者会觉得舒服一些。但是,如果你能通过顺序性的连接体式强调课程的功能性会更好。

功能性的课程是有主题的,也就是你要带大家练习什么,以及你想通过这节课带给大家什么样的体验。当你把握住自己设定的主题后,你这节课的内容就要围绕它展开练习了。

比如你想引导大家练习脊柱,那么这节课就要想到有哪些体式可以更大效果地改善脊柱的灵活性。比如:

脊柱侧弯练习有风吹树式、三角伸展式、侧角伸展式。

脊柱活化练习有猫式、蛇灵动、猫灵动。

脊柱前屈延展练习有增延脊柱伸展式、双腿背部伸展式。

脊柱后弯练习有蛇式、骆驼式、蝗虫式、弓式。

脊柱扭转练习有三角转动式、侧角转动式、坐立脊柱扭转、仰卧扭转。

然后有选择地运用体式,并把体式串联成线,可参考以下排列:

风吹树式——增延脊柱伸展式——右侧三角伸展式——右侧侧角转动式——左侧三角伸展式——左侧侧角转动式——下犬式——大拜式——骆驼式——叩首式——猫式——蛇灵动——蛇式——仰卧扭转——休息术

看上去这套顺序比较连贯,通过侧弯、后弯、前屈、扭转等姿势,充分地练习脊柱。从动作本身看,问题不大,但是带大家做动作练习时,大家对这套体式的感觉力、身体的体验性、体式的功能性,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强调,引导大家留意观察脊柱的感觉,让姿势在身体上发挥作用。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二、引导大家通过体式练习身体,而不是通过身体练习体式。

通过体式练习身体是通过特定的瑜伽体式,改善身体存在的问题,并更大限度地开发身体潜在的能力。

通过身体练习瑜伽是在身体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能做到标准教科书式的瑜伽体式。

比如在上述体式中,我们是在通过这套体式改善脊柱僵硬,灵活性差的问题。如果大家觉得我身体太紧张,做不了这些体式,便很容易对瑜伽失去信心和兴趣。那么一些有经验的练习者,又觉得经常做这些体式, 没啥意思。

所以瑜伽老师就要用心地了解每个体式的细节,让大家对体式有更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也需要用脑好好想想,不同的身体条件,该如何练习,才会有效果?对于大家不能一步做到位的体式,你要带大家一步步从简入难地体会。对于已经能做到的体式,还能不能有更精进的体验。

比如骆驼式,不是以双手抓脚跟为目的的后弯,而是通过后弯练习扩展胸廓。如果身体柔韧性不好,就要通过变体(双手扶腰)或辅助工具(背后放瑜伽椅支撑身体,或在双手下放瑜伽砖),运用呼吸(深吸气,胸部上提远离肚脐,缓呼气,脊柱尝试一点点后弯)练习到胸部了。脊柱弹性有所提升,双手逐渐接近脚跟。

如果双手可以很轻松地抓住脚跟,你可以进一步引导:现在,你可以通过呼吸进一步探索脊柱后弯的空间,随着每次吸气保持,呼气,身体再向后伸展,你的双手可以再向下挪到脚底,或把双手放在地面上。尝试最大限度在后弯体式中,打开胸廓。

如此引导,帮助大家通过骆驼式开发身体后弯的极限。并且通过对极限点的观察,意念持续内收,进入身体的觉知训练中。引导练习者通过身体姿势,进入呼吸和自我心念的训练层面。

包括蛇式、三角伸展等都是对自我身体极限点的觉察,并且通过体式一步步打开更多伸展空间的训练。这样,每个体式,每个呼吸,每一个细节都很有用。培养练习者对瑜伽的兴趣,以及有信心尝试每个体式,才是真正需要下功夫和用心的地方。

但是现实中很多瑜伽老师自己都缺乏对瑜伽体式的探索和用心学习,只一味地通过瑜伽体式展示自己的技能,那么你的课程就很难有新的突破,无法让大家有更丰富的获得感。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三、中规中矩的课程死板无趣,变通灵活的课程好玩儿有趣。

曾经接触过一位瑜伽老师,她的课程你挑不出毛病。从体式的排列顺序、引导的语言、体式的演示、语气和节奏都把握地特别好,完全是教科书级的示范课程。但是即便这样,很多会员在跟她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便觉得没兴趣了。即便这位老师经常加入新体式,大家还是有一种可上可不上的感觉。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烦。意思就是,我闲着没事儿,又正好赶上这位老师的课,就跟着上吧。但是不上她的课,也不会有期待。

为啥会这样?是上课方式太教条了!

教条的教科书式的课程简直太好模仿了,你能这样上课,别人也能这样上课,千篇一律的课程只会让大家觉得无趣。

或许会有人说,瑜伽练习者不要追求花样。但是实际上,大家的感觉不会骗人,舒适高级的瑜伽课程,大家会有欲罢不能,整个身心都非常舒服的体验。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高级的课程要运用好这些要素:

1、音乐的运用

别小看音乐,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体式进行的节奏和强度,以及呼吸过程都能很好地契合。比如强度大,又需要保持的体式,可以选择有力度,听上去沉稳踏实的音乐。柔韧拉伸体式,可以选择缓慢柔和的音乐。

2、语调语气和表达内容和谐

如果你想鼓励大家静止保持有难度的体式,声音要沉稳有力量,眼神要坚定有张力,平静而自信地看向大家。声音中充满力量,沉稳地引导大家:

不要忽略对身体的观察,你可以在自己稳定的姿势中,继续观察来自身体核心的力量,你还可以保持一下,你的身体也需要被你看到和积极鼓励中进一步强化,很好,就这样,最后三个呼吸······

如果你发现大家在做阴瑜伽等柔韧拉伸长时间保持的体式,显得有点紧张和躁动时,你要用很体贴和柔和的声音轻轻地引导大家:

感受呼吸,进一步觉察身体紧张的地方,看看自己身体中的感觉,你可以重新调整姿势到舒适的位置,没关系的,当你找到一个新的位置,缓慢呼吸,你感受到了吗?来自身体表层的舒展,来自呼吸的支持,来自内心的观察······

这样的引导是有情感的,有能量的,并且能关注到大家的。

瑜伽老师进入教学瓶颈期,在这三个点上突破,帮你提高课程质量

3、一节课体式不用多,关键是有用

别觉得体式练习越多越有效果,这是错误的。而是体式练习的越精准,越巧妙,越有效果。注意,体式效果!一节高质量的课程,有魔性的温暖。

比如来自老师耐心的引导,和细致的观察,能一下发现大家体式中出现的错误,并给出更精确的指导,让大家有更具体的体验。会员会觉得老师的用心和专业水平。

也不是一个体式保持很长时间,遇到有点强度的体式,你需要告诉大家更准确的练习技巧,让大家有兴趣去体验,并给出温暖而贴心的鼓励。这样大家会有更深刻的获得感,通过每一个体式都练习到身体的肌肉、呼吸、内心中!

4、老师内在的修养和自我全方面的训练很重要。

优秀的瑜伽老师不仅能熟练地讲解瑜伽体式,不拖泥带水,不含糊其辞。而且能结合不同会员巧妙运用瑜伽体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优秀的瑜伽老师内在是温暖和淡定的,但也是自信和有能量的,不是通过体式去展示和炫耀自己,而是自带气场去吸引大家,任何一个体式都很舒服的体验。

一节生动的瑜伽课程是有生命力的,你在这位老师这里获的美好感觉,别人是无法给予的,也是无法比拟的。

所以课程质量真的和老师自身的修养有关系,瑜伽老师具备自我修炼的能力,便能随时淡定,坦然自然,课程便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