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廣東深圳的經濟可以遠超江蘇三雄南京、蘇州、無錫嗎?

用戶54988624483


深圳2018年GDP24000億,超越蘇州,南京,無錫。深圳的城市競爭力,從金融聚集,創新,高科技,服務,行政效率方面,都是具備相當優勢的。

蘇州GDP是全國最牛的地級市,非常了不起。工業產值,高科技產值,稅收等多項經濟指標也是國內名列前茅的。

初步統計,2018年,深圳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9102億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產出財稅收入4.6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於首位。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中央級收入5564億元,增長5.1%,地方級收入3538億元,增長6.2%,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佔比穩定在80%以上。

蘇州旅遊業高度發達,每年旅遊收入,比深圳高,深圳旅遊產品比較缺乏。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有海陸空交通,證券交易所,資本聚集的金融中心,理財中心。這是深圳的政策優勢,區別蘇州和其他城市。

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江南地區,是深圳市民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些城市的人文,旅遊業高度發達。

深圳城市競爭力,行政效率,超過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多個城市。

深圳也有高等教育不足的劣勢,短板,城市歷史短,要像南京,蘇州無錫有幾十所高校,還需要多年的規劃建設。但是深圳對大學城重視規劃,引進了北大,清華,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莫斯科大學等20多家大學在深圳建設分校,極大彌補深圳本地高等院校不足。

深圳小學學校只有360多所,比不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蘇州等擁有1000所學校,卻滿足解決了百萬小學生就讀。深圳城市建設歷史短暫,政府對教育比較重視,2017年度投入七百多億。有在廣州的家長,說深圳小孩就讀比廣州方便。

南京,蘇州優勢比深圳有更多土地資源,深圳目前缺乏土地,有了深圳汕尾特別合作區,可以解決一定的工業用地,產業空間。合作區以後有機會升格國家級產業園區。未來規劃有擴寬8車道的深汕高速,深圳—汕尾高鐵,深圳汕尾合作更加密切。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會是一個更重要的際遇,人才與資本聚集力度更加加強。蘇州,南京,無錫等城市,在長三角都市圈的經濟大版圖,也會是相當重要的角色。











大灣區城市觀察


我的觀點:深圳經濟的確領先南京、蘇州、無錫,且拉開的差距還不小,請看數據分析:

宏觀數據:

GDP總量(2018年前三季度)

深圳:17531億元,同比增量:2122億元。

蘇州:13279億元,同比增量:891元。

南京:9456億元,同比增量:754億元

無錫:8186億元,同比增量:654億元

從宏觀數據來看,深圳2018年前三季度GDP領先了蘇州5000多億元,預計全年會領先蘇州超過6000億元,所以,從經濟總量來看,深圳確實要比其他三城高一個身段。

微觀數據:

人均GDOP(2017年)

深圳:18.7萬

蘇州:16.2萬

無錫:16.04萬

南京:14.11萬

地均GDP(2017年)

深圳:11.23億/平方公里

無錫:2.27億/平方公里

蘇州:2.04億/平方公里

南京:1.769億/平方公里

中國500強總部數量

深圳:26家,總產值:50792億

南京:8家,總產值:15040億

蘇州:14家,總產值:11433億

無錫:12家,總產值:6387億

通過微觀數據來看,深圳確實各方面都遠超南京、蘇州和無錫。

總結

深圳的經濟高速發展,取決於強大的人口吸引力,以及科技創新能力,這是南京、蘇州、無錫都要學習的寶貴經驗!


蔣昊說經濟


在經濟規模上,深圳已經甩開蘇州、南京和無錫了。即使是經濟規模最接近深圳的蘇州,也已經產生了將近5000億的差距。南京和無錫就更不用說了,兩者GDP合計總量也只和深圳相當了。

在某些方面,深圳市甚至已經甩開了這三個城市的總和,這是甩開了整個江蘇省。比如在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上,深圳市上榜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南京、蘇州、無錫的總和。在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七家來自於深圳——華為、正威國際、招商銀行、中國平安、恆大、萬科、騰訊。而整個江蘇省也才有三家企業入圍2018年世界500強:蘇寧、沙鋼和恆力。也就是說,一個深圳市可以單挑整個江蘇省,更不用說什麼“江蘇三雄”了。

在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上,深圳市也可以單挑整個江蘇省。光是在深滬A股上市的深圳企業,市值已經高達5.63萬億元人民幣。除了在A股上市的企業,深圳還有一家超級巨獸,那就是在香港上市的騰訊,其市值已經高達3.6萬億港幣。


而整個江蘇省在深滬A股上市企業的總市值約為3.7萬億元,和深圳市A股上市企業總市值有19000億元的差距。江蘇省上市的企業中,市值最高的恆瑞醫藥也不過2600億元。而深圳市過萬億的就有兩家——騰訊3.6萬億港幣、中國平安1.1萬億元人民幣。
(江蘇省A股上市企業市值前八強)


所以在有的經濟領域,深圳市不但可以甩開江蘇三雄,甚至可以單挑整個江蘇省。


財經知識局


一對一比較,深圳經濟當然是遠超南京、蘇州、無錫。不論經濟規模還是人均經濟都處於領先地位。

但如果樓主問的是1V3,那就兩個概念了,蘇南三雄經濟總量近4萬億,總人口近3000萬,縱使深圳長期保持迅猛的經濟增速,也很難以一己之力撼動蘇南三雄的整體地位。

此外這四座城市當中還有一個和其他城市不同性質的城市——南京。南京的定位並非經濟強市,坐擁江蘇省會地位卻從來不和兄弟城市爭搶資源,所以才會有蘇錫常等城市的蓬勃發展。南京是一座幾乎沒有短板的城市,教育、醫療、交通、科研、文化、旅遊、高校、人均經濟數據等等幾乎每一項都是國內一流水準,幾乎是僅次於北京上海的水平。南京無非就是比深圳少了400多萬人口,這個數字佔了南京人口的一半,如果南京的人口和GDP都放大50%,會是一個人口1250萬,經濟總量將達17572億的一線城市。所以即使1V1,深圳能夠完勝的也只是蘇州和無錫,和南京相比,深圳也僅僅勝在經濟,其他科教文衛等領域,比南京還是弱一些的。


城市發展報告


我是稜鏡臺,為你解答!廣東深圳的經濟可以遠超江蘇三雄南京、蘇州、無錫嗎?答案是肯定的,廣東深圳的經濟的確可以遠超江蘇三雄南京、蘇州、無錫。

從以上的榜單中,可以看出,深圳2017年GDP達到22286億元,增長率為8.8%,江蘇的

南京、蘇州、無錫,經濟實力最強是蘇州,蘇州2017年GDP達到17000億元,增長率為7.0%,但與深圳的差距依然很大,達到5000多億,且增長率方面也不如深圳!南京和無錫兩個城市的GDP加起來才能達到深圳這樣的水平,且兩個城市的增長率都比不上深圳!

這是2018上半年城市GDP排名,從榜單中可以看出,深圳上半年的GDP為11009億元,增速為8.0%,蘇州上半年的GDP為9109億元,增速為6.9%。南京表現不錯,但與深圳的差距依然距大!無錫就更不用說了,2018年深圳與南京、蘇州、無錫的差距將會繼續擴大!

其實深圳在很多方面都超過江蘇三雄南京、蘇州、無錫,深圳是一座全國創新的城市,是官方公認的一線城市,論影響力與知名度,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都不是南京、蘇州、無錫可比擬的!在上市公司方面,2017年深圳轄區共有350家上市公司,其中擁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比亞迪、深圳順豐等等這些巨頭公司,還有騰訊超級巨頭以及華為深海巨頭,這些上市公司合計市值10.04萬億元。這不是南京、蘇州、無錫這幾個城市可以比較的。

可以說在經濟、科技方面,深圳遠超江蘇三雄南京、蘇州、無錫,但在人文、教育、文化底蘊方面,深圳還是比不上南京、蘇州、無錫,深圳成為才三四十年,在文化底蘊肯定是比南京、蘇州、無錫差了不上,在教育方面,深圳一直在追趕,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說在未來,將達到世界的一流水平!現在深圳引進一流高水平院校,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暨南大學(深圳),這些大學已經可以招生了!

中國人民大學(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北京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武漢大學(深圳)、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廣中醫皇家墨爾本理工深圳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深圳國際太空科技學院等等,都在擬建或建設當中。

深圳引進這些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方面,將會達到新的高度,所以在未來十年,深圳將會達到新的高度!未來很大城市的競爭很大因素是人才方面的競爭,哪個城市擁有更多的人才,哪個城市將更有活力!


在人文方面,深圳做得越來越好,本人也是在深圳工作,也注意到,深圳的學習、讀書氛圍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好的,深圳人均讀書量,全國第一,遠超其它城市!深圳幾個區的圖書館都去過,都是很多人的,如果是週末去的話,可能沒有位置!深圳的圖書館,應該說是全國做得最好的,深圳可以做到基本每個小區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且館藏量都不少,這是很不錯的事!直接帶動深圳的學習氛圍,不敢想像的!


文化底蘊方面深圳是無法與江蘇三雄相比,但如果在深圳待久了,你會發展深圳獨立的文化,哪就是包容、創新、活力!


南京、蘇州、無錫近年來發展都不錯,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城市能夠與一線作比較,這樣,我們的國家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廣東城事


這個問題可理解為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深圳遠超南京、蘇州、無錫其中一個城市,這一點是肯定的。另外一層含義是,深圳市的經濟超越南京加蘇州加無錫第三個城市總和,這一比較困難。

單獨超越不在話下

深圳的經濟總量發展近些年都是有目共睹的,基本上每年所彙集到珠三角的人才,有大部分都集中在深圳,並且深圳經濟總量近兩年已經超越了廣州,成為我國第三經濟大勢,單獨從經濟總量上面比較,江蘇省拿出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與深圳相比較畢竟兩者的城市定位不同,深圳是特區處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未來江蘇省,單獨一個城市超越深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超越三者之和幾乎不可能

但如果要問深圳未來的經濟能否超越南京,加上蘇州以及無錫,這方面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也非常困難,畢竟深圳也只是一個地級市,城市規模並不是特別大。雖然當前深圳市的定位,已基本去除工業化,大力發展軟件服務、高新技術、信息科技等高新技術領域,在深圳集中了我國大批此類企業,盈利能力比較強,但未來江蘇各城市也會朝此目標發展。

江蘇產業模式未來定位

當前雖然江蘇這三個城市的產業模式還是集中在傳統的加工製造業,江蘇省也是我國工業第一省份,但以南京為例,未來的發展目標也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周邊城市為工業基礎支撐,提高南京的城市首位度,並且未來發展的詳細行業也已經列出,所以這三個城市未來經濟增長也是不可估量的,深圳想要超越這三個城市的總和,可能性幾乎為零。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眾所周知:長三角城市群範圍是:江蘇浙江上海三個行政區的全部轄區。但是,2016年,國wu院關於長三角城市群的批覆,去掉了江蘇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東部。同時,明確上海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安徽猶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驚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國家科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全國僅三個:北京、上海、合肥)。

2,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原本是南京的,現在南京升格為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後,把這個定位給了合肥)。

3,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會。

綜合以上4點國家定位,誰還敢說合肥不如一個普通地級市蘇州?更何況無錫?











浙A太牛cool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個問題看上去像回事,實際上是個偽命題。自己都知道結果,還弄出來問你問他,有點無趣。

我是江蘇人,不因這三市在自己家鄉而護短。這樣提法有點無事生非,有點鬧心。

其理由如下:

1,一比三不好比。簡單地從數據上看即知結果,那還用比嗎!

比較要從多方面綜合比較,要從歷史,現狀,環境,條件,背景,地域,國家發展,重點扶持,政策傾向等諸多方便麵綜合進行。再說經濟發展也是綜合性的,不是僅是一個數據。

舉例說,每門考試都是一百分,但它不一定是三好生/品學兼優生。其意自明,不解釋了。

試問:深圳所受到的、享有的各方面的支持幫助三市得到多少?當然深圳這麼多年也不負國家國人及國內各省市的厚望,成績斐然。請注意上述三市當然也包括全國各省市對深圳無私支持和幫助,特別是中央的決策和領導,使得深圳這個當初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結出豐碩成果。說傾全國之力建成了改革開放的深圳大廈,一點也不為過。

這樣的機遇請問上列三市有嗎?你所在的城市有嗎?全國的其它城市有嗎?即便有也不像深圳那樣的全面廣泛,你說對不對。

2,四十年來深圳及三市都在發展,並且發展得都很好。

深圳的起步猶如一張白紙,怎樣規劃,怎樣發展它是瞄著向前的,所以它的發展具有前瞻性,可持續性,先進的發展理念,深圳人的發展眼光,決定了深圳比國內其它在城市發展管理上的解放,因為深圳是一個沒任何顧慮,沒有往何包袱的小漁村,它的要務就是發展發展再發展。而在當時國內有那個城市有這種置死地而後生的前置條件。所以深圳在天時地理人和的獨特環境下破繭成蝶,成了一覽眾山小的深圳。

上列三市,同樣給他四十年的時間,同樣的大力支持,我說它也不能化蝶,為什麼?因為一個成形已千百年的城市它各方面包袱太多太大太重,牽一而動全身。

一個少年和身患多種疾病的老人同樣四十年,少年長大成人成才成功了;好在那個老人醫好了疾病壯實了身體,生活富裕了,草棚變成別墅了。由此種種決定了深圳與其它城市的不可比。

3,上列三市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和深圳不好比。三市均處雞犬雞聲相聞之地,相互間的發展,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都臨近上海,而上海無論從那方面比三市具有獨天得厚的優勢,剩而次之三市再你爭我取,此消彼長,三市能取得現在的發展態勢實屬不易。在這種情況下你讓三市和深圳比,比什麼,少年和老人比,這不是找鬧心嗎。

4,全國一二線城市那麼多,僅提上列三市和深圳比,題主其實心中也是認可三市的經濟發展是很好的,同樣四十年時間國內其它城市都甩開膀子努力,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題主原可選擇其它城市參加比,自比後選擇上列三市,實際也就說明題主已經知道了相互間的不好比,不好比就算了,他不算:拍腦袋搞個三疊加和一個比,這種情況下還這樣提問顯然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鑑定為偽命題並不為過。

問: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三個市的經濟發展會超過深圳嗎?或其中一個市會超過嗎?

如果這樣求答我想關注關心的朋友會有更大興趣。


泰州小叟


拿一個靠著諸多國家政策和資金砸出來的特區城市來和別的城市比拼實力,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搞不懂有什麼值得驕傲自滿的,整天掛在嘴裡自誇這個第一那個第一,就一點不害臊啊!能不能謙虛些了,深圳能發展到今天這個高度和速度,靠的是區位優勢和國家的全力打造,沒必要沾沾自喜,看不起別的城市,請廣東和深圳把心態放平些,別那麼無知和自大。說句真心話沒了深圳的廣東和沒了政策的深圳去看看全國還能排第幾,有些話全國人民都心知肚明,沒必要說的那麼清楚。


漫天煙雨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深圳作為全國的經濟特區,長期處於全國一線城市之列,而江蘇的南京、蘇州和無錫經濟發展都不錯,究竟實力如何,下面一組數據給大家帶來解讀。

經濟實力情況

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深圳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三大產業佔比為0.1:41.3:58.6;南京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15.10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41103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3:38.0:59.7;蘇州市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萬億元;無錫市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11.80億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3:47.2:51.5。

經過對比可以看出,深圳的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南京和無錫的總和,所以來說深圳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座城市中的任何一位,就連生產總值最高的蘇州也比深圳差距在5000億左右,不是短時間能夠追上的。

對外貿易上

2017年無錫市全年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812.53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317.34億美元,出口總額495.19億美元;蘇州市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130億美元,其中出口1845.7億美元,進口1284.3億美元;南京市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611.87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344.15億美元,進口總額267.73億美元;三座城市的進出口總額為4554.4億美元,進口總額為1589.37億美元,出口總額為2965.03億美元。

深圳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011.46億元(約4119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6533.57億元(約2431億美元),進口總額11477.89億元(約1688億美元);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對外貿易上基本深圳相當於三個城市的總和,不得不佩服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對外貿易的活躍度。

在上市公司數量上和影響力

截止2017年底蘇州上市公司總數達127家,南京102家,無錫129家;深圳為273家,雖然說總數不如三個城市多,但是基本也是其中兩個之和了。不要忘記深交所就在深圳,目前深交所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67932.47億元,這點天然的優勢是幾個城市加起來都比不過的。

綜上,或許在總量上深圳確實不如這三個城市,但是不要忘記深圳可是一座以高科技創新城市,金融,現代服務業、先進和高新制造業立足的城市,而南京、蘇州和無錫無疑只有其中的一個或者部分功能,所以個人覺得綜合來說,深圳的實力不是簡單用GDP能夠撼動的,甚至個人覺得除去上海之外深圳幾乎沒有敵手。歡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勇勇雜談壹貳叄參與討論,原創不易記得點贊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