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人民日報》:大慶,打贏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會戰”

《人民日報》刊文

大慶 打贏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會戰”

↓↓↓↓

《人民日报》:大庆,打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会战”

時間是偉大的作者。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大慶油田發現60週年、大慶建市40週年。一連串數字,將大慶與共和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進入新時代,大慶把握轉型階段性特徵,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堅定不移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堅實闖出了經濟結構更優、體制機制更活、內生動力更足、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

穿越60載歷史雲煙,石油大會戰氣吞山河的激情仍在燃燒;踏上新時代新徵程,“新會戰”嘹亮的號角激勵著大慶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在產業發展、優化環境、保護生態等多維度標註一個又一個歷史新高度。

從“一油獨大”到多元產業集中發力

2015年以來,大慶市堅持新發展理念,明晰轉型升級的方向、目標,以彈好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四重奏”為路徑,重構大慶經濟。

重構產業,加快打造多元產業體系。在傾力服務好油田的同時,從既有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又有自身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發力,推動接續產業多點開花、多路並進。

重組要素,加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依託生產要素豐富的優勢,大慶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加大市場化配置資源力度,力爭在轉化比較優勢上有更大進展。

重聚動能,加快培育新的供給主體。堅持創新促升級、擴量調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壯大供給主體規模,推動新的發展動能加快形成。

重塑環境,加快構築振興發展新優勢。大慶從關鍵處入手,從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抓起,營造尊商重企興業的市場化環境。

經過多年發展,大慶石油經濟與非油經濟的比重實現大翻轉,從2004年的70:30到如今的30:70。經濟增長實現“企穩回升、穩中有進、進中提質”。

今年大慶創新實施了“三百行動”計劃和“五項服務機制”,截至8月8日,100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開工89個,其中列入黑龍江省“百大項目”的有9個;100個提質增效的工業企業已晉級規模以上企業30個、盤活10個;100個謀劃招商項目已經簽約落地了36個、計劃投資1

30億元。這些都為大慶的多樣化產業體系注入了新動力。

打造東北營商環境最優城市

開放的大慶因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市場活力的持續迸發,吸引著中外客商紛至沓來,考察調研、對接洽談、投資興業……激盪著一城活水。

大慶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全力打造體制機制最活、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流程最優、融資渠道最暢、企業負擔最低、市場氛圍最濃、幹部作風最實的營商環境。

疏通作風建設“堵點”。大慶專門印發《2018年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聚焦“三個壞把式”“六個壞作風”,重拳整頓影響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

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大慶抓住參加黑龍江省營商環境評價和東北部分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契機,緊盯18個一級指標、87個二級指標,開展摸“天花板”行動,制定實施《關於進一步加快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在企業開辦、建築許可、用水用氣、納稅等一級指標上跑出了“大慶加速度”;受理企業投訴,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在推行審批告知承諾、開展“雙公示”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突破群眾辦事“難點”。大慶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支撐,摸底梳理“9+X”政務服務事項,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全市11833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大慶市政務服務網在線平臺辦理,網辦率達91%;優化辦事大廳功能佈局,設立一個窗口可辦理一個部門的多件事、多個部門的一件事、多個部門的多件事“三種模式”12類事項的綜合窗口,“最多跑一次”比率達90%;圍繞“一件事”辦理優化審批服務,“六小”行業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同城通辦、聯審聯辦,審批時限大幅壓縮;打造“辦事不求人”服務品牌,首批21個部門和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承諾122個“辦事不求人”事項。

目前,大慶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改善,今年前9個月,大慶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36萬戶,同比增長30%。大慶市營商環境指數位列東北地級城市第1位。

綠色發展擦亮“百湖城”文化名片

大慶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的美譽,按照國家標準,以農村水面在30

0畝以上、城區水面在200畝以上才稱為“湖”來計算,大慶共有湖泊262個。

這樣算來,在大慶2.1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湖泊,“百湖之城”名副其實。在這些湖中,除去滯洪區、水源地、農業水庫,純景觀湖泊有228個,其中市區有80個,主城區有40個。

在綠色理念的指引下,“百湖”不僅成為大慶的自然景觀,也成為一張文化名片。而這背後,離不開河湖長制、百湖治理、河湖連通等一系列規劃制度的實施。遵循“自然生態、持續發展、依法治理”三大理念,大慶劃定保護紅線,建立考核體系,把湖泊管護納入城市建設、土地利用等相關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2016年,大慶在全省率先試行河湖長制,2017年底全面建立河長制,形成市委書記帶頭擔任河湖長,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2100多人成為河湖守護者。

為擦亮“百湖”這張名片,有效推行河湖長制,大慶市編制實施“一河(湖)一策”方案,並從2018年開始大力開展“清河行動”,對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清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對湖泊進行原生態保護的同時,有限度的開發利用也隨之而來。

天賦資源也催生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得到嫩江、松花江、雙陽河、烏裕爾河的天然滋養,大慶連環湖、茂興湖、八家河等特色養殖基地效益日漸提升,連環湖魚、石人溝魚、鯰魚溝河蟹成為全國地理標誌產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憑藉連環湖的大銀魚,摘得“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

“百湖之城”珍藏涵養著一座座流動的“金山銀山”,大慶以“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為基本遵循,發展大生態、大旅遊、大產業。

60年前,老一代大慶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打贏石油大會戰,開發建設出一個世界級大油田;今天,面對新的挑戰,大慶人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全力打贏打好一場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新會戰”。

審核:代寶柱

監製:芊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