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七子之歌》的新一代傳唱人為什麼是她?


20年前,澳門迴歸祖

國母親的懷抱,澳門大三巴牌坊,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這座城市與祖國母親的血脈親情。


20年後,同在澳門大三巴牌坊,當年唱響這首歌的小學生們,如今已是澳門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他們與一位小姑娘一起,再次唱響這首歌。

視頻裡的這個小姑娘,與當年第一代傳唱人容韻琳帶著澳門味道的普通話不同,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她就是《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澳門培正中學六年級學生龍紫嵐。12月20日晚,她將在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晚會上,再次唱響《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的新一代傳唱人為什麼是她?

為什麼是龍紫嵐?

紫嵐出生在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家庭。

正在培正中學中文階班就讀的她,用標準的普通話告訴記者,她在學校就接受普通話教育,加上她十分愛看國產動畫片,所以講普通話沒問題。

“女兒現在能看國產動畫片,而我小時候,電視裡播放的都是美國、中國臺灣或者還在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動畫片。”紫嵐的媽媽梁劍丹說,為了讓孩子們更多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父母從小培養她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和京劇,京劇師從梅派傳人李玉芙,並在澳門迴歸祖國後進入北京舞蹈學院學習。妹妹梁迪嘉也從小學習古琴和古箏,後赴中國音樂學院深造。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年幼的紫嵐從小跟隨媽媽學習中國舞,跟隨姑姑學習古琴,在中西文化交匯的澳門,深深在心中埋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

也許是由於出色的文藝才能,2018年,在澳門威尼斯金光綜藝館舉行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上,紫嵐被選中領唱《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的新一代傳唱人為什麼是她?

歌聲裡的澳門故事

那是紫嵐第一次在舞臺上領唱這首歌曲,“20年前,是我們培正中學的容韻琳姐姐領唱,20年後,我能領唱,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也特別感動。”出生在迴歸祖國之後的澳門,年幼的紫嵐其實並不太瞭解澳門過去的歷史,但她卻真實見證著澳門的今天。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澳門遭遇颱風“天鴿”侵襲。“我看到大風裡,駐澳部隊官兵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在幫助我們清理街道,他們很累很辛苦。”當時,紫嵐和媽媽在一起。望著再次整齊的街道以及官兵們離去的背影,母女倆雙手緊握。

就在那一年,在培正中學從事舞蹈教育工作,並擔任澳門少兒藝術團團長職務的梁劍丹編排了舞劇《馬交·MACAU·澳門》,講述澳門迴歸前後的歷史變幻。其中的一個節目《風的呼喚》,再現了駐澳部隊官兵幫助澳門居民共度難關的感人故事,女兒紫嵐正是演員之一。“我們緊握雙手的那一刻,我相信紫嵐理解了駐澳部隊官兵為我們無私付出,祖國母親作為我們堅強後盾的這種情感。”梁劍丹說,希望通過這樣的演出,讓女兒這一代新澳門人更加了解澳門的歷史。

《七子之歌》的新一代傳唱人為什麼是她?

愛北京,最愛南鑼鼓巷

為了準備澳門迴歸20週年文藝晚會,最近,紫嵐在忙著彩排。

“我很開心能在澳門迴歸20週年這麼重要的日子裡,來唱這首歌。每次唱到‘我要回來,母親’時,我的心情都很激動,因為就像要回到母親的懷抱。”紫嵐說,雖然排練很辛苦,但她很開心。

因為從小接觸中國舞和古琴,紫嵐對傳統文化有一種天然的親切。三年前,作為一名小舞蹈演員,她赴京錄製中央電視臺少兒春晚,和澳門小夥伴們帶來舞蹈《小馬騰飛》。“小馬指的就是澳門,我們的舞蹈就是展現澳門這批小馬開心活潑,積極向上的狀態。”這是她首次來到北京。“北京的冬天很冷,但是很好玩。”讓紫嵐印象最深的是故宮和天壇,“有很多古老的建築,很漂亮。”

今年,紫嵐多次在不同場合領唱《七子之歌》。其中,2019年,獲廣東廣播電視局邀請,在廣東衛視《流淌的歌聲》欄目,她與歌唱家陳思思一起演唱《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作曲人、著名作曲家李海鷹現場鋼琴伴奏。隨後,在中央電視臺《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上,她也領唱了《七子之歌》……

由於領唱,紫嵐來北京的次數多了。“北京真大呀,我最喜歡的是南鑼鼓巷。”她說,因為那裡有很多新的事物,“還有我最喜歡吃的冰糖葫蘆。”說著,小姑娘天真地笑了。

記者:紀娟麗

審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