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最牛逼的辯論,不是打邏輯,而是打概念。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前兩天知乎有個熱榜問題,叫做《為什麼人很難被說服?》

熱榜第一名搬出了萬維鋼的《萬萬沒想到》。

確認偏誤:一旦我們的某個觀念開始形成,我們就會把能夠支持這一觀念的信息儘可能地吸收進來,以豐富和強化這一觀念,同時對不利於它的證據,就儘可能地挑毛病,最終將其忽略或否定。

接著有人提到了認知心理學。

因為當一個人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就等於是從大腦中強行卸載掉舊的思維,同時再安裝一套新觀念。而在新舊交替的過程中,往往會引發大腦信息短路,從而造成思想系統的紊亂。——《誰會認錯》

還有人搬出了逆火效應。

當人們遇上與自身信念牴觸的觀點或證據時,除非它們足以完全摧毀原信念,否則它們就會被忽略或反駁,而原信念反而更加強化。

臥槽,聽起來好有道理啊。

可是,人真的這麼難以被說服嗎?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其實不是的,人是很容易被說服的。

有個節目叫做《奇葩說》,每次我看奇葩說的時候都會後背發涼,原來我是一個這麼沒有主見和立場的人。

正方有人起來發完言,我就會覺得,臥槽,正方說得好有道理,我要支持正方。

結果反方有人起來說了個截然相反的觀點,我居然覺得也對,立馬又跑過去支持反方。

就這樣,一場辯論下來,我就像根牆頭草,不斷的擺來擺去,一會支持正方,一會支持反方。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驚起一身冷汗,我自詡認知也還算豐富了,卻還總是牆頭草,沒有立場,沒有主見。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為什麼呢?

不是說人很難被說服嗎?

直到後來我學到一個詞,叫做“概念滑動”,我才終於明白,我們的觀念是如何輕易被別人所改變和操縱的。


概念滑動

哲學裡有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叫做概念。

什麼叫做概念?

這還不簡單,概念不就是……

等會,概念是什麼?

關於概念有3個定義:

1、對特徵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一種知識單元

2、通過抽象化的方式對一群事物提取共有特徵而形成的一種思維單位

3、對多個事物的共同點的想象

哇,好複雜,看不懂。

沒關係不用懂,簡單來說,概念就是一種知識單元,一種思維單位,一種共同想象。

這在哲學裡叫做“範疇”

範疇又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對事物的分類,人類通過對事物分類得以認識這個世界。

突然發現,是不是跟我們的《分類思維》很像?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OK,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這句話。

概念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觀念。

通常要改變人的觀念有兩種方式:

1、邏輯說服。

2、改變對方對事物的概念。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為什麼一個人很難被說服?

因為我們總是希望通過邏輯來說服別人。

比如有些理工科的直男,總喜歡秀智商,秀自己的邏輯思維,想通過邏輯來征服對方。

結果呢?對方反而越來越堅守自己的觀念。

因為邏輯說服這種方式會立馬調動對方的理性,也就是《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講的系統二,慢思維。

所以不管你說得多對,對方總能抓到你的漏洞來反駁你。

網上的槓精就是這樣,你抓我的漏洞,我抓你的漏洞。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但是奇葩說卻為什麼能輕易的說服我們改變立場呢?

因為它直接改變你對事物的概念。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概念是我們對事物的歸納分類,我們調用的是感性,《思考快與慢》叫它系統一。

所以只要有人改變了我們的概念,我們立馬就認輸了,覺得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就拿《奇葩說》最精彩那期神仙打架來說:

在陳銘這裡,知識的概念是“認識客觀世界規律的工具”,是“共享”

你會覺得陳銘說的好有道理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共享知識,醫生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如果牛頓7歲就知道萬有引力和相對論,世界又將往前推進多少。

啪,你立馬按了支持鍵。

而詹青雲立馬就把概念從“認識客觀世界規律的工具”滑向了“思想和信念”,把“共享”滑向了“被灌輸”、“被操縱”、“不勞而獲”

當你聽到“被灌輸、被操縱”的時候,你立馬想到了百度競價排名,想到了魏則西事件和權健事件,想到了今日頭條和抖音的算法推薦,想到了各種垃圾信息;當你聽到“不勞而獲”,你立馬就想到了很多人靠小把戲不勞而獲。

你感到很憤怒,所以你立馬又站在了詹青雲那邊,啪,按了反對鍵。

然而矮大緊看穿了這一切,立馬又把“被灌輸”、“被操縱”滑向了“知識壟斷”,只有擁有了更多的知識,你才具有辨別能力。

結果立馬又被薛教授帶跑了,薛教授把“知識壟斷”滑向了“平等的垃圾”

你看,這來來回回,覺得每個人都說得好有道理,其實他們不過都是在概念滑動而已。也就是奇葩說裡經常提到的偷換概念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再來,我們來看另一個神仙打架《救畫還是救貓》。

傅首爾說:“我在乎的是臨終體驗。”傅首爾把救畫和救貓概念定義為臨終體驗

傅首爾說:“我讀不懂畫,但我讀得懂人情,我想把貓救出去,送還給他主人。”這兒,概念又滑向了人情

最後傅首爾還上了價值,直接把概念滑向了意圖的傳達

好有道理,好的,救畫。

結果詹青雲上來第一句話就是“這道題在問我們要救什麼,可是當我們在實際選擇的時候,我們實際選擇的是我能夠割捨什麼。”

詹青雲沒有抓對方的邏輯漏洞,而是立馬把概念滑向了割捨,把“畫”滑向了人類的文明

救畫割捨的是貓的生命,割捨的是它主人的愧疚;但是救貓割捨的卻是“人類的文明”,立馬就舉了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我們用生命對故宮文物的守護。

太特麼精彩了,啪,立馬就站到了詹青雲這邊。

然後許吉如一上來,立馬又把概念滑回了意圖的傳達生命本身的價值

她說,畫就是來向你傳達“我們應該關注生命本身的價值”,現在你站在畫面前,卻說我要救畫而不救生命,你憑什麼說你看懂了這幅畫?

最後還說“萬一你是那隻貓呢?”,概念又滑向了弱勢群體,博得人的同情心。

臥槽,牛皮,好有道理。啪,立馬又跑去支持許吉如。

結果黃執中一上來,立馬就說:“貓不是最弱的,那副畫才是最弱的,那幅畫不會求救,萬一你是那副畫呢?”

黃執中又把弱群體滑向求救的難度

然後立馬上價值,再次滑動概念,“今天這道題不是貓在面臨考驗,不是畫在面臨考驗,而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同理心。“

然後再從同理心滑動到了遙遠的哭聲,滑向了你期待自己對這個世界理解到什麼層次

“看,胖子撿橘子!因為他太年輕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很有限,不是因為他冷血,而是因為他聽不懂更遙遠的哭聲。同樣,同情心跟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相關的,《八大山人》燒了就燒了,他沒感覺,不是因為他冷血,而是他聽不到遙遠的哭聲。

“今天這道題考驗的是你期待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到什麼層次。在那一刻,你期待自己是看得懂這幅畫的,你就會去救貓,不是因為你冷血。而是因為,隨著你對世界的認知越高,你聽到的哭聲越遙遠。”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這兒不得不說,太精彩了,我再次回看,依然雞皮疙瘩掉一地。

當時我就在想,這下再也沒有人可以動搖我了吧?遙遠的哭聲,太牛逼了,直擊心靈。

結果李誕一上來,立馬就用梗把藝術的價值從“遙遠的哭聲”滑向了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把小貓滑向了生命,繼而再把生命滑向了活著

“藝術最大的價值,就是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而生命最大的價值就是活著。名畫最好的歸宿,就是燒了。”

再把藝術價值滑向金錢價值,把金錢價值滑向故事的豐富度。

“哪幅畫故事越多就越值錢,還有什麼比蒙娜麗莎燒掉更有故事,尤其還救了一隻貓。啊,蒙娜麗莎燒了?為什麼燒了。為了救一隻小貓。啊~”

然後又把概念滑向了遺忘

道德

最後上價值,又把概念滑回遠方的哭聲和近處的哭聲,再把概念滑向犧牲

“正是那些為了遠大的目標,去不計後果的犧牲別人,頻頻的讓我們這個世界陷入大火。”

你立馬就想到了希特勒這些人,怒火中燒,立馬又跑到了李誕這邊。

你就這樣不斷的搖擺,一會站正方,一會站反方。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奇葩說》時,完全沒有主見,沒有立場的原因。

因為概念本身並無對錯,它只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說什麼都有道理。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懂了這個道理之後,前不久,我打了人生第二場辯論。(人生第一場辯論是在大一的時候打的,被對方摁在地上摩擦。)

辯題是《從來沒有在一起更最終沒有在一起,哪個更遺憾》

大家都在聊愛情,結果最後結辯時候,我直接上價值:

把概念從愛情滑向了夢想

把從來沒有在一起滑向了從來沒有追逐過夢想

把最終沒有在一起滑向了為了夢想努力過但最後失敗了

於是整個辯題變成了《從來沒有追逐過夢想跟為了夢想努力過但最後失敗了,哪個更遺憾》

很明顯,肯定是從來沒有追逐過夢想更遺憾啊。並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講出這個道理。

然後現場直接炸掉,對方直接懵了。

這就是概念滑動的力量。

懂了嗎?

最牛逼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直接滑動概念。

最牛逼的辯論,不是在打邏輯,而是在打概念。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概念積極滑動

好了,懂了這個對我們又有什麼用呢?

除了說服別人,不被別人說服,還有什麼其他的意義嗎?

意義大了去了。

第一,概念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所謂的認知升級,其實就是概念的升級。

不過這個話題太大,我們今天不做討論。

第二,能讓我們面對困境更加積極樂觀。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從小的時候,不知道誰告訴我們的,女生都喜歡樂觀豁達、積極向上、陽光的男生。

我思考過很久,到底什麼才是樂觀,什麼才是陽光積極?

後來我才明白,所謂樂觀、積極、陽光,就是把概念從消極滑向積極。

我叫它“概念積極滑動”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既然辯論都可以滑動,那為什麼人生就不能滑動一下呢?

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看完電影回來,結果剛出電影院,就傾盆大雨。

旁邊的人都在埋怨,哎,倒黴,怎麼辦啊。

結果我和朋友反而更加開心了,因為我們好久沒見到大雨了,更沒有淋過大雨。

於是我們衝進暴雨中,奔跑打鬧,像個孩子,別提多開心了。

消極的人把大雨的概念滑向了倒黴,滑向了挫折

而我和朋友把大雨的概念滑向了有趣,滑向了享受自然的洗禮,滑向了對童年的懷念

這,就是陽光、積極、樂觀。

《奇葩說》告訴你,最牛的說服不是靠邏輯,而是概念滑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