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这幅图反映的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正在学习操作世界最大的模锻压机的场景,大型模锻压机作为国家实力战略的象征,现代先进军机、大型客机舰船、高铁、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都离不开锻压机。

大国重器,中国底气。八万吨大型航空模锻压机象征一个国家重工业实力,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二重共同建设该重大项目,并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在2017年9月,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项目再次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大国工匠,努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为目标,多年来毕业生们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专业设置紧跟市场 师资力量供保障


作为四川入选中国“双高计划”唯一高水平院校建设单位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该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向桢表示:“学校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装备、服务装备制造业的需要为培养目标,这两年主要针对航天航空或国防军工这一块高端装备制造的转型升级发展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对接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市场,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向桢副院长在采访中说道:“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就是重中之重。所以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紧跟产业发展,每年都会

实地走访调研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情况,再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报告综合考虑来调整专业设置。”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火箭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大师现场示范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对此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有“大国工匠”高凤林等一批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建有6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并且每年都组织教师去企业进行跟岗培训,密切与行业接轨。“我们会组织老师去产业园区进行产品、技术、人才现状调研,每年集中时段进入企业跟岗培训。同时,让广大教师接受工匠精神、三线精神、红色文化等熏陶和教育,全面地打造新时代优质师资队伍”向桢副院长讲道。


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就业平台服务趋成熟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向桢副院长在采访中表示:“学校会深入到企业中调研、搜集信息、了解需求;而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也会邀请大量的优质企业进入校园,提供给毕业生多选择的就业机会。”目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3900余个合作企业,每年向学校毕业生提供近4万余个就业岗位,每位毕业生都会有9个左右岗位的选择机会。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就业渠道构建趋于完善,平台服务水平也在进一步提升。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就业双向选择的信息平台服务,让“企业——学生”双方在网上提前了解:企业会在平台上注册提交招聘信息,学生会在平台上浏览企业招聘信息和应聘报名。企业学生双方通过平台达到一定程度的信息了解后,企业会应学校邀请进校举行

专场招聘会。这样一种就业双向选择的服务,能让企业和学生彼此相互熟悉和充分沟通,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广州普邦园林进行企业和招聘宣讲


并且,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延伸服务体系构建也逐渐趋于成熟。2017年从该校毕业的张同学,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回到家乡就业,学校在今年便再次为其推荐了位于成都的就业岗位。“学生在初次就业上岗之后,如果出现需重新选择工作的情况,在三年之内,也可以在学校就业平台上进行注册,重新提出申请。学校仍然会联系相应企业,尽力帮助学生重新接受心仪企业的面试”向桢副院长表示。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工匠精神融入教学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德阳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战略,以“产业共性需求+学校立地研发”为理念,与北京航材院、中国二重、中科院、29基地、德国KUKA、西门子公司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应用、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德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四川高档机床应用创新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


向桢副院长表示:“中航集团对于技能技术人才的考证及能力提升等培训放在我们学校,学校予以定向培训,我们与北京航材院、中国二重、中科院这些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合作,目的就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与各方结成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人才培养和就业体系建立后,下一步,学校将会帮助学生认同企业。“盲目就业是不利于职业发展的,让学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之后再就业,这样的就业效果将会更佳”同时,向桢副院长还讲道:“学校培养的大部分都是制造类的学生,工匠精神是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协同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是我们对学生一贯的要求。”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4万多个就业岗位任毕业生挑选 德阳高校为“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定60年来走过的职教之路,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以产业报国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做大国工匠的摇篮,以“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契机,坚定不移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锻造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