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自動駕駛週報|美國大眾加入AVSC Velodyne

自動駕駛之家週報每週末與你不見不散(2019.12.09-12.15),帶你速讀一週要聞,以下是本週自動駕駛行業要聞回顧:

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將在中國裁員20餘人

自動駕駛週報|美國大眾加入AVSC  Velodyne/蔚來忙裁員


近日,有媒體曝出,美國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已經決定裁撤中國北京辦事處超過20名員工,並將銷售模式由直銷轉為“代理模式”。據媒體報道消息,Velodyne在中國的業務團隊是在上週末接到美國總部正式通知,Velodyne首席執行官David Hall(大衛·霍爾)最終決定將取消中國整個直銷團隊與部分技術團隊,僅保留幾名負責渠道與大客戶售後的人員,產品銷售恢復到剛進入中國時的“代理模式”。如果上述消息坐實,對於Velodyne此番的“退卻動作”,表面上是由於中國本土激光雷達初創公司快速崛起,而深層次的根本原因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遠不如預期。在中國本土,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為代表的初創公司一直在激光雷達領域展開積極研發,產品力不斷提升的同時還將價格進一步下壓,並且本土公司在技術支持上比國外供應商來得更快。


首家中國車企東風汽車獲歐洲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自動駕駛週報|美國大眾加入AVSC  Velodyne/蔚來忙裁員


日前,從瑞典交通運輸局傳回消息——11月下旬,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下屬的T Engineering AB公司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申請獲得上路許可批准。這意味著,繼在國內率先申領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並啟動示範運營之後,東風公司又成為首家獲得歐洲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許可的中國車企,東風公司技術中心T公司則成為瑞典僅有的5家獲自動駕駛路測許可的企業之一。作為東風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東風公司技術中心T公司申請在瑞典特羅爾海坦科技園至火車站間的公共道路進行L4級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這是該市路況最為繁忙、最為複雜的街區路段。本次路測申請中,T公司採用的是基於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開發的L4級自動駕駛樣車。


大眾美國加入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聯盟

自動駕駛週報|美國大眾加入AVSC  Velodyne/蔚來忙裁員


日前,美國大眾汽車集團加入了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聯盟(AVSC),聯盟成員包括汽車製造商與技術公司,致力於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戴姆勒、福特、通用、本田、豐田、Lyft、Uber以及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均是AVSC的成員。據悉,大眾汽車集團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開發自動駕駛相關的未來出行服務和解決方案。2019年7月,大眾汽車宣佈向自動駕駛平臺Argo AI投入約26億美元(約180億元人民幣)。10月,大眾汽車集團宣佈成立自動駕駛子公司,未來會將自動駕駛系統集成到大眾旗下車型中,並形成產業化規模。AVSC是SAE技術聯盟的計劃之一,於2019年4月正式啟動。聯盟的總體目標是加快統一自動駕駛系統的行業標準,並投入實踐,最終提高公眾對於自動駕駛的信心和認識。


蔚來汽車北美裁員141人自動駕駛團隊大幅削減

自動駕駛週報|美國大眾加入AVSC  Velodyne/蔚來忙裁員


據theverge報道,一份最新文件顯示,蔚來汽車的北美總部已經裁員141人。這是蔚來今年在美國的第三次裁員。蔚來北美傳播主管JoAnn Yamani表示,蔚來已經收縮了車輛工程和電力傳動部門,這次裁員主要面向的是自動駕駛團隊,且與之前宣佈和英特爾的自動駕駛團隊Mobileye達成合作有關。Yamani稱,合作導致公司“在L4自動駕駛的研發道路上出現冗員和重複工作。”


博世聯手梅賽德斯-奔馳宣佈在美啟動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點項目


12月9日,博世和梅賽德斯-奔馳宣佈,二者的城市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在硅谷聖何塞市(San José)正式啟動。項目初始階段,用戶可通過戴姆勒移動出行公司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序預訂行程,搭載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奔馳S級轎車就能在安全員的監控下,將乘客從指定乘車點接送至目的地。據瞭解,該自動駕駛車配備了博世和梅賽德斯-奔馳的駕駛系統及軟件,能夠沿聖卡洛斯-斯蒂文斯克裡克(San Carlos/Stevens Creek)走廊,在西聖何塞和中心城區間來回穿梭運行。


FCC將重新分配5.9GHz頻段大部分頻譜為C-V2X劃撥專用頻譜


當地時間12月12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一致投票通過一項新提案,將重新分配5.9GHz頻段的大部分頻譜,其中部分用途就涉及C-V2X技術。過去20年中,5.9GHz頻段中的75MHz已被指定用於DSRC,但DSRC的商業化進展已停滯許多年。由於DSRC發展速度較慢,基於美國目前的政策規定,又並未給C-V2X分配頻譜,因此需要改變政策規則。目前美國僅有數千輛車搭載了DSRC,而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已經不止2.5億輛。在美國,福特是C-V2X的堅定支持者之一。福特此前計劃將於2022年在美國推出搭載C-V2X的車型。對於5.9GHz頻段使用規則的修改,福特表示熱烈歡迎。高通與福特一直在進行C-V2X的開發,他們希望能與FCC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合作,從而儘快推出和部署C-V2X。除福特以外,奧迪、寶馬、戴姆勒、本田、現代、日產及沃爾沃對C-V2X也頗有好感;而豐田與通用聯手,更傾向於DSRC技術。


蘋果自動駕駛團隊兩名華裔前員工竊密事件最新進展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9日,蘋果公司對一所聯邦法院表示,“深切關注”兩名曾被控竊取其商業機密的華裔前僱員,希望能夠對兩人的位置持續監控,以防他們在審判前試圖逃跑。在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舉行的一次聽證會上,檢方認為,蘋果公司前工程師張曉朗(Zhang Xiaolang)和Jizhong Chen應該繼續受到監控,因為他們有潛逃的風險。


高德地圖開放車載連接協議


日前,高德地圖宣佈,面向行業夥伴和開發者開放ALink標準化連接協議,加速汽車硬件終端智能化。ALink具有即插即用、流暢投屏、多模交互、數據安全四大核心能力。由於車輛較長的迭代週期和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之間存在矛盾,投屏方案可作為一種必要補充,在不破壞原車環境的前提下,提升智能化、聯網化升級效率,降低成本。高德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浩表示,通過在智能設備與車機之間建立極速連接通道,Alink能夠將智能設備的內容生態、服務生態、算力和全時聯網能力延展到汽車。此外,ALink還通過身份認證、投屏隱私保護、數據加密等多種手段保障數據安全。


Waymo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超過10萬人次


近日,據外媒報道,自動駕駛公司Waymo對外表示,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已經接送乘客超過10萬人次。Waymo稱,自2019年1月起,每週乘車人數都在增加,目前每個月穩定在1500名用戶。2018年12月,Waymo開始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Waymo One,開啟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在運營初期,Waymo One僅向曾參與過項目測試工作的數百名早期乘客提供服務。


西南地區第一中國汽研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基地落成


12月8日,坐落於重慶市大足區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基地落成。該汽車試驗基地規劃總投資5.8億,佔地面積940畝,是西南地區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評價基地,第一個專業的重型汽車試驗基地,能同時涵蓋客車、轎車專項測評道路。試驗基地具備汽車試驗所需的常規道路、高速直線性能道路、典型綜合路、動態廣場、ABS制動測試道路、ESC試驗道、彎道制動測試道、耐久特徵道路、RDE道路、車外噪聲測試道路、NVH異響測試道、涉水池、坡道路、智能汽車試驗道路等。試驗車道劃分全長約54.9km,路面面積約38.4萬m2。滿足未來汽車法規檢測認證試驗及企業開發性試驗的需求,是國內佔地面積最小、土地利用率最高、功能齊全系統的汽車試驗場,能滿足55噸及以下各類車型開發、測試、評價的汽車綜合試驗場。


IPMS研發微掃描鏡(MEMS掃描儀)可防止激光雷達被幹擾


德國德累斯頓弗勞霍恩夫光電微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Photonic Microsystems,IPMS)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微掃描鏡(MEMS掃描儀),可以讓汽車可靠且不受干擾地感知周圍環境。該微掃描鏡(MEMS掃描儀)可以滿足自動駕駛的所有要求,同時該微掃描鏡尺寸小,可集成到汽車上。研究團隊正在研發“掃描眼”方法,以實現三維數字化視覺。微掃描鏡模塊通過在二維空間發射激光以掃描環境,由探測器信號(如飛行時間測量、編碼脈衝或FWCW信號解調)確定物體反射回來的三維激光。目前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系統都是基於繞軸旋轉的大型旋轉鏡,由於尺寸大、重量重,很難集成到車輛中,此外,此類旋轉鏡製造成本高,旋轉部件易受振動和衝擊,從而導致測量不準確,在最壞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導致系統故障和事故。還有一個選擇是固態激光雷達,無需移動部件,尺寸小,可以集成到車輛中,不過只能探測距離較遠的物體,而安全的自動駕駛需要探測幾釐米至幾百米範圍內的物體。


元戎啟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曝光能感知到周圍140米範圍內的物體


近期,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公佈了自動駕駛感知效果視頻。元戎啟行的解決方案能感知到周圍140米範圍內的物體,讓自動駕駛汽車能夠獲得遠距離的路況信息。元戎啟行的感知算法採用了端到端(End-to-End)全深度學習模型,在每個時刻可處理多幀連續信息,實現對車輛周圍物體的檢測、跟蹤,以及對動態物體將採取的行為進行精準預測,形成對周圍環境的感知。


Uber將收購無人駕駛模擬軟件開發商Foresight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Uber正在就收購模擬軟件開發公司Foresight展開深入談判。該報道沒有提及交易條款,但表示收購價格主要包括僱用這家硅谷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商背後的團隊的費用。報告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Uber的模擬軟件存在許多缺陷,而且仍然難以預測其自動駕駛汽車原型將如何應對現實狀況。


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更新新增車速控制/停車警告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經開始為Autopilot推出新的軟件更新,包括新的速度調整,停車警告等。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將在今年年底推出全自動駕駛(至少是對老用戶而言)的“功能完整”版本,人們就此對Autopilot的升級有了很大的關注,然而現在馬上就是年底了。但就目前來看,雖然一直在進行著升級,但是距離全自動駕駛好像還是有距離的。在本週的更新(2019.40.2)中,特斯拉推出了幾個新的Autopilot功能,包括一種根據相鄰車道的速度調整車輛速度的新算法。


又一起自動駕駛事故特斯拉Model 3追尾警車


特斯拉又因自動駕駛系統發生了一例撞車事故。美國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警方在Facebook上表示,Model 3用戶在使用半自動駕駛系統時追尾了一輛公路巡邏車。司機聲稱在碰撞發生前他正在使用自動駕駛系統,並在照顧後座的狗。這起事故發生在上週六早上。當時一輛特斯拉Model 3正行駛在95號州際公路上,車上掛著康涅狄格州的牌照,上面寫著“MODEL3”。這輛電動汽車在諾沃克市撞上了一輛CSP福特金牛座(CSP Ford Taurus)警用車。當時一名警官正在州際公路中間左側車道上處理一輛拋錨的汽車。


大陸研發人機交互整體解決方案


據外媒報道,為了增加大眾對自動駕駛出行解決方案的接受度和信心,科技公司大陸(Continental)正為人機交互功能研發一套整體解決方案,而且專為自動駕駛車輛設計,並且基於大陸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平臺CUbE而研發。目前,沿著特定路線接受測試的自動駕駛接駁巴士或機器人出租車將為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鋪平道路,而後者將能夠順利地在複雜的交通情境中行駛。但是,在無人駕駛汽車普遍出現在城市道路上之前,機器人出租車必須贏得大眾的接受和信任。確保安全性、可獲得性、舒適性和提供沉浸式車載體驗將提升此類車輛的接受度,最終實現大規模普及。大陸的整體人機交互解決方案(holistic human-machine solution)通過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體驗,不僅侷限於預訂車輛和將乘客運送至目的地,能夠給為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規模普及奠定基礎。該概念能夠幫助乘客規劃下一段行程,並提供有關社會事件的相關信息。最重要的是,能夠確保在無人駕駛車內乘客以及無人駕駛車輛周圍行人的安全,併為智能城市和服務供應商提供實現定製化服務的機會。


激光雷達企業Quanergy與吉利達成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道,激光雷達(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和智能傳感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Quanergy Systems公司宣佈,已經與吉利汽車集團(吉利,業內最大且最具創新精神的汽車公司之一)建立合作,雙方將深入合作研發實現智能城市和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商業化解決方案。在此次合作聲明發表之前,Quanergy曾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的十字路口首次部署了基於激光雷達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是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資助的首個採用5G-V2X(車到一切)技術、自動駕駛車輛和車路合作技術以實現智能基礎設施和智能車輛部署的項目。項目中的路邊感知系統採用了Quanergy公司由AI驅動的3D激光雷達交通管理平臺,而該平臺整合了Quanergy的M8激光雷達傳感器和QORTEX™DTC軟件,後者使用3D感知算法來探測和跟蹤車輛與行人,能夠提升基礎設施的智能水平。吉利的智能汽車能夠通過5G無線通信網絡接收有關路邊物體的細節信息,提高感知性能,將盲區實現最小化,將安全性實現最大化。


沃爾瑪合作Nuro利用無人駕駛汽車在休斯頓配送雜貨


當地時間12月10日,由兩名谷歌前僱員創辦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Nuro宣佈,已經與沃爾瑪(Walmart)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將為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顧客運送食品雜貨。在此之前,去年8月,Nuro在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啟動了試點項目,首先採用經過改裝的豐田普銳斯(Toyota Priuses)車隊,然後採用Nuro的定製自動駕駛車型R2配送食品雜貨,而且Nuro還正與休斯頓雜貨巨頭Kroger合作送貨項目。而且將於未來幾周內,明年之前,正式推出該項服務。一旦顧客下了訂單,沃爾瑪商店的員工就會將雜貨裝進豐田普銳斯自動駕駛汽車或Nuro公司纖薄結實的R1汽車的隔間中。R1汽車配備了激光傳感器、攝像頭和電腦,而R2汽車最高時速為25 mph,可以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不過仍配備人類駕駛的汽車負責護送。


LeddarTech合作研發激光雷達評估工具包用於高速公路駕駛應用


LeddarTech公司宣佈與First Sensor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後者也宣佈加入Leddar生態系統。LeddarTech公司是致力於提供最通用、可擴展的汽車和移動出行激光雷達平臺的行業領導者,而First Sensor公司是高級傳感器解決方案領先開發商。First Sensor是高性能雪崩光電二極管的領先供應商,目前正在研發基於APD的接收子模塊,以用於激光雷達評估工具包。


蔚來與小鵬宣佈達成充電服務合作


12月11日,小鵬汽車正式宣佈與蔚來NIO Power簽約,雙方就充電業務展開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為車主提供較為便利的出行充電體驗。據官方公佈的合作協議,小鵬汽車將陸續與蔚來NIO Power實現全國範圍內充電樁分佈數據、支付流程的互聯互通,這意味著小鵬車主可通過小鵬汽車app掃碼使用蔚來超充樁快速充電。同樣,蔚來車主也能在全國多個一、二線城市使用小鵬超級充電樁為旅途加電。


BrainChip將展示手勢識別技術可用於ADAS/自動駕駛汽車


近日,BrainChip公司將與印度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合作,在Akida神經形態技術平臺上展示使用動態視覺傳感器(DVS)脈衝輸入的手勢識別技術。該Akida神經形態片上系統(SoC)技術將用於識別出席演示的人的手勢,並對手勢進行分類。動態視覺傳感器攝像頭會檢測手勢和手的位置,並利用Akida平臺進行無監督的實時學習和分類。BrainChip表示,與傳統的神經網絡(DNN)相比,脈衝神經網絡(SNN)和Akida神經形態芯片的功耗更低、所需數據更少。Akida是已經獲得許可的IP技術,可以集成到ASIC設備,用作SoC,以部署於監控設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汽車(AV)、視覺引導機器人、無人機、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AR/VR)、聲學分析和工業物聯網應用。Akida在邊緣處理神經和訪問內存,節省了系統主機CPU所需的計算資源,優化了訓練、學習和推理等功能。


智加科技L4級自動駕駛卡車穿越2800英里完成首次貨運服務


2019年12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領先的自動駕駛重卡技術供應商智加科技宣佈,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智加科技的L4級自動駕駛卡車穿越2800英里(4500KM),橫跨美國東西海岸,圓滿完成了為世界知名乳業巨頭藍多湖®(Land O Lakes®)提供的首次自動駕駛貨運服務。整個端到端的運輸過程從加利福尼亞州的圖萊裡出發,到賓夕法尼亞州的奎克敦結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次L4級自動駕駛卡車牽引滿載生鮮貨物的冷藏車廂橫穿美國的商業試運營。


百度地圖聯合九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


日前,百度地圖聯合其他九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希望通過數據開放合作的形式推動聯合創新,促進交通智能化升級。據百度地圖方面介紹,目前百度地圖日均位置服務請求次數突破1200億次,日均軌跡里程20億公里,註冊開發者數量達180萬,服務超過50萬個移動應用。據悉,首批入駐聯合實驗室的單位包括交通運輸部公路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等。這些合作伙伴單位涵蓋了大交通的方方面面,將與百度地圖強強聯合,共同推動智能交通領域的產學研用合作深化。


挑戰Waymo速騰聚創推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RS-Fusion-P5


日前,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激光雷達環境感知解決方案提供商速騰聚創(RoboSense)為自動駕駛出租車開發了一套完整的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RS-Fusion-P5,公司將其定位為對標Waymo雷達解決方案的產品,將在海外市場率先推出;RS-Fusion-P5的感應範圍為以車輛中心的半徑超過200米的區域,為了覆蓋車身周圍盲區,該解決方案在車輛四周側向嵌入了4個掃描點,以形成半球掃描區域,確保車身周圍完整的360度視野無盲區。


威馬汽車將在第三代SUV車型中嵌入黑莓QNX系統


12月10日,黑莓有限公司(BlackBerry Limited)宣佈,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威馬汽車(WM Motor)將在第三代SUV車型中嵌入黑莓的QNX®Neutrino®實時操作系統(RTOS)以及其他黑莓QNX軟件產品。作為合作協議的一部分,威馬汽車將採用一系列黑莓QNX軟件和服務,包括用於數字座艙的QNX®平臺和確保安全的QNX®Hypervisor,以確保即將投產的第三代SUV中的軟件具備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威馬汽車一年前開始量產汽車以來,該公司目前在溫州工廠生產了2萬多輛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