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量子霸权”距离“量子时代”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谷歌日前宣称实现"量子霸权"。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对此表示,这只是进入量子时代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因为超强的运算速度,量子计算机与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技术并称为改变人类命运的三大"未来黑科技"。10月23日,谷歌 AI 量子团队宣布旗下的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霸权",把量子信息技术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量子霸权"意味着什么?量子计算机将对人类产生何种影响?11月23日,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网易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网易未来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发表了名为"量子信息技术时代何时到来"的主题演讲,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回答了一些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量子霸权”距离“量子时代”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2019网易未来大会"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量子霸权”距离“量子时代”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量子计算机将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量子力学诞生的一百多年里,已为人类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第一次量子革命。比如激光技术,就是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诞生的。量子计算机领衔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和前一次有怎样的区别?

郭光灿介绍,第一次量子革命诞生的器件本身尊崇的仍是经典物理定律。而第二次量子革命,将制作出尊崇量子力学定律的器件。以量子计算机为例,因为量子状态的不确定性,每个量子比特都是0和1的叠加,所以能够做到并行运算。这会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得到指数型的增长。传统计算机一次操作处理一条数据,量子计算机一次操作可以处理2的N次方条数据。

"很多人都体会过从算盘时代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改变,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有可能会带来另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

量子计算机研究已经由企业主导

郭光灿认为,近几年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进展呈加速趋势。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在1981年被提出,在2012年以前一直处于较为平缓的发展状态。但从2016年开始,该领域几乎每年都会取得一到两个重要进展。

究其原因,他认为有两点。一是研究逐渐成熟化。90年代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芯片制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硬件和软件同时研发的模式已经形成。二是该领域获得了许多企业的的关注。目前,引领量子计算机研究的主要力量已由高校转为企业。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企业,因为看到了它未来的巨大收益,做了很多的投入。

"比如,IBM在年初推出全球首套商用量子计算机,它已经不再被放在实验室里,它被做成一个器件,一个商品,而且把并行运算优点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个重大进展。"

实现"量子霸权"只是进入量子时代的一个阶段

一个月前,谷歌团队称已实现"量子霸权",即量子计算机在特定案例上的表现超过所有经典计算机。根据论文给出的数据,谷歌科研人员在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上花费200秒所完成的计算,需要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Summit运算1万年之久。

对此郭光灿表示,无论数据是否属实,人类目前已经走在通往"量子霸权"的道路上了。随着研究继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更多传统计算机被"赶超"的现象。但这不代表量子计算机已经是"完全体"了,更不代表量子信息技术时代已经到来。从量子原型机到量子通用机,"量子霸权"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即便我们实现量子霸权,比如将量子比特数增加到100个左右,因为相干时间的限制,依然只能处理极短时间内的问题。它可以加快某个具体项目的运算速度,但无法长时间运算。这样的计算机只能叫做专用机,而非通用机。只有通用机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才能说量子时代真正到来了。"

至于何时能够出现量子通用计算机,郭光灿认为这其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相干时间太短、缺乏对量子世界精准的控制能力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量子霸权”距离“量子时代”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