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中国移动净携入6000,成为携号转网赢家

全国范围内的携号转网终于在11月27日正式运行了。这一天距离2010年11月在天津和海南开始的试点,已经足足过去了9年。

但即使是有9年的试点经验作为基础,最近的这次试运行仍然问题不少。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携号转网启动会上指出,有三类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运营商人为设置系统障碍、违规增设携入携出条件;二是用户协议期过长,提前终止合约的赔付标准不合理;三是系统还不完善,存在转网后无法正常上网、充值、享受不到原有一些应用服务等问题。这当中让用户诟病最多的,自然是那些人为的因素。

中国移动净携入6000,成为携号转网赢家

就拿用户携号转网呼声最高的中国移动来说,大家预料中的用户“大逃亡”不但没有出现,反而是剧情反转,中国移动成为携号转网赢家,可以说令人大跌眼镜。在刚刚结束携号转网试点的26个地区,从11月10日开始截止到11月26日这17天时间中,中国移动共携出用户2.2万,携入却多达2.8万,也就是说净携入了6000多人。比较巧合的是,这个数字正好是中国电信的净携出人数(中国电信携出2.5万,携入1.9万),电信的用户都跑到中国移动去了?这的确出乎大家的意料,却又是中国移动意料之中的事。

中国移动净携入6000,成为携号转网赢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意外的情形呢?中国移动靠“套路”还是实力?在笔者看来,这既有靠“套路”的成分,也有依靠中国移动实力的因素。中国移动在携号转网前大规模地搞各种优惠和赠送活动,比如“查网龄送流量”、承诺在网期限送流量或语音等等,这些活动短则要求用户在网3个月,多则诱惑用户签下几年的合约,实际上起到了留住用户的“套路”作用。

中国移动净携入6000,成为携号转网赢家

很多移动用户查询携号转网资格时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办理了某种合约套餐,有的协议期长达数十年。要想转网必须得先解除合约,而提前解除原有的合约不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还得经历繁琐的流程。这也客观上影响了用户携号转网的速度,甚至让一些用户知难而退,减少了这十几天内成功办理转网的人数。

中国移动净携入6000,成为携号转网赢家

另一方面,随着三大运营商在价格资费上的差距缩小,中国移动的网络“实力”优势也慢慢显现出来,让很多原来因为移动资费高而有转网意愿的用户继续留了下来。中国移动负责人曾表示对携号转网“充满信心”,这个信心主要也是基于移动的网络实力。在去年底的时候,中国移动的4G基站就超过了240万个,超过了联通和电信之和,有力地保障了移动信号的广覆盖和稳定性。在即将迎来的5G时代,从目前的投资计划来看,中国移动5G网络覆盖超过联通和电信的联合体,也没有多大悬念。因此,在携号转网中选择中国移动,也是用户理性选择的结果。

此外,携号转网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权,从长期来看,肯定会促进三大运营商通过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来吸引并留住用户,这既能让用户获得实惠,享受到技术进步的福利,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电信行业的服务水平。这也将是花数十亿来推进携号转网的最大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