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徽县: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甘肃经济网记者 王云祥

徽县: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徽县柳林镇妇女在镇上陪孩子上学的同时,还可以在镇上的辣子加工厂打工,实现陪读挣钱两不误。 王云祥 摄

徽县地处秦巴山区,2013年,徽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882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418人,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89个,其中2018年退出53个,贫困村退出比例达到98.89%。

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围绕贫困户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徽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找准欠账短板,落实“五个一批”脱贫举措和精准扶贫政策,实行“一户一策”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发生率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重点对水、电、路、房、通信和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村容村貌逐一梳理,聚焦问题,补齐短板。

通过建立精准产业扶贫机制,全县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的目标,形成了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为主导,以养蜂、核桃、蔬菜、烤烟、中药材、食用菌等为特色,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特色产业97.8万亩,产值达到28.9亿元;牛存栏6.21万头,猪存栏12.65万头,禽类存栏92.21万只,中蜂养殖4.3万群。

为了筑牢返贫防线,徽县大力培育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强的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75个,其中贫困村建立合作社397个,实现行政村合作社全覆盖和合作社辐射带动贫困户全覆盖,90个贫困村均达到省上要求的每村建立2个合作社的目标任务。

近两年来,全县共有3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分红总额7015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2269万元,村集体分红845万元。至目前,全县213个行政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6万元。其中9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1万元,均达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以上,全县村级集体资金累计达到1.035亿元,贫困村村级集体资金累计达到1892.7万元。

针对未脱贫人口脱贫难度相对大的实际,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筑牢未脱贫群众的保障线和兜底线。继续完善落实对未脱贫户的精准帮扶措施,进一步优化精准帮扶力量,夯实帮扶工作基础,完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帮扶计划,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落地,保障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实现同步小康。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徽县对已脱贫人口坚持继续帮扶,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和力量,确保帮扶力量不断档,帮扶力度不衰减。据介绍,按照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徽县正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强化管理考评,坚持从严考核贫困户脱贫成效,同步注重脱贫户巩固提升效果,确保脱贫成效更加显著。在对建档立卡脱贫户不脱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五个一批”等脱贫举措,保障脱贫户稳定脱贫致富。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不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加快农村和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继续以“三变”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持续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

目前,徽县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抓紧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继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医疗卫生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兜底政策,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