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筆者以前在買手機的時候是根本不會關注到這個手機主要是用來幹嘛的,以前用過的諾基亞、摩托羅拉、聯想等品牌的手機,基本上是看誰順眼就買誰,也不管它到底是什麼“定位”的。那時候的廠商們當然也會把手機進行明確的定位,這樣才好精準營銷;不過到消費者這個層面上,所謂“定位”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我敢肯定你當年買手機基本沒關注過手機定位是什麼。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手機的定位也是這幾年被廠商不斷“教育”,才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有更重要的決策依據:大部分男孩子應該不會主動去買過去的美圖手機,基本上也就是給女朋友搶一下。現在什麼遊戲手機、拍照手機、AI美顏手機之類的,被廠商創造出來的名目實在太多,基本上擁有多產品線的廠商都有涉獵。唯獨是商務手機這塊,現在被普遍認可的還是隻有華為Mate系列以及三星Note系列。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當然,以現在智能手機的功能以及設計來看,華為三星的商務手機在功能上與其它手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這也是手機市場在當前局面下發展到瓶頸的外在表現。但是,在15年前,那時候的商務手機可不完全是這樣,現在商務主打的“大屏長續航”在當時並不一定是必須的——在功能比較匱乏的那個年代,商務手機主要在挖掘效率、功能以及外觀,這是與當前的智能手機所不同的,是來自時代的限制。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跟筆者一樣的大部分90後,可能對諾基亞5230、摩托羅拉ROKR這類的手機比較熟悉,或者是諾基亞1100這樣的銷量王者,可能對15年前的商務手機沒有太多的印象,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一起回到15年前,看看那時候的商務手機究竟是什麼樣的。

諾基亞E62

諾基亞E系列在諾基亞品牌中的誕生時間比較晚,要追溯到2005年了。這時候市場上的產品琳琅滿目,部分用戶的商務需求開始凸顯出來,所以有廠商已經把目光瞄向了商務手機領域。在不斷髮展之中,全鍵盤手機成為了最終脫穎而出的產品形態之一。

全鍵盤手機大家估計現在都記得的只有黑莓了,但是當年諾基亞的QWERTY全鍵盤手機也曾風光無限。這款諾基亞E62手機在2007年才發佈,其實它與前一年率先發布的E61是“同胞兄弟”,是後者在國內的版本。雖然從外觀上,這不全鍵盤手機看起來有點劣質,不過在當時它可以說是做工紮實的代表性產品,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鍵盤區域的數十顆按鍵排列得非常緊密,按鍵之間留有一定的“分島”來用作不同按鍵之間的區分。曾經我以為這樣是方便用戶盲打,自己試過之後才知道這種鍵盤盲打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主要是用來防止誤操作的。按鍵的按壓手感比較偏硬,壓力系數和回彈的手感都比較硬朗。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鍵盤區域除了標準的26字母鍵之外, 回車、退格等功能鍵之外,諾基亞E62從功能的設計出發,還加入了五維搖桿鍵、副功能鍵、中文選擇鍵、郵箱快捷按鍵等。不過當時國內的手機環境大家也都知道,基本上機器都要與運營商綁定,這款E62綁定的就是中國移動,所以郵箱按鍵只能進入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而且不能更改。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配套的還有Quickoffice、Adobe reader辦公套件、GPS定位等商務功能,在今天看來固然還不夠完美,不過在當時已經能夠為商務人士解決大多數需求了。

諾基亞6600

商務定位的系列機型在諾基亞這樣的巨無霸陣營中當然不可能只有一個,6系列也是當年的商務機型代表。不過和E系列不同的是,6系列的機型設計上會更加小巧一些,畢竟全鍵盤手機有那麼大一塊鍵盤區域在那擺著,機身想小一點也不行。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6系列的時間比E系列更早,經典產品當然也有,不過就像前面筆者說過的那樣,能夠記住的人倒是挺少的。這款諾基亞6600誕生於2003年,這一款手機主要是將屏幕上的顯示效果做得更“極致”(相對而言),在直板造型的機身上採用了一塊2.0英寸的176*208分辨率屏幕,跟今天的智能手機相比當然是有云泥之別,不過在當時,諾基亞6600的顯示效果卻非常有競爭力。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除了顯示效果之外,這款手機給人最大的音箱就是它那比較像橢圓形的外觀設計,這讓手機看起來相當“笨重”,實際上手感並沒有那麼差。這一風格的形成可能是因為諾基亞是北歐國家芬蘭的品牌,所以更多地契合了歐洲人的審美風格,當時它也被叫做“胖子老6”。

這時候該是2003年,時代上的侷限性並沒有讓6600的功能超前太多,一個郵件功能,足以讓它被認為是商務手機。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6600和諾基亞經典遊戲手機N-Gage採用的是一樣的系統,也能夠運行同樣的遊戲——如果沒玩過N-Gage的同學,我覺得真的是一大損失,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渠道可以下載遊戲。

摩托羅拉A6188

其實當年你如果關注過電視廣告,應該不會對摩托羅拉A系列手機太過陌生,當然這時候的A系列機型基本上已經是中後期產品了。摩托羅拉A系列的開始要從這款A6188說起,它在當是一眾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手機中可謂是鶴立雞群,能手寫、能上網,放到現在,這麼出眾的功能不得把其它手機按在地上摩擦?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不少人認為摩托羅拉A6188是全球第一款智能手機,當然你要分時代來看“智能”的定義是什麼,所以這個爭論一直沒有結果。不過,我們可以確信的是,A6188是全球第一款具備電阻觸摸屏的PDA手機,同時也是首款支持中文手寫輸入的手機。

那時候A6188在國內還被叫做“天拓”A6188,原因沒別的就因為這名兒大氣。這款手機從設計、研發到製造、銷售,完全是摩托羅拉在國內的員工設計的,後面摩托羅拉明系列、以及某些不是A/明系列的機型,也都效仿了這一造型,可知它的經典。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手寫輸入在當時的效果和鍵盤比各有千秋,畢竟當時需要用手寫筆操作,也就是你想要手寫輸入必須雙手齊上,與今天的交互邏輯相比當然有著極大差異,但是效率顯然要比單手更高。

摩托羅拉A1200

作為翻蓋手機的鼻祖,摩托羅拉在不少手機上都採用了翻蓋設計,前面的A6188是,而脫胎於A系列的“明”系列也是如此。而且這個系列的產品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它的翻蓋是透明樣的,看上去倍有逼格。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藉著A系列的東風,明系列面世之後就廣受好評,A1200也成功在那時候取代了RAZR V3成為了民眾討論最為熱烈的手機。這款透明翻蓋手機的經典之處不用多說,後來有許多手機就曾經效仿過,比如劉德華代言的“金立語音王”,筆者到現在還記得這個廣告。

A1200作為一款在外觀上擁有較多創新的手機,透明的翻蓋是它最大的看點,晶瑩的翻蓋讓人看得不是那麼真切,卻又能往裡再多看點內容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風情著實讓當時不少商務人士心動不已,難怪古代那麼多的成功人士都喜歡狎妓。透明的翻蓋並不單調,導線雖然外漏但是通過一次澆鑄定型,顯得非常有序,為手機增加了不少層次感。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觸控屏幕取代了物理鍵盤,不一定非要使用觸控筆操作,手指也行,不過精度沒那麼高。與之想配合的還有屏幕下方的一些功能按鍵,比如非常好用的五位搖桿,在切換光標位置的時候效率奇高。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個五維搖桿比較內陷,可能要用手指尖去撥動才比較有回饋感。

一些在今天看來稀疏平常的功能在那時候的A1200上煥發了別樣的光彩,藍牙立體聲輸出、名片識別,為商務人士進一步減負的同時,提升使用者的“檔次”。這對於商務領域來說,檔次不就是最重要的嗎?否則也就不會有8848和三星W系列的出現了。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索尼愛立信P1i

愛立信和索尼都曾經有過各自的輝煌,當然在今天它們也依然是行業中的“巨無霸”之一。只不過它們牽手的那幾年,留給我們的記憶卻更加深刻罷了。索尼愛立信手機的Xperia在今天的索尼移動中得到了傳承,雖然它已經有些日薄西山——不過曾經的索尼愛立信的經典卻不止一個Xperia系列。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索尼愛立信P1i,一款以商務為主打的產品,在表現上堪稱全能。P1i大多數功能都偏向了商務人士需要的實用風格,比如它的全鍵盤設計。猛然一看,P1i的鍵盤就是普普通通的直板手機鍵盤模樣,最多是佈局稍有變化,怎麼會是全鍵盤?仔細看下來,P1i靠上的三排鍵盤都是帶內陷的曲面設計,按鍵的左右兩側都能夠實現不同的字母按鍵,所以才能在正常直板手機的造型中實現全鍵盤功能。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屏幕也能夠觸控操作,搭配全鍵盤更是事半功倍。

P1i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它與黑莓合作,提供了黑莓的郵件服務和頁面瀏覽支持,效率更勝以往。如今市場上也就只有黑莓在堅持做純粹的商務手機了,它在商務功能上的出色表現可想而知。

還有更多更多……

說起商務手機,如果想要細說那真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比如曾經風光無限的Palm,與微軟、黑莓三足鼎立,自己退出的Palm OS、webOS都曾享譽一時。Palm如今雖然已經再次出現在市場中,不過卻是以智能手錶的形式。


15年前的商務手機百花齊放 有“一招鮮”就能橫行

隨著時代的進步,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某種意義上已經能夠取代便攜電腦成為商務人士的主要移動辦公設備。在現有的基礎上,如何繼續拓寬手機移動辦公覆蓋的業務面是突破的主要途徑,像15年前那樣,一兩個功能就能掀起一陣熱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