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三上三下"的等級制度功不可沒

在日本歷史上,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應該是最長的,從1603年德川家康拜領徵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把持皇權統治,其間一共經歷了265年,是僅次於平安時代的又一重要歷史時期。

德川家康是德川幕府的開山鼻祖,他以此前"殘忍且麻木不仁的禽獸"織田信長及擁有"卓越謀略家"之稱的豐臣秀吉為榜樣,在1600年通過關原一役,打敗忠於豐臣秀吉子嗣的勢力後,一舉奠定了長達兩個半世紀的德川霸業根基。

在受封徵夷大將軍後,1605年,62歲的德川家康正處老當益壯,便急流勇退,讓兒子德川秀忠子承父業,繼承將軍一職,以確保德川家族世代順暢,不斷鞏固和強化對日本的統治。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1623年,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光開始繼承父位,他成了德川家族的第三代將軍,在位28年,確立德川體制,讓德川政權威信大振,聲名遠播,這種體制直到西方列強堅船利炮挺進日本家門口,才自此垮臺。

其實,之所以德川幕府能夠有效統治二百多年,主要還是其"三上三下"的等級制度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這樣的等級劃分,使其統治天衣無縫,堅如磐石,如果不是外力的驅使,相信這樣的政權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何為"三上三下"的等級制度呢?

所謂"三上三下"的等級制度,就是在德川幕府時期,大名、天皇、武士階層為上等人,村民、町人、邊緣人為下等人,各司其職,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達到維護德川政權統治的目的。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上等人之大名

大名是日本幕府時期的產物,曾經以武力霸佔一國或多國,擁有一定數量的土地。德川家光在位時,曾將大名劃分為"譜代大名"、"親藩大名"和"外樣大名"。

家康要求大名,不管有多少領地,一個藩內的城堡不得建有兩個,在忠於德川幕府的前提下,每個藩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權,藩位實行世襲制。

此外,德川家康還規定,不管藩與藩之間關係如何之好,都不得結盟,如果結為姻親,必須得到幕府的首肯;大名的領地,將軍有權沒收,亦有權賜給信得過的領主。

所謂"譜代大名",就是對德川幕府忠貞不二的封建領主,家光在位期間,譜代大名曾獲得不少從圖謀不軌的大名手中沒收的土地。

"親藩大名",顧名思義,就是與德川家族是親族關係的封建領主。"外樣大名"即為在關原一戰中站在德川家康對立面的大名。

德川家光出於保衛江戶城的需要,將外樣大名一度安排到日本列島未開化的蠻荒之地,而將譜代大名和親藩大名留在江戶城德川家地的周圍,這就保證了德川家族基業能夠經久不衰。

在江戶和藩地,任何大名都必須按照德川家光的要求在兩地各建一居所,他們在兩地居留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回到藩地時家眷不可同往,住在江戶時須參拜將軍,這就在政治上對所有大名進行了有力控制。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上等人之天皇

幕府統治時期,天皇的威望固然崇高,不過權力已被架空,只能算作象徵性的國家最高統帥,真正擁有實權的卻是幕府將軍,是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工具。

德川家康雖然嚴苛,卻不乏謀略,也頗有耐性,他知道要想獲得長治久安,讓社會各階層聽命於幕府,就得名義上維護天皇的權威,以便讓天皇為幕府效勞。

安土桃山時代,幕府統治者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都能對天皇給予經濟上的支持,這樣在使天皇家族避免過去一個世紀所受窘迫的同時,還能贏得社會的廣泛擁護,同樣,精明的德川家康自然會"東施效顰",採取與信長和秀吉一樣的措施。

在得到天皇賜封的象徵統領武士最高舵手徵夷大將軍後,德川幕府便名正言順地對國家進行統治,對皇室進行操控。

德川幕府曾不失時機地頒佈法律,規定朝廷公卿文武百官必須由幕府來任命,他們的封地也一併由幕府來賞賜。

德川幕府的高明之處在於,對一些不重要的事務,往往徵求天皇的看法,但僅此而已。按照幕府的要求,天皇必須安排一子嗣與德川家族同住,這與人質一角並無二致,同時幕府還在天皇所居住的京都附近"二條城"安插官員,以便對皇室的一舉一動進行監視。此項政策,就把幕府將軍的地位置於天皇的平等位置,天皇就處在幕府的絕對掌控之下。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上等人之武士

在豐臣秀吉時期,有本事的大名不下數百個,在他們的帶領下,參與戰爭的武士多達幾十萬之眾。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一戰獲勝後,便對武士論功行賞,他們可以領取並管理屬於自己的一小塊封地,連同封地上的農民。

不過,後來很多武士並不在自己的封地上定居,從事的職業也就各有不同。一方面,按照幕府將軍的規定,在江戶和藩地各建有寓所,在藩內的叫城堡,在江戶的叫藩邸,這樣不少武士就按照大名的意旨或居於城堡,或居於藩邸。

另一方面,住在小鎮上的武士就扮演著土地丈量官、田產評估官、賦稅徵收官和治安維護官的角色,他們的封地及田地收入,會由幕府或大名安排專人去管理。

此外,住在城市的武士,一部分充當警察安保人員,一部分從事行政之職,很少武士無所事事,不學無術,但即便存在,他們照樣獲得大名施於的"米祿",這些俸祿實際上來自於他們封地的收入。

事實上,武士也有上中下之分,處於中上階層的武士,由於家庭出身好,文化程度高,逐漸走向社會精英階層,成為幕府官員,抑或成為大名的得力助手,他們的身份也就由武士向官僚過渡。而那些下級武士,由於多種原因,俸祿日漸稀少,處境愈發堪憂,越來越窮困潦倒。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的地位也比下等人高。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下等人之村民

村民,顧名思義就是世世代代從事田地勞作的人,他們無權無勢,只能任人宰割。德川家光繼承將軍之位後,對村民身份進行登記造冊,他們的戶籍一經落實,再不能變更,即便到異地去旅行,也必須得到批准。

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村民人口有八成,鑑於這類人口眾多的事實,幕府乃至大名的藩政府對農村事務幾乎很少過問,而是將村作為一個單位,進行稅收徵管,至於村上的秩序管理、村民違反亂紀,一併交由村頭處置。

好在幕府對村民並沒有一棍子打死,他們在出行、搬到城市上居住也都有一定的自主權,這樣人心得以安撫,不易造成激烈的反抗,有利於幕府統治。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下等人之町人

町人指生活在城市的各色人等,與村民一樣,身份一旦確定,便世代不得變更。商人和工匠是町人中的一部分,對於他們的管理,也是與農村大同小異。

町人雖然居住在城市,但他們依然無權無勢,受人擺佈,除了繳納一定的賦稅,還要接受市町頭目的安排,進行治安管理,對不同行業的商業行為加以規範,協助罪案的偵查,以保證法律的有效執行。

德川幕府靠什麼統治日本二百年?

下等人之邊緣人

幕府時期的邊緣人包括三種,其一是以娼妓、僧侶為代表的身份難以確定的人;其二是生活在日本諸島的原住民蝦夷人;再則就是當時幕府既看重又敵視的外國人。

這些人雖然在幕府統治時期真實的存在過,但不被主流社會認可,就娼妓而言,她們的存在引起部分正直官員的不快,認為有辱倫理道德,會引誘武士不思進取,一事無成;就僧侶而言,幕府擔心宗教勢力擴大,繼而對權力構成挑戰;就島上原住民蝦夷人而言,他們總人數在2.5萬左右,打漁狩獵是其主要的生存手段,這種近乎原始人的生存狀態,不被受過文明洗禮的幕府統治者重視;就那時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而言,德川幕府對他們的商人和傳教士身份非常反感,一直擔心對國民有所蠱惑。

總結

以上所列德川幕府時期的"三上三下"之人,就是那時實行等級制度的產物,每一種人在社會中所固定扮演的角色,牢牢打上了歷史的印記,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在幕府的掌控之下,一起維繫著幕府統治跨越兩個多世紀,其中有繁榮,也有辛酸。

實際上,除了"三上三下"之人外,當時還生活著為數不多的"賤民"與"非人",他們與"三下"之人一樣,受盡了屈辱,內心的苦水只能隨著歷史的長河黯然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