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3月31日,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正式面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继2003年后济南编制的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根据战略规划,济南规划目标是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泉城。到2025年,济南将成为新兴的国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镇人口达到1200万。

未来济南有哪些新变化?

有哪些和我们济南市民朋友密切相关的规划发展?

一起来看!

动能转换

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济南市承担的重要国家使命,同时也是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行动抓手,需要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城市特点,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动能转换路径。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一,发挥济南区位、交通和省会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

二,面向生态文明和信息社会未来需求,重点培育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

三,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外向经济。外向经济是在全球化格局下济南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重点突破的领域;

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济南市将立足应用创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注重基础科研的成果转化与产业联动,成为全国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以及新产业的聚集地;

五,承接疏解功能,打造总部集群。山东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市建设中国北方总部基地。济南市具有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在承接北京央企总部疏解方面具备距离和实力优势,未来可成为北京央企总部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同时,借助海陆双向开放的优势以及山东省经济发达且相对均衡的特点,济南市还能积极争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吸引山东省的优质企业总部入驻。充分发挥在金融和物流等领域的明显优势,打造金融、物流等总部集群。

国际开放

打造海陆双向开放的国家级综合枢纽

海陆双向开放枢纽是在“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济南市战略地位提升的体现。

到2025年,济南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完成的重点项目有:济南机场新建T2航站楼、新增西侧两条跑道;依托铁路向西全面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郑济、济莱、济滨、莱临高铁建成,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西环以及济高高速、济潍高速建成;济泰高速磁悬浮示范线、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一期建成。推动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打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具体来看,济南将积极连接京沪二线、京九高铁等国家通道,建设7条通道、12条辐射线,形成“米”字形高铁网络。除了已通车的京沪高铁、济青高铁,即将动工的郑济、济莱高铁及济滨高铁、莱临高铁、济(南)济(宁)高铁构成“米”字形高铁网络中的7条通道,强化空港与高铁城际联运,高效连接都市圈,巩固经济腹地。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强化济南到青岛等沿海城市的“出海通道”,构建“两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体系。建“两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体系。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济南出海口交通通道规划

建设国家信息枢纽,打造“平台化城市”。充分利用济南在大数据、量子通信等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建设面向未来的国家级信息枢纽,力争成为未来“平台化城市”领导者,重点打造投资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文化信息服务平台。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济南

“都市圈”“朋友圈”

“主中心”到“片区中心”

济南城区发展层层递进

构建轨道支撑的以济南老城为城市主中心,西客站、CBD、先行区、莱芜等为城市副中心,以新东站、孙村、章丘、济阳、长清、钢城等为城市次中心,以崔寨、唐冶、桑梓店、美里、雪野等为片区中心的组团式城市结构。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其中,轨道支撑包含济南至平阴、济南至滨州、济南至莱芜的济(南)济(宁)、济滨、济莱三条城际铁路及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以及4号线、5号线、M2线、M7线等骨干轨道线路。

济宁拟加入“济南都市圈”

济莱区划调整之前,济南与德州、聊城、泰安、莱芜、淄博和滨州邹城市共建济南都市圈。今年济莱行政区划调整后,战略规划提出纳入济宁,形成新的“1+6”济南都市圈。

以济南为核心,以泰山、黄河为纽带,圈层放射一体化发展。未来,济南都市圈将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南北两大世界级城市群和青岛、郑州东西两大都市圈中“十字轴”上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中西部,融入“一带一路”。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济南“都市圈”

融入国家战略

一,通过“南北对接,东西联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北向全面对接京津冀,承接北京总部、高校、先进制造业等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南向积极对接长三角,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承接前沿技术,协作发展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东西向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青岛都市圈的互联互通,强化与内陆省份的交通联系与产业协作,实现海陆统筹,辐射带动中西部。

二,通过济南都市圈的省外扩容,将山东半岛城市群提升至国家战略。形成与高铁相适应、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大都市圈,使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跨省的城市群。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三,引领黄河经济带整体转型发展。立足黄河经济协作区,充分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与长江经济带南北呼应的“黄金经济走廊”,对于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文化复兴、平衡南部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济南都市圈应当发挥其海陆联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推动黄河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成为黄河经济带的龙头。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世界级生态文化和康养宜居名城

济南将这样打造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品牌已深入人心,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应引领周边城市,彰显“山、水、人”的特质,凝练中华文化精髓,打造体现山东第一文化大省、中华民族重要精神家园、展现文化自信的“山水圣人”中华文化高地。

作为格局中的核心,济南以展现泉城文化魅力为抓手,打造文化高地、国际旅游胜地。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为把济南建设成儒风泉韵的世界级生态文化和康养宜居名城,战略规划部署了多项重大行动。

通过生态修复和建设空间集约利用,确保2050年底线空间占比不低于60%,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80%——“六分林田、两分山水、两分城镇”。构建“一山、一河、两泉、八湖、多廊”的市域生态格局。其中,一山为泰山,一河指黄河,两泉为北部温泉群和南部冷泉群,八湖包括澄波湖、智湖、济西湿地、华山湖、大明湖、白云湖、雪野湖和玫瑰湖。

依托山体河流建设网络化公园体系,构建兼具通风和防洪排滂功能的山河通廊,建设公园城市。修复泉景观,再现泉生活;以十大泉群、72名泉、“家家泉水”为内涵拓展泉品牌。创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两百里内涵丰富的景观长卷。

结合中疏,再现老城风韵,打造成为世界唯一的泉水文化会客厅;以老城为中心延伸泉城特色风貌轴,建设胶济文化创意走廊。建设济南特色的国际康养名城。结合山水自然与现代医养优势,重点建设南山康养胜地,高品质、低强度绿色发展。

其中,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示范段、小清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泉城大客厅、南部山区保护性发展、雪野湖周边生态保育与修复将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泉·城申遗、商埠区与历史文化街区复兴、361处历史建筑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掐指一算,现在距离2025年,只有6年了,对6年后的济南,你也一样满怀期待吗?!

济南泰安将建磁悬浮!到2025年,济南这一大波操作,牛

点在看,变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