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1978年3月29日,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成立,其成員是21名從全國各地選拔而出的天才兒童。這些神童們都是當時選出的全國最聰明的孩子,其中最大的只有16歲,最小的才11歲。而這些神童中有1個人在進入學校後不久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他卻沒有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卓越貢獻的人物,而是一步步地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這個人就是江西的寧鉑,他在進入少年班之前就是一個相當有名氣的神童了。寧鉑5歲就開始上學,6歲就開始學習中醫,8歲就開始下圍棋和讀《水滸》,9歲就可以寫出詩詞了。不過寧鉑最出名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在1978年他和中科院院長之間的一次圍棋對弈,這次對弈的結果就是寧鉑連贏兩局。寧鉑也因為這次對弈的勝利而成為了當時全國最為知名的神童。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寧鉑當時的名氣非常地大,就連他在中科大校園中的葡萄架下讀書的照片都成為了搶手貨,並且這處葡萄架都成為了一處小有名氣的景點。而這個時候的寧鉑也被媒體和社會寄託了厚望,希望他成為新一代科學界的領軍人物。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社會輿論給他的壓力太大了,38歲的他最終選擇在五臺山出家,成為了一名和尚。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和寧鉑遭遇相似的還有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的魏永康。魏永康17歲之時就本科畢業,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不過在20歲之時,魏永康就因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知識結構的漏洞而被中科院退學。不過,天才畢竟是天才,魏永康還是在親朋的幫助下逐漸地適應了正常人的生活,而後他又考上了北工大的研究生。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除了寧鉑和魏永康外,謝彥波在年少之時也是一個典型的神童,他15歲上中科院讀碩士,18歲讀博士。但是從這時開始他的才能就好像用完了一般,因為謝彥波沒有處理好和導師的關係,所以拿不下博士學位的他就前往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跟隨諾貝爾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從事固體物理理論研究。不過好景不長的是,謝彥波同樣沒有處理好和安德森教授之間的關係,再加上當時發生了北大留學生殺死美國教授的盧剛事件,所以謝彥波也被迫回國了。

傷仲永,家喻戶曉的3位神童是怎麼一步步地淪為了普通人?

從上面的三個神童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神童文化”的一些顯著弊端,即這些神童們因為沒有經歷過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所以他們都很容易出現人格方面的缺陷,缺乏和外界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這也是傷仲永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或許這就是揠苗助長的後果吧。與其在其年少之時給他們過多的期望,到不如讓他們順其自然的慢慢成長,這樣或許可以令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