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近日,中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家長普遍關注孩子學習狀況,欠缺有效的親子溝通等問題較為突出。無論身為父母還是作為子女,我們如何看待幸福、夢想與成功?如何在“更幸福”與“更有出息”之間進行選擇?閱讀下文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可能,都有獨特的存在意義和價值。

——楊海濤(潛能訓練導師)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教育孩子,我有四個感悟

作者 | 畢淑敏

1

盡己所能即為“成功”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人們對於成功的理解越來越功利,以至於成功的標準最終都可以簡化為利益、輸贏。這個問題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後代發展上來,會變得非常畸形。

孩子們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拼殺而上,經歷著嚴酷的競爭,好像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整個社會承認,才是成功者,而絕大多數人都成為失敗者,這樣的評判標準是錯誤的。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其實這個問題經不住追問,每個人盡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就是成功。

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為外界的評價所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

圖/英國插畫師 Grace Helmer

2

“第一”≠“幸福”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人活著總在追求幸福,那麼自給自足的幸福感從何而來?有錢就是幸福嗎?長得漂亮才能幸福嗎?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嗎?

這些都是不能畫等號的,但是人們一窩蜂地把這個問題簡化成為“永遠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沒有窮盡的,真正的幸福應該是有意義加上長久的快樂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怎樣讓孩子體驗到幸福?

一定要讓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標準,讓孩子明白

並不是不出類拔萃就沒有資格享受幸福;並不是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社會認可;並不是只有比別人更好才會更幸福

如今,有些信息不加區分、一股腦兒地將各種成人的問題赤裸裸地展現在孩子面前,以至於孩子對“幸福”產生諸多困惑,十一二歲的孩子甚至也會問:“人活著是為什麼?”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我覺得,類似問題不是孩子思考得來的,不論是正面還是反面,這些問題的答案要孩子自己慢慢去尋找。

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課。撒下一粒種子,不懂得等待,是不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的。

圖/意大利插畫師Alessandro Gottardo

3

愛他,就給他更多可能性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每當畢業季來臨,大學生開始為找工作發愁時,他們逐漸領悟到: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實的本領,而這不是來源於技術,而是熱愛。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興趣所在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真正愛自己的孩子、與孩子朝夕相處、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那麼難。很多家長為此焦慮是因為他們封死了很多可能性、過於急功近利,當一個孩子說他想當救護車司機時,往往被家長斷然否定了。

一些家長為孩子設計人生之路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孩子有權選擇其他道路,當意見不統一時,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有些父母竭力為子女選擇最優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自己人生經驗的投射,孩子可能從小就在他們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如果是我,我會讓他就近上學,之後儘可能地拿出所有的時間去看博物館、去接觸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諧相處。

圖/德國插畫家LaraPaulussen

4

每個人的生命自有他的軌跡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一天,我和兒子面對面坐著剝豆。當翠綠的豆快將白瓷盆的底鋪滿時,兒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個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將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問:“想比賽?”

“對。”兒子眼動手剝,利索地回答。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這不公平。我的盆裡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幾粒。”我說著,順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裡。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這樣,才能試出我的速度。” 一絲喜悅悄悄湧上心頭,我欣賞兒子這種自信和大氣。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一時,原本很隨意的家務勞動有了節奏,只見手起豆落,母子都斂聲息語。

“讓兒子贏吧,以後他會多一些自信。”這樣想著,我的手不知不覺地慢了下來。

“在外面競爭靠的是實力,誰會讓你?要讓他知道,失敗、成功皆是常事。”我剝豆的速度又快了起來。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兒子手不停歇,目光卻時不時地落在兩個容器裡。見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憐愛,剝豆的動作不覺又緩了下來。

“不要給孩子虛假的勝利”,想到這些,我的節奏又緊了許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剝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難以比較,但憑常識,我知道兒子輸定了。我正想淡化結果,他卻極認真地拿來一個碗,先將他的豆倒進去,正好一碗,然後又用同樣的碗來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來了,像一個隆起的土丘。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你贏了。”他朝我笑笑,很輕鬆,全然沒有剝豆時的認真和執著。

“是平局,我本來有底子。”我糾正他。

“我少,是我輸了。”沒有賭氣,沒有沮喪,兒子的臉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這樣的小事中,我有了不小的感悟——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有完整的體驗

圖/德國插畫家LaraPaulussen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何為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

能給予孩子植根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靈魂深處的教養

以約束為前提的獨立與自由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

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

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

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

蘇霍姆林斯基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對於雙親教育來說,

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魯普斯卡婭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至於將來能否大成

大成到什麼程度,

當然還是以天才為之分限。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將來成就如何,

現在想它作甚?著急它作甚?

梁啟超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我把教育定義如下:

人的智慧決不會偏離目標。

“所謂教育,

是忘卻了在校學得的全部內容之後

所剩下的本領”。

愛因斯坦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禮記》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要尊重兒童,

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判斷。

盧梭

愛他,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教育植根於愛

魯迅

編撰整理 | 釋放能量 SFNL88


【鳴謝】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