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切!切!切!這種“癌”絕不能再過度治療了!

“診斷還沒確定,就讓我先手術,這一刀切下去我失去的不僅是乳房,更是我的幸福…”

就在幾天前,家住杭州的蘇女士向我們講述了她的真實經歷。

切!切!切!這種“癌”絕不能再過度治療了!

先切再說?

蘇女士是一家外資企業的高管,工作繁忙卻極其重視健康。

可每年都堅持定期體檢的蘇女士卻漸漸發現她常做體檢的那家體檢中心,越來越像走形式,每次看到體檢報告,總檢查出一堆不知輕重的毛病,搞得人不知所措。

因此,兩個月以前,蘇女士決定再到市內的一家三甲醫院做乳腺複查,這一查,卻把她嚇了一跳。

檢查結果說:蘇女士左側乳腺上有結節,鉬靶檢查結果說有腫瘤,初步判斷要住院做手術並切除。

慌忙間,蘇女士諮詢了一位她在美國的醫生朋友,這個醫生朋友出國前是一位極富有經驗的婦科主任醫師。她對蘇女士說,國內不少婦科或乳腺科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當不能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乳腺腫瘤時,通常建議手術切除後做病理

不能確診,就要手術?

帶著半信半疑,蘇女士又去省級醫院特意掛專家號,對乳腺做了複檢和複查。檢查結果是,同樣是左側乳腺有腫瘤,可以先觀察三個月,暫不手術,但不排除三個月後仍會手術並切除的可能

這個專家的說法雖然輕一點,但蘇女士心裡仍然上下打鼓。

疑雲盡散!

由於蘇女士的先生經常出差,有多次赴日體檢經歷,常常對日本體檢的細緻服務和精密篩查讚不絕口。

跟家人一商量,蘇女士決定藉著去日本做個全面的癌篩體檢,徹底解決心病。

很快,蘇女士通過盛諾一家約好日本體檢日期,今年6月,到日本癌症專科排名第一的癌研有明醫院健診中心進行體檢。

切!切!切!這種“癌”絕不能再過度治療了!

三週之後當蘇女士收到體檢報告時,當即愣住了。國內檢查乳腺左側有疑似腫瘤,日本的體檢報告是右側疑似腫瘤,建議做個面診和穿刺。而乳腺腫瘤不一定要住院切除,而是再次做檢查確認。

竟有如此大的差異?蘇女士決定再次到日本,做進一步的問診和B超下無痛穿刺。最終結果顯示腫瘤為良性,醫生說,不必做任何治療,一年後再來做複查。

至此,蘇女士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到肚子裡,而她卻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這段奇特經歷。

蘇女士說:“坦白講,慣常對人對事,我基本保持客觀。我無意貶損國內的醫學質量,只是我的這次乳腺檢查和治療的經歷,讓我對國內乳腺醫生和治療處置的方式產生疑慮。雖然看似只是檢查和治療先後順序的不同,卻不知會錯切多少乳房或多做多少不必要的手術?”

而此事給蘇女士的特別警示是,任何的治療一定要以診斷為前提,要多方詢問,不能偏聽偏信,否則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切!切!切!這種“癌”絕不能再過度治療了!

女性健康殺手——乳腺癌

乳腺癌一直是許多女性的噩夢,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事實上,這種擔心絕非空穴來風,因為,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數據就顯示,乳腺癌已成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病第一位,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

45歲左右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迅速增高,40-49歲為發病高峰。

我國45歲以上女性乳腺癌佔所有病例的69.75%,比西方女性的患病年齡段提早了將近10年。

發現乳腺腫塊怎麼辦?

病理診斷是各種癌症診斷的金標準,乳腺癌也不例外。有些時候,臨床觸診和影像學都模稜兩可時,只有取出一塊組織,在顯微鏡下才可以查明真相。這個稱為活體組織檢查,簡稱活檢。

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如果三方面檢查結果都認為乳房腫塊是良性的,通常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

畢竟,對女性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賭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