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選擇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往往並不是因為自己認為值得去做,而僅僅是因為他看到別人也在這麼做。

——覃彪喜

所以,人性懶,懶得思考、懶得辨別,只要大家都選的就一定是好的,這說的就是——從眾效應。

是人皆有從眾心理,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數人選擇的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所以許多商家根據這個特性,展開了相應的營銷策略。

如:

為什麼喜茶會被媒體炒得火熱?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因為商家利用了人性的從眾心理。花錢僱託排隊買喜茶,營造一種生意火爆,再不搶就沒了的局面。大多數人看見有這麼多人排隊買喜茶,一定也會跟在後面排隊。好不好喝不知道,但能讓這麼多人都在排隊購買的飲料,想必味道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吧!

如:

為什麼香飄飄奶茶火了?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因為商家利用了人性的從眾心理。“一年賣出七億多杯,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用數據證實了銷量。讓無數人相信原來大家都在喝香飄飄奶茶,自己不買一杯?太OUT了!

如:

為什麼淘寶刷單屢禁不止?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因為賣方利用了人性的從眾心理。刷單不僅能讓產品上自然搜索,還能讓顧客看到高銷量而從眾下單。這麼多人都買了,證明產品好,賣家信譽好,你不買一個?太可惜了吧!

因為從眾,才會盲目,所以商家才能借人性營銷。但從眾效應可不僅限用於營銷領域,無論是職場,或是社交領域皆可利用。

如:

職場上,為什麼你再牛逼,也要搞好同事關係?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因為你需要利用領導的從眾心理。領導在提拔你之前,一定會暗地先做群眾調研,徵集大多數人的意見,再決定用不用你。這麼多同事都說你人品好、能力強、有擔當,不提拔你要提拔誰?

如:

社交上,為什麼你再牛逼,也要做好個人信用?

隨大流,有時候是一種盲目

因為你需要利用朋友、客戶的從眾心理。客戶在決定是否要與你合作之前,一定會暗地先做群眾調研,觀察你是否守信,再決定是否要與你合作。這麼多人都說你講誠信、有能力、有擔當,不與你合作要與誰合作?

是人皆有從眾心理,因為比起相信自己,大多數人更願意相信別人。這是源於人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害怕脫離群體,為了迎合群體只好選擇相信多數人的意見,而不管是對與否。

因為懶,只能選擇盲從,所以才顯得蠢,所以才會被人利用。

為什麼希特勒的演講那麼有煽動力?

一方面來自於他的語言魔力,另一方面則是利用了人性的從眾心理。鼓動群眾的情緒,讓群眾齊聲高喊:

“希特勒萬歲、希特勒萬歲……”

雖然群眾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甚至聽不懂希特勒在講什麼,但為了迎合他人,只好跟著高喊。等到眾人宣誓完畢,再悄悄問旁邊的人:

“臺上那傢伙剛剛到底講了什麼?”

說人性、講營銷。盡在微 (心魔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