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熱點」個稅社保話題引關注,人民網求真週刊追真相

「熱點」個稅社保話題引關注,人民網求真週刊追真相

【事件】

8月31日,個稅法修改正式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10月1日起,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將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

【傳聞】

在個稅法修改正式通過後,網上熱轉一張關於稅改前後個人所得工資的對比截圖。截圖中以5000元的月收入為例,稅改前到手工資有4625元,而稅改後只剩4080元,並解釋稱,稅改後,個稅雖然有所降低,但社保費將由按最低工資標準扣除,變成必須按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繳費大幅提高,個人所得工資實際上比以前更少了。

【真相】

按實際工資合規繳納社保是一直以來的規定,並非是新個稅法帶來的新要求。如果單位之前確實按最低線交社保,改革後,短期看,個人發到手的工資可能確實是少了。但從長期看,合規繳納對職工是一種保障,而被低繳其實是損失。以醫療保險為例,這是醫保賬戶中的“救命錢”,單位如果足額繳納,劃到個人賬戶的錢更多了,對職工看病將是大有裨益。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施正文接受北京晚報採訪表示,“如果將個稅和社保聯繫起來看,作為專項扣除項目,社保費多繳了,職工個人的個稅就能少繳,一增一減,實際並不會像網傳的那麼嚴重”。

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落實新修訂個稅法的配套措施,為廣大群眾減負;會議還強調,目前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預期向好。

【點評】

“求真”提示,關注官方政策文件和權威解讀,避免盲目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