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作為國內第一家擁有車聯網平臺的汽車製造商、在積累了140萬活躍用戶之後,上汽通用近日宣佈,在安吉星基礎服務五年免費的情況下,為旗下三大品牌所有搭載車聯應用的用戶,提供每年24GB的4G免費流量。

除了免費流量,更有云服務、以及未來基於5G網絡的一整套車輛網技術再升級的實施步驟,上汽通用2014年發佈的“車·聯·無限”戰略,正在一步步非常堅實地,變成現實。

全面實施免費的4G車聯應用流量,上汽通用無疑打響了主流合資汽車企業車聯網服務升級大戰的第一槍!

從2009年引入OnStar安吉星車載信息服務、2014年發佈“車·聯·無限”車聯網戰略,到2015年佈局車載4G LTE網絡,再到2017年發佈“2025車聯網戰略”,上汽通用在車聯網領域的進化軌跡,是一個“全球技術與中國用戶生態相結合”的經典案例。

在安吉星已經擁有140萬活躍用戶、且基礎服務5年免費的情況下,上汽通用繼續深化佈局,為旗下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所有搭載車聯應用的用戶提供每年24GB的免費4G高速流量,覆蓋除WiFi熱點分享外的所有車聯應用。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在車聯網服務進入“流量運營”時代之後,流量費用也成用戶普遍關注的消費利益訴求點。通過免費基礎服務與免費流量的組合,才能真正帶給用戶車輛“時刻在線”的完整體驗。

事實上,“免費流量”在業內並非上汽通用首創,但與其它車企相比,上汽通用的免費流量政策有哪些不同?免費之下的利益訴求點在哪裡?免費的背後,上汽通用真正希望實現的遠期目標又是什麼?

“免費流量”背後的玄機?

對於任何基於互聯網的服務而言,本質都是一場流量和用戶的爭奪戰。吸引用戶停留在生態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予足夠的流量。因此,近兩年不少汽車製造商,都針對自家的車聯網生態系統,採用了不同程度的流量贈送服務,其中不乏採用各類“免費流量”政策。

但“免費”二字,是否帶有其它的限制條件,各個廠家之間的不同態度就很值得尋味。通常來說,“免費流量”的背後會存在以下這些貓膩:

  • 免費時限,某些品牌可以在車主用車期內終身免費,某些品牌只提供幾年的免費期;
  • 免費額度的網速,某些品牌的免費流量全部為4G高速流量,某些品牌會像“冰淇淋套餐”一樣在一定額度後強制降低網速;
  • 流量覆蓋,某些品牌的免費流量覆蓋全部的車載應用,某些品牌的免費流量只能在指定應用中定向使用;
  • 附加政策捆綁,某些品牌自會強加諸如“必須在4S店保養”的限制,否則免費流量就會失效。

只有在這幾個方面都給予消費者透明的信息,才是真正能提供有價值的用戶體驗的免費流量。而上汽通用的每年24GB免費流量恰恰就是首任車主終身制、不限速、不捆綁、無附加保養條件的一類。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汽通用的車聯應用已經覆蓋了導航、娛樂、資訊、車況檢測、安防等多個領域,完善程度很高,活躍用戶也已經達到140萬。相比很多新造車品牌剛起步的千輛/萬輛體量、相對單一的車型和尚不完善的生態應用,上汽通用無疑是免費流量政策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員。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同時,對於那些沒有前裝車聯繫統、更為龐大的保有用戶群體,上汽通用還提供了“安吉星智能車聯硬件”,通過簡單的加裝硬件方式,可以享受到與前裝車聯繫統用戶同樣的雲體驗。

對普通用戶而言,在免費流量政策的推動下,可以讓更多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實惠與便捷的車聯網體驗,特別是對於中重度使用者,這無疑是解決了困擾已久的流量焦慮。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從長期來看,以流量為基礎,用戶對車聯網功能使用習慣的培養與粘度增強、用戶大數據收集後帶來更快的迭代開發、各類個性化增值服務的加入後再帶來新的良性循環,是上汽通用願意持續向車聯網投入的根本驅動力。

而且,每年24GB的免費流量,足以支持用戶在應用APP升級、導航地圖更新、OTA遠程升級等基礎流量需求之外,每天還能進行“2小時在線導航+1.7小時應用APP訪問+45分鐘在線媒體播放”的高強度使用。按照上汽通用對現有車聯網用戶的流量評估,即使高頻使用的用戶年流量不超過21GB。因此,24GB/年的流量,能夠讓絕大多數用戶不必再為流量擔心。

抓住最為關鍵的用戶習慣和數據入口,接下來所有基於車聯網的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探索,對上汽通用而言,也有了最為重要的用戶基礎。

免費流量的槓桿,如何撬動整個服務生態?

根據埃森哲的研究,中國有超過35%的用戶希望獲得貼身管家式的車聯網服務,到2025年中國車聯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162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6%以上。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蛋糕,任何一家汽車製造商都不容有失。

談到車聯網,就離不開互聯網。相比大家更容易理解的手機等智能終端的互聯網應用,汽車作為研發週期較長、相對封閉的載體,互聯應用一直以來是用戶最不滿意的地方。大數據雲端分析、高速迭代等這些本該是互聯網優勢之處,在車聯網領域卻一直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應。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不同於其它全球主流市場,中國是互聯網文化早於汽車文化的發展節奏,尤其對於80、90後這樣的“互聯網原住民”而言,他們早已習慣了用智能手機進行交互。如果現在車企還只將車聯網作為營銷噱頭,整個行業都很難有實質性的快速發展。因此,結合通用全球技術優勢,並將中國市場需求作為初始輸入,由上汽通用與通用聯合開發,才是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車聯網生態技術基礎。

互聯網思維中有兩個重要特徵:免費增值和流量變現。但就像超市給消費者發了優惠券,用戶卻發現在成千上萬種商品中尋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的事情,或者乾脆沒有自己滿意的貨色,於是放棄了尋找和選擇。對於車企來說,這樣既浪費了免費流量資源,也讓用戶對流量價格的變化不再敏感。

因此,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中,關鍵就在於如何滿足用戶的直接需求和節約用戶的選擇成本。此時,免費流量就是引導用戶需求與應用的“槓桿”。但實現免費流量只是第一步,如何持續通過更多的增值服務,將用戶維持在自己的技術生態體系內,才是考驗汽車製造商車聯網技術佈局的關鍵。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上汽通用已經在旗下三大品牌實現了專屬賬戶、在線音樂、雲端導航、雲端自然語音交互和覆蓋到15萬元以下車型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按照“2025車聯網戰略”的佈局,到2019年下半年,上汽通用將會增加OTA遠程升級、虛擬鑰匙、車隊導航、微信互聯、車內支付、智能家居、全新車載APP等眾多功能,同時根據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學習,實現真正的“千人千面”智能推送服務,這也將很大程度上強化車聯網服務的個性化體現。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全新的流量時代,如何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更好地識別用戶需求與特徵,從而在產業鏈上串聯更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這是在車聯網領域,對整體運營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用免費流量打開入口後,接下就是根據從用戶端收集到的海量數據真正實現對用戶需求調研的“零延時”,從而有效進行資源匹配,不斷完善車聯網用戶體驗,更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服務,提升客戶感知,並在這個過程中開拓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在如今眾多新車企不斷以車聯網功能、免費流量作為宣傳熱點時,上汽通用卻已經實現穩紮穩打的佈局。而且在最關鍵的用戶數據收集加速迭代開發方面,上汽通用在中國市場,則擁有比其它任何競爭對手都更為龐大的用戶基礎。

車聯網:如何成為驅動車輛的“第二引擎”?

在上汽通用的未來願景中,對用車生活場景的描述如下:

當從打開車門的一刻起,一個無形的管家便安排好了一切:智能出行規劃、實時推送資訊、播放喜歡聽的音樂、空調已經調至適宜的溫度、智能駕駛也已準備就緒。而駕駛員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旅途。

從免費流量到雲服務,上汽通用全面打響車聯網服務升級戰!

什麼能夠讓這樣的遐想變成現實?這就是車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於傳統汽車產業的滲透與改造,正在加快整個汽車產業升級的步伐。

如果說,動力總成是驅動車輛的直接動力,那麼車聯網作為汽車的“第二引擎”,驅動的就是出行生活的新變革。

伴隨著車聯網技術的發展、流量免費政策也是多數汽車製造商需要快速普及的服務趨勢。在不久之後,如果某款車型不具備車聯網功能、或是功能不夠強大,對普通消費者言,這可能就是拒絕購買這款車型的最直接理由。用第二引擎來形容車聯網技術在汽車產品中的重要程度,並不誇張。

至少,在車聯網流量和用戶入口的爭奪戰中,上汽通用作為一家傳統的合資汽車製造商,已經打響了車聯網服務全面升級戰中最為關鍵的第一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