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每月《童濟仁汽車評論》都會獨家撰文,對上個月銷量排名靠前的乘用車企業的新車市場表現、銷量結構及新產品佈局做解讀。每月關注對象分別為合資乘用車企TOP 3和自主乘用車企TOP 3。

2018年7月,上汽大眾共銷售新車152,155輛,同比增長15.23%,環比下滑13.97%,排名合資乘用車企第1名。

7月的天氣驕陽似火,7月的車市冰如寒冬。

如果說6月增速突然大幅放緩只是前兆,那麼7月車市三大細分市場同時下跌,則意味著這一趨勢已經開始持續下去了。

樓市、P2P、貿易戰,這些因素都在影響著本可以成為車市重要拉動的二三線以下市場年輕用戶的消費力。溢價率更高的SUV,下滑幅度明顯高於轎車,正是年輕消費群體消費力未能跟上的真實寫照。在短時間內社會經濟形勢不會有重大變化之時,下半年車企所面臨的形勢將是近五年來罕有的嚴峻。

這種格局下,有兩類車企會有更好的生存環境:一是產品品類佈局完善且精細的車企,另一類是具備優秀產品口碑的車企。前者是擴大市場覆蓋面,後者則是促進消費慣性的形成。無論哪種,都是為了在存量市場中找到新的增長點。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作為目前國內銷量第一的車企,上汽大眾在7月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同比兩位數的增幅,也是TOP 3中唯一正增長的車企。而且批售與零售差額僅有3,867輛,僅批售量的2.54%。

在車市寒冬中仍能有如此增長態勢,上汽大眾在佈局、策略等方面的舉動,值得車企關注。

VW:存量市場裡的“聚”與“分”

VW銷量:126,600輛,同比增長14.71%,環比下滑13.64%。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7月亮點】

1. 帕薩特反超邁騰,位列單月中型車銷量冠軍。

2. 老款朗逸1.6L車型基本未受影響的情況下,1.5L全新朗逸提供7,000+增量。

3. 途觀車系逆市增長21.3%,繼續在主流SUV市場絕對領先。

【潛在風險】

1. 新老款桑塔納交接時,銷量出現明顯波動。

2. 途昂月銷量環比持續下滑,連續3月未達月均銷量水平。

在全新朗逸上市後下半年上汽大眾基本無全新產品。在現有產品佈局中,按照市場形勢與消費需求,進行合理的整合與細分,是上汽大眾下半年保持銷量增長,穩固領跑地位的重點。

哪些市場要整合?應當是那些遭受跨市場擠壓的細分市場。整合的目的是為了集中資源,抓住細分市場中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比如入門緊湊型家用轎車市場,比如家用MPV市場。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8月,桑塔納新款車型上市,將原本3款1.4L車型和5款1.6L車型整合成為4款1.5L車型,手動和自動各2款。動力總成的更迭也讓7月老款桑塔納的出貨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改款之後,桑塔納簡化了消費者的選擇,只需要按照手動還是自動、高配還是低配各二選一即可。顯然,對於花10萬元左右購買合資品牌入門轎車的消費者而言,並不需要花哨的噱頭,可靠、成熟以及穩定的合資品質,就是他們看重的。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同樣進行整合的還有途安L,新款途安L上市後僅保留4款車型——2款普通版本和2款跨界版本,動力總成完全一致,也是隻需要在外觀和高低配之間做兩次選擇。對於這個整體體量並不大的細分市場而言,這樣的做法既不讓消費者過多糾結,同時也利於集中有限的資源進行市場的攻佔。

說完了整合,那細分又體現在哪裡呢?上汽大眾在絕對強勢的市場,用再細分實現對競品的全面滲入。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途觀L和朗逸是兩個典型的例子。在2.0T車型已經成為絕對主銷車型,並且一直處於主流合資SUV領先的情況下,途觀L再推出1.4T車型,是市場覆蓋範圍的再擴大,也是對競品小排量策略的回應。在入門車型的佈局上,途觀L用1.4T中配和2.0T低配的產品組合,提供了兩種面向不同消費需求的選擇,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戰術。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而全新朗逸上市後,老款朗逸不停產,目前來看也並沒有對老款朗逸的銷量產生影響。新老朗逸定位的區分,讓老款朗逸繼續保持銷量,而全新朗逸則可以穩紮穩打一步步開拓新的、更高的家用車市場。1.5L全新朗逸7月再貢獻超過7,000輛增量就是印證。

上汽大眾其它幾款轎車,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帕薩特單月銷量突破20,000輛,今年首度成為中型車銷量冠軍。8月底,全新帕薩特即將下線,並於年內上市。雖然相較邁騰,帕薩特的換代來得晚了些,但是這類車型只要保持平穩過渡,對於原有客戶群依然有很高的留存度。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這就是上汽大眾的另一個增長法寶,即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口碑車型”。包括帕薩特、Polo等車型,已經在細分市場具備口碑效應,甚至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細分市場的代名詞。即使在市場整體萎縮之時,它們依然可以憑藉“口碑”保持銷量穩定,並完成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不過,上汽大眾7月銷量中一個潛在的隱患徵兆,即途昂銷量連續3月出現環比下滑,而且均未達到今年平均月銷量水準。這種幾乎沒有同級對手的車型,銷量下滑的原因只會是其它細分市場的擠壓。近期漢蘭達銷量的攀升,以及豪華品牌中型SUV市場的火熱,對於途昂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斯柯達:明銳的中堅地位仍然至關重要

斯柯達銷量:25,555輛,同比增長17.88%,環比下滑15.57%。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7月亮點】

1. 明銳重新成為斯柯達單月銷量增長的重要拉動力。

2. 柯米克上市一個多月,累計貢獻7,000+銷量。

3. SUV份額從6月不足30%提升至38%。

【潛在風險】

1. 柯迪亞克單月銷量環比繼續下滑,月銷3,000+需引起警惕。

2. 在SUV市場整體下滑時,斯柯達仍需對旗下SUV產品烙上明確的標籤。

明銳銷量穩步回升,證明斯柯達即便在大力發展SUV與跨界車之時,仍然不能丟掉這個品牌中堅,特別是當SUV市場整體回落時,在主流家用轎車市場擁有一款明星車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柯米克銷量的攀升,讓斯柯達7月SUV的份額提升至38%,但是另外兩款SUV車型仍然需要有更好的表現。

柯珞克連續數月銷量徘徊於2,000+輛,而柯迪亞克則下滑至3,000+輛水平。探歌的上市,對同宗同源的柯珞克銷量不可避免造成影響,但從同價位車型配置來看,柯珞克仍然具有性價比上的優勢。因此,如果可以合理地借探歌的熱度提升市場關注度,柯珞克也會間接受益。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而柯迪亞克的銷量下滑,需要斯柯達格外警惕。這款兼具走量和形象樹立的主流SUV,需要在市場上具備足夠的熱度。除了今年即將推出的轎跑版本柯迪亞克GT外,柯迪亞克也許還可以考慮推出1.4T車型擴大消費者覆蓋面。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昕銳在連續三月超過7,000輛銷量後,7月銷量出現較大滑坡。結合7月昕銳產量同樣大減來看,或許與工廠產能調整有關。不過昕銳/昕動兩款車型在汽車之家上最新一條資訊,均是去年10月新款車型上市的新聞。其實,入門合資緊湊型車市場的車型大多如此,這個細分市場的消費群體,與新生代消費者的交集正逐漸變小。

寒冬中如何實現高增長?上汽大眾7月新車銷量解讀!

車市不景氣之時,每一個身處其中的車企都會倍感壓力,領頭羊上汽大眾同樣也不例外。但上汽大眾的優勢在於其擁有大多數競爭對手不具備的口碑效應,所以旗下眾多車型也是消費者心目中“不會買錯”的那個。想要打破這種優勢,其它車企需要花費數倍的氣力,而上汽大眾顯然也不會傻傻在那裡等待對手撬動。

所以,上汽大眾正在做的是維持口碑車型的平穩過渡,對於不同的重點市場進行整合與再細分,穩步推動龐大體量的前進。這同樣也需要對市場有很強的敏銳覺察能力及前瞻判斷能力。

而斯柯達品牌雖然新一代產品佈局逐步成形,但後佈局時代的市場營銷、口碑樹立、熱度維持,都是考驗營銷團隊之處。特別是當車市整體下滑、SUV市場火熱不再時,斯柯達能否堅持住此前定立的品牌發展方向,逆市中以獨特的標籤獲得消費者認可,對於這一輪發展將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