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造車馬拉松”剛剛起跑,已開始有“選手”掉隊

“造車新勢力”正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新熱點,對於這類企業,業界看法不一,但大家似乎普遍認為,這個行業固然發展態勢迅猛,但是也伴隨著不少足以致命的問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隨著第一輪量產車陸續迎來交付,第一次深度洗牌將不可避免。

“潮水退去,我們會看到到底是誰在裸泳。”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將有望成長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獨角獸,而目前活躍的大批“新勢力”,很有可能會淪為“陪跑者”。

“造車馬拉松”剛剛起跑,已開始有“選手”掉隊

6月24日,“造車新勢力”多位高管在做客一檔央視《對話》節目中就曾表示,未來3年時間,中國造車新勢力能夠存活下來的車企不超過10家,其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更極端地認為,能夠成功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可能超不過2家。

可見,國內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爭日益殘酷,一些企業在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出起跑線,但在中程已經開始乏力,正在苦苦支撐,然而造車是一場前路漫長的馬拉松,那些底子薄弱,內力不足的參與者,很快將趕不上大部隊的腳步。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小鵬汽車正在從阿里巴巴等投資者處尋求6-7億美元的融資,早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參加節目時曾表示:“今年小鵬汽車會把36個月的錢全部融到。只要熬過最痛苦的時間,企業就很有可能持續,所以小鵬汽車要先活過3年。”

結合何小鵬的觀點,以及最近一些造車新勢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不難看出,資金短缺問題,依然是絕大多數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

不過反觀3年期限,對於那些目前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來說,已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未來了,畢竟能夠從現在的泥淖中走出來,就已經異常艱難了,更何況目前資本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相對保守,頭部幾家明星品牌已經將大部分融資額度瓜分殆盡,留給後面第二乃至第三陣營的熱錢並不多。

據統計,截至到今年6月,加入到造車新勢力的企業已經超過了280家,其中融資最多的企業是蔚來汽車,目前融資總額超過了146億,而融資超過50億元企業大約有6家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型企業很難有存活的空間。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講,前期政策的大力扶植,讓不少人對於未來盲目樂觀,然而隨著政策風向調整,牌照發放門檻提高,扶持力度收緊,導致相當一批目的不純的造車創企遭遇釜底抽薪。行業中“燒錢”的速度已經遠超所有人的想象,並且從天堂到地獄的距離近在咫尺,稍有鬆懈就會被行業淘汰,此前,動力電池行業連續幾年躋身行業前三的“黑馬”沃特瑪,依然難逃被淘汰的噩運,或許正如何小鵬所說,熬過最痛苦的時間,企業就有可能持續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