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看一看比一比 古蔺白泥乡激发脱贫动力

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17日讯(朱启丹 刘梅)脱贫路上,古蔺县白泥乡总结出一套“贫困户现场流动会模式” ,让贫困户去看、去听、 去感受与勤劳致富人家之间的差别——

7月18日上午8时,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古蔺县白泥乡顺河村六组贫困户汪克均家中来了众多客人,一场现场流动会即将召开。不同的是,这些客人不是各级领导,而是来自乡上各村组的 10多户贫困户。今年 71岁的“五保户”蔺思才听说乡里要开这样一个会,一大早就与老伴一起赶来了;贫困户严政也带着家人来了……

看一看比一比 古蔺白泥乡激发脱贫动力
看一看比一比 古蔺白泥乡激发脱贫动力

参观学习

现场支招 一场“特殊”的会议

汪克均的新屋是去年9月建起的,房子白墙青瓦,宽敞明亮。堂屋里没有办公桌,也没有主席台,几十个人要么围坐、要么站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摆谈着,气氛轻松融洽。

“你看,人家汪克均的房子修得真好!”

“家里卫生也搞得好,值得我们学习!”

“回家后,我也要好好作个打算……”

白泥乡副乡长赖蔺打开了话匣子:“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开一场脱贫工作现场流动会。”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开始仔细聆听。赖蔺接着说:“顺河村总户数829户,总人口4006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837人,贫困发生率为20%。至今已脱贫105户499人,今年第一批危房改造共17户,已完成;第二批危房改造还有3户,预计脱贫63户282人……”

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眼下,我们顺河村已种植甜橙750亩,规划继续种植750亩,达到1500亩,主要集中在二组、六组。第一批2017年种植的预计2020年挂果;养殖丫杈猪130头,计划养殖2200头。从各方面情况看来,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各位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思考可以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话音刚落,大家的脸上纷纷露出了笑容:“原来是这些事哦。你不说我们哪里晓得哟,现在的政策真是公开透明!”

村民蔡迪端抢着发言:“只要有人能传帮带,产业肯定能搞起来!”

村民罗坤乾说:“这样的现场会搞得好!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我们老百姓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加有信心啦。”

一番热烈谈论过后,乡民政办工作人员向村民们宣传了各类扶贫政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自建房政策及自建房标准,并现场解答了村民们的其他疑问。

共同向往 让家人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场特殊的现场会,是古蔺县首次以这样的形式举行,尝试着能够帮助贫困户们真正从内在、从内心提升脱贫动力。

笔者了解到,白泥乡贫困户流动现场会,是以村组为单位,组织村、组干部,思想落后、卫生条件差的贫困户,到思想素质好、卫生条件好、勤劳致富的贫困户以及非贫困户家中参观学习,以此教育引导思想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群众改变生活习惯和观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乡风民风,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患有肺病的汪克均原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房屋破损。2017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乡上干部的不断鼓励下,汪克均下定决心,自己动手,想办法修建了自己的新居。

住上新房,迎来“新生”。汪克均说:“现在的优惠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劳、实干,就可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我相信党和政府,一定加油干!”

当日,贫困户们在汪克均家中开完会,在赖蔺的带领下,接着来到贫困户蔺思芬、罗国均家,参观他们的养殖业发展情况,同时现场宣传产业发展政策。近几年来,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蔺思芬、罗国均在原来的种植养殖业基础上,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收入,成为附近一带小有名气的产业能手。

蔺思芬之前也是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自己种的玉米水稻只够自家吃,养的猪也无法销售出去。现在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了,还住上了新房,蔺思芬就借势搭上扶贫政策的“顺风车”,扩大养殖业,仅此一项,每年收入就可达到好几万元。蔺思芬还有打算,以后把当地的特色种植业发展起来,“为子女成长打好经济基础,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有更好的未来。”

树立信心 齐心协力踏上脱贫路

在罗开举家的脆红李种植基地,果实已挂满枝头,又是一个丰收年。大家学习兴致很高,围着罗开举不停地询问种植经验。

今年66岁的罗开举种植脆红李已有5年多,在他的努力下,脆红李种植规模达到25亩,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可贵的是,罗开举还将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邻居——贫困户罗国均,帮助他搞好脆红李种植,使罗国均一家增加了收入,成功脱贫。

看一看比一比 古蔺白泥乡激发脱贫动力

在罗开举的脆红李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罗开举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种植脆红李需要加强管理,只要大伙儿在种植、管理中遇到困难,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全力帮助大家解决。”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大家意犹未尽,顾不上吃午饭,在罗开举家中又集中开了现场流动座谈会。会上,贫困户们纷纷说了此次参观学习的感受。平时寡言少语的贫困户蔡超很有感触:“看到汪克均、蔺思芬、罗国均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今后,我也要加倍努力,向他们学习,增强脱贫信心,让自己家人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看一看比一比 古蔺白泥乡激发脱贫动力

在罗开举家召开座谈会

赖蔺告诉笔者:“我们以流动现场会的形式,让贫困户到做得好、发展得好的贫困户家中参观学习,找出自身的差距,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同时抓住时机,在流动现场会上宣传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让群众更加彻底地了解党的政策,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念,实现如期脱贫目标。下一步,乡上要考虑逐步推广流动会,让这种现场效应持续发挥。”

用心铺就的脱贫路,已在大家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