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幾十年前,中國還是一個靠仿製來生產飛機的國家,西方人愚蠢地以為,只要控制生產飛機的核心技術,中國永遠也造不出自己的飛機,然而僅僅過了幾十年,中國就從一個幾乎沒有航空工業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公認的航空大國,許多人至今都無法理解,世界上投入巨資研究飛機的國家有那麼多,為什麼最終是中國取得的成效最為明顯!其實,中國之所以可以實現彎道超車,除了有研發人員的支持,有一部分要歸功於那些試飛員們。

王昂,中國第一代試飛員,參與試飛的機型有殲6和殲8,為了獲得更好的測試結果,他經常冒險完成各種試飛項目,也正是因為有了他,那些飛機才得到不斷地改進。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王昂

黃炳新,殲轟7“飛豹”戰機之所以能夠得到突破,主要就是因為有他,如果不是他堅持要駕駛有問題的殲轟7上天試飛,人們或許早已經放棄了這款機型。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黃炳新

梁萬俊,先後試飛過殲10、殲20戰機,為中國先進戰機的研製提供了寶貴的意見,而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他曾放棄跳傘求生的機會,執著地控制已經失去動力的FC-1原型機,所幸的是他最終成功了。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梁萬俊,感動中國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剛,今天的我們一談起殲20戰機,都會有一種自豪感,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要想將這款戰機研製出來,必須要進行失速尾旋測試,然而這一項目不同於其它項目,不允許有任何差錯,否則結果往往就是機毀人亡,所幸中國有李剛!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殲20飛行員李剛: 和戰友約好試飛後一起吃餃子, 可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鄧友明,運20運輸機試飛員,在他之前,中國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試飛這樣的飛機,難度可想而知,正是因為有了鄧友明的堅持、鄧友明的勇敢,中國在大型運輸機研製方面才有了長足的進步!

沒有他們,中國不可能成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應該銘記

鄧友明:建立飛行準備卡 挑戰各種極端環境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看到在生死一線默默奉獻的他們,我們還要什麼理由去抱怨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