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师德不能量化

期末,各种评选接踵而来,近日某市教体局公示了关于推荐本年度“学生最满意的老师”名单。该评选的流程是:学校印发推荐表,组织专班统一时间分发,要求学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投票评教,然后将得票率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从评选程序看没什么毛病,但从公示表上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得票率为100﹪,相应同班级其他任课老师得票率均为0,前者当然当选。据得票为0的教师介绍,因为同事要参加职评,荣誉一项需要证书才能得分,所以在学校评选专班进教室之前,教师就提前在班上要求所有学生把票只投给这一位老师。

这样评出来的市级“学生最满意的老师”能“立”起来吗?这样树起来的“典型”能够起到激励先进、传播正能量、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作用吗?师德在量化的百分比面前严重缩水,先进的含金量也就会大打折扣。师德问题不仅仅只是教师自身加强道德修养水平、提高自律能力的问题,也需要学校和上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不断提高他律的效果。

(作者:余娟,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红星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1日第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