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鹧鸪的孵化和养殖要点

鹧鸪的孵化和养殖要点

鹧鸪孵化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繁殖期的公母配比:

鹧鸪4.5-5月龄达到性成熟,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为180-225日龄此时雌鹧鸪开产,一般雌鹧鸪性成熟早2-4周,公母比例为平面散养时1:(2-3),笼养时1:(3-4)采用自由交配方式,其孵化率受精率都比较高,受精率一般达92%-96%,孵化率达84%-91%密度每平方米一般4-5只。

二、种蛋孵化

选择蛋形正常,大小适中,且符合品种要求的种蛋放入0.2%新洁尔灭温水溶液(温度30℃)浸泡1-2分钟即可放入孵化器,要注意孵化室内的温度会影响孵化器的温度,因此要保持室内在20-25℃。不能低于14℃,而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为(1-7天)38℃,(7-16天)为37.8℃,(17-24天)为37.2℃,一般第23天盘到出雏盘后采用37.2℃的条件。(一般孵化期为24-25天)

三、雏鸡鸪的保温及生理特点:

初生鹧鸪体重只有13克-14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抵抗能力也较差,因此应在笼的底网或平养的地面铺上碎布或皱纹卫生纸以利雏鹧鸪站立或行走,并防止脐带感染,雏鹧鸪胆小,易受惊稍有响动,易引起情绪紧张而乱窜乱跳,甚至拒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幽静,细心地进行一切操作,特别注意雏鹧鸪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具有飞翔能力,一般从2周龄开始,要注意防其飞逃,雏鹧鸪的保温跟其它珍禽保温大似相同不过要注意的是它有较好的群聚特点,喜欢堆积室小山式睡眠。但必须与因受寒而打堆的现象加以区别,前者睡眠姿式自然,全身舒展而后者则缩颈、藏头、收脚。

鹧鸪的孵化和养殖要点

鑫协小型孵化机

四、饲料的配置

成分(%) 育雏料    育成料    产蛋料

小麦    88       8

玉米   40       45      53

次粉    8       8      2

豆粕    22       15      12

米糠    4        6      6

鱼粉   6        2      3

蚕蛹    4        2      1

骨粉    1.5      1.5      1.5

钙粉    2.3      2.2      5.2

酵母粉   1       1      1

食盐    0.2      0.3      0.3

添加剂   1.0      1.0      1.0

五、疫病防治:

首先应稿好环境卫生,在7日龄用新城疫Lasota疫苗饮水免疫,16日龄用新支二联弱毒疫苗饮水免疫,25日龄用新支二联油乳剂疫苗肌注,50日龄左右用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疫苗肌注。

鹧鸪养殖的注意事项

一、繁殖特点:

成年公鸪重0.75公斤,母鸪0.6公斤,人工饲养的鹧鸪,年产蛋可达80枚以上,受精率达85%,孵化率可达90%。

二、种鸪的选择:

做种用的母鹧鸪必须身体强壮,体形匀称,毛色光亮,活泼好动,眼明,脖小,头形后翅。公鹧鸪体高、头大,胸脯宽,羽色深,肢爪桔红,好斗。12周龄时,公鸪体重要达到0.60~0.75公斤,母鸪体重达0.5~0.55公斤。

三、饲养管理:

1.笼舍和场地的选择。笼舍可因地制宜,根据饲养规模,可采用箱式加小运动场和舍式加大运动场,运动场用尼龙网或铁丝网罩住,内设若干个栖架,场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保持场地干燥,育雏可用网箱饲养,育成和成鸡采用地面养殖。

2.管理。雏鸪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注意防寒保温,1周龄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降低2~3℃,中鸪的适宜温度为22~20℃,成鸪为25~18℃,饲养密度为:1周龄60~70只/平方米,4周洗澡一次。

3.饲料及饲喂方法。(1)饲料。鹧鸪的常用饲料配合比例为:谷类(玉米等)占60%,豆类占20%,动物性饲料(鱼粉等)占5%,青菜类占5%,矿物质占3%,砂子占2%。(2)饲喂方法。雏鸪出壳12~24小时后开食,料中最好掺入0.1克酵母粉和0.1克磷酸钙。开食可把饲料直接撒在塑料或报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日喂4次。若用母鸪孵化,仔鸪出壳后前两天可由亲鸪嗉囊中分泌的乳汁喂养,亲鸪不愿哺育,必须人工饲喂,带仔的鹧鸪在白天喂2次即可,并供给清洁的饮水。

鹧鸪的孵化和养殖要点

鑫协中型孵化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