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它是一種顛覆了軍用飛機傳統外形設計的飛機,它是第一種擁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的飛機。它出眾的隱身能力讓雷達無所適從,它高昂的價格讓人歎為觀止,它就是有史以來科技含量最高的遠程轟炸機—B-2“幽靈”。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實戰性能:(B-2A型)

生產商:美國諾斯羅普公司

最大平飛速度:920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9330千米~12200千米

最大載彈量:22680千克

武器系統:可攜帶16枚AGM-129巡航導彈或80枚227千克的MK82型炸彈,16枚JDMA聯合攻擊彈藥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的研製工作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此時的美蘇正處於全面對抗之中,蘇聯戰略火箭軍機動洲際導彈成為了美國人揮之不去的噩夢。為了能突破蘇聯嚴密的防空網,摧毀那些直指美國的洲際導彈發射架,美國空軍提出研製一種具備超強隱身性能的戰略轟炸機,並將其命名為“ATB”計劃。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一番爭奪之後,諾斯羅普公司獲得了研製合同。在接下來的數年間,軍方對整個研製過程採取了異常嚴格的保密措施:職業軍人對廠房進行24小時全程監控。所有的關鍵崗位上的工人必須定期接受測謊儀的測試。所有管理人員和他們的直系親屬必須為美國籍,所有的生產原料都在夜間用卡車運抵甚至連權限極大的美國國會也只有8名議員隱約知道計劃的概況,再這樣嚴格的保密措施下,B-2徹底與外界“絕緣”。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知道1988年美國空軍公開了一張B-2的手繪圖,人們這才知道“幽靈”的存在。當年11月22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B-2終於與公眾見面,獨特的外形和神秘的性能讓它立刻成為了媒體報道的焦點。在此後的數年中,美國空軍陸續接收了21架B-2,它們分別裝備於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下轄的第53,第57,第509轟炸機大隊。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種現役的隱身轟炸機,B-2最特殊的技能就是悄無聲息的隱身能力。用美國人的話說,B-2不用像B-52那樣在戰區外發射巡航導彈,也不用像B-1B那樣低空突防,攻擊完畢後再高速撤離。它只是安靜地抵達戰區,在安靜的離開。這並不是開玩笑,一架老式的B-52轟炸機的雷達截面為1000平方米,一架B-1B轟炸機為1平方米,而B-2的雷達截面只有0.1平方米,幾乎和天空中的一支飛鳥相當。再配合它超低的紅外特徵,B-2的攻擊足以讓地面的防空武器防不勝防。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強大的的隱身性能,主要得益於它的氣動佈局,發動機超低的紅外特徵和機表的吸波材料。B-2採用了超常規的的飛翼式氣動佈局,即只有機翼和機身,沒有傳統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它將所有的武器都收入到了機腹的武器彈倉中,整架飛機的外形變得光滑順暢,如同一隻展翅欲飛的蝙蝠,大大減小了雷達反射面積。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的4臺通用F188型發動機的進氣口和噴射口都被放到了機翼上方,地面的紅外探測裝置就無法捕捉到它的紅外特徵,B-2的機身上還被塗抹了一層特殊的材料,可以降低雷達波的反射和飛機的熱輻射。正是在這些隱身技術的共同作用下,B-2變成了難以捕捉的“空中幽靈”。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除了隱身性能之外,B-2轟炸機12200千米的超遠航程和22.6噸的超大載彈量也同樣算得上出色。它能夠使用美國空軍所有現役的的機載炸彈,標準的配彈模式包括80枚227千克的MK82常規炸彈或16枚激光制導的JDMA聯合攻擊彈藥,甚至是16枚加裝了核彈頭的AGM-129巡航導彈。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按照美國的計算,兩架B-2轟炸機,4名機組人員就可以完成過去由16架戰鬥機,16架對地攻擊機,4架電子干擾機和7架加油機的組合編隊才能完成的轟炸任務。當然,高效的B-2也有一個大缺點,它的單機價格高達22億美元,這樣的價格足夠一些國家裝備一個聯隊的三代戰鬥機了,大概也只有美國才能養得起這樣的“高技術武器“。

空中幽靈B-2 同等重量價格比服役時的黃金還貴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儘管B-2很早就裝備了美國空軍,但它一直沒有參加過實戰,。這主要是因為B-2太過昂貴,美國軍方擔心它萬一被擊落,會讓美國在損失金錢和麵子的同時,還丟失絕密的隱形技術。然而到了1999年,B-2終於還是參加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此後它又陸續地參加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成功摧毀目標的同時,從未被對方偵測到它的蹤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