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银湖网:央行发布首张个人征信牌照P2P网贷行业将迎春天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申请个人征信机构已获得许可,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为3年。

这距离央行《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刚过去3年,原希望“通过引入社会机构,建立起覆盖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共享平台”的重担,最终落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的百行征信的肩上。总之,以个人征信体系建立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新金融的创新发展扫清障碍,也会为金融服务的真正普惠带来驱动力。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曾表示,在征信领域,只有信息充分共享,才有效率。她强调,征信系统要强调两个原则,第一是互惠原则,第二是全面共享原则。建立这样一个“借款人信息共享的数据库”,业内呼声由来已久,源于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藩篱,仅靠社会机构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共享和互惠并非易事。

业内对共享数据库的渴盼并非空穴来风,众所周知,对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基于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共享,使得用户因忌惮从一家银行申请的贷款发生逾期,在央行征信中心留下不良记录,导致其他银行对其信用进行封杀的情况发生,而不敢随意逾期、骗贷,更加难以在多家机构同时以同一抵押物申请多次抵押借贷等。

相对传统金融机构,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在基础设施方面显然薄弱,经历了10年发展的P2P网贷行业已经“燎原”,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P2P网贷累计交易额已经突破6万亿大关,“信息孤岛”成为困扰行业“重围”的难题,基础设施的搭建完善的需求越发迫切,此时的“信联”落地,具有重大的意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百行征信将在整合八大机构的丰富数据源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从而解决过往的“数据共享瓶颈”问题,阻碍行业良性发展的“多头借贷”、“欺诈”、“老赖”等问题将有望得到充分解决。

银湖网CEO郭辉表示,以银湖网为例,过往通过自身业务数据累积和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对接,并整合全国工商信息系统、法海风控等相关公开平台数据和搜索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开放数据,建立的基础数据库,对进行借款申请信用审核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在数据源维度和丰富度方面都需要更多的补充和完善,越丰富的数据量越有助于风险控制做出精准的判断。

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真正的实现金融普惠的基础,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当征信体系完善以后,就搭建好了一个金融的基础设施,不仅能够降低金融风险,更能为之后例如普惠金融这样的金融服务做好准备。

郭辉同样认为,完备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遏制骗贷、老赖等行为,从而导向资金流向真正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并摊薄受惠人群的金融服务成本,这是另一种意义的普惠金融。从这个角度来说,P2P网贷行业将伴着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东风,迎来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