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清华今天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这是赝品,是被阉割后的产物。完整的清华校训是十六个字。被阉割的那八个字是"自由精神、独立思想。"

1930年,"文胆"陈布雷怂恿下,蒋介石试图将党义嵌入清华教科书,希望训化学生做"忠仆",时任校长罗家伦积极配合政府。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爱国,同学们绝不退缩,但你们想洗脑?回去吃翔吧!

罗家伦见师生们共同反对,于是开会训斥: "务必参加军训,违者严惩不贷"

同学们也怒了:罢课!游行!抵制!

学生们把校长罗家伦逼到清华礼堂的小角落里,什么也不说。罗家伦一看这阵势,以辞职相要挟。学生们更直:

"我们皆无挽留之意。"

罗家伦灰溜溜的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罗家伦之后,又换了八九个校长,无一不是被轰出去或者自动请辞,

大学没有校长可不行,同学们向政府提出新任校长的五个要求:

1、没有党派色彩。2、知识渊博。3、要有很高的威望。4、人格要高尚。5、能实实在在发展清华。

能符合这个条件的真不多,而且即便能找那么三两个,可人家也不愿意干,例如胡适,已经是北大校长,分身乏术,例如梁簌溟,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一提起清华学生就头疼,打死郭沫若他都不来!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整整一年时间,清华没有校长,日常管理由几个教授组成的"教授会"打理。

老蒋慎重考虑权衡,老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一面答应学生们的请求,一边赶紧找合适的校长人员来收拾乱局。恰此时,于右任向他推荐梅贻琦,远在南京的蒋介石眼前一亮,立马拍电报:速度让梅贻琦回国。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梅贻琦走马上任。

梅贻琦上任前,陈布雷问他需要多少军警护送,梅贻琦略加思索,笑容可掬:我是去做校长,又不是做黑帮,要军警作甚?

梅贻琦只带了一个随从,安步当车抵达清华。

他站在台上,望着台下学子,娓娓道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话音未落,原本想诘难他的闻一多、吴晗、赵元任等教授瞠目结舌,安然无语,学生们更是欢呼叫好,掌声雷动。

梅贻琦却不为所动,继续:"我们中国现在到了紧急关头,我们各位要刻刻不忘救国的重责,学好最切实际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

从这一刻起,梅贻琦的人生格局已然确立:他不是大师,他只是个发现、培养、爱护大师的仆役。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清华大学接近一年没有校长,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乃是由教授组成的"教授会",他们有着罢免校长的权利。

学生们是热血青年刺头,这群教授则是热血成年刺头!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第一次参加会议,梅贻琦到了会场,按理说他应该坐主位,可他却只是随便在角落找个凳子坐了下来,示意大家开始讨论。教授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大家犹如既往的唾沫横飞,热烈发言。

梅贻琦一句话也不说,也不插嘴,只是认真的听。他见大家讲的嘴巴干了,干脆起身为各位教授端茶倒水递毛巾。

会议开完了,大家问校长的意见。梅贻琦笑着说:"我从众。"

教授们上下打量他,觉得"这孙子还行"。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梅贻琦家里很穷,做了校长后,依旧节衣缩食。

他到任不久,他就辞了司机、厨子,他说:"这些钱应该拿出来买图书、器材,提高教授们的待遇。"他还破了以前的规矩,把校长能享受的免交电话费、免米面供应、冬天免费两吨煤等福利全部撤销。

如此一来,家里日子就过的紧巴了。

梅贻琦看到家里没钱,跟妻子一挥手说:你不是会做糕点吗?做了咱们一起拉出去卖。于是,梅贻琦白天在清华做校长,晚上在路边卖糕点。

清华大学的教授见他不似作假,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就这样,一块小小的糕点,打动了清华的教授,也树立了清华百年朴实无华的学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最牛逼的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多么华丽的理论,而是告诉你人世间最简单的品格。

有一天,一位清华教授去梅贻琦家找他,梅贻琦不在家,这位看到桌子上有吃剩的饭菜,伸过头去一看:嘿,中国最牛大学校长竟然吃清水煮白菜!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他对自己抠,可他对教授却十分大方。

梅贻琦到清华后,大力网罗优秀的人才为清华所用。

华罗庚轰动数学界的时候,才20岁。

梅贻琦大手一挥:"让他来清华。"有人提醒:"可他是个木匠,还是残疾人,而且他只有初中文凭。"

梅贻琦说:"你只管让他来,其他我来应付。"

华罗庚由此被清华录入,跳过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的评定,直接成为教授。

没过多久,他又破格提拔了文凭不高的吴晗、钱钟书等名教授。包括没有任何学历的陈寅恪,也是当年梅贻琦鼎力推荐,才给清华破格录取的。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他说:应遵循蔡元培的兼容并蓄的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的使命。

幸有梅公多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有人说,民国时期清华师生太过狂妄,赶校长,顶教授,见谁倒谁,可是梅贻琦一生从大陆到台湾,侍于清华47年,谁也不敢"倒梅"。

清华全体师生对梅校长写出一个大写的服!有调皮学生还作了一首打油诗吐槽梅校长: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中国,有拾人牙慧者据此再出高论:也许大概可能是,然而未必不见得。

民国大师梅贻琦: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们的仆役

拿走不谢。

龌龊君 2018.5.20 河南汝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