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清華今天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大字,這是贗品,是被閹割後的產物。完整的清華校訓是十六個字。被閹割的那八個字是"自由精神、獨立思想。"

1930年,"文膽"陳布雷慫恿下,蔣介石試圖將黨義嵌入清華教科書,希望訓化學生做"忠僕",時任校長羅家倫積極配合政府。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愛國,同學們絕不退縮,但你們想洗腦?回去吃翔吧!

羅家倫見師生們共同反對,於是開會訓斥: "務必參加軍訓,違者嚴懲不貸"

同學們也怒了:罷課!遊行!抵制!

學生們把校長羅家倫逼到清華禮堂的小角落裡,什麼也不說。羅家倫一看這陣勢,以辭職相要挾。學生們更直:

"我們皆無挽留之意。"

羅家倫灰溜溜的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羅家倫之後,又換了八九個校長,無一不是被轟出去或者自動請辭,

大學沒有校長可不行,同學們向政府提出新任校長的五個要求:

1、沒有黨派色彩。2、知識淵博。3、要有很高的威望。4、人格要高尚。5、能實實在在發展清華。

能符合這個條件的真不多,而且即便能找那麼三兩個,可人家也不願意幹,例如胡適,已經是北大校長,分身乏術,例如梁簌溟,中國最後一位大儒,一提起清華學生就頭疼,打死郭沫若他都不來!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整整一年時間,清華沒有校長,日常管理由幾個教授組成的"教授會"打理。

老蔣慎重考慮權衡,老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一面答應學生們的請求,一邊趕緊找合適的校長人員來收拾亂局。恰此時,于右任向他推薦梅貽琦,遠在南京的蔣介石眼前一亮,立馬拍電報:速度讓梅貽琦回國。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梅貽琦走馬上任。

梅貽琦上任前,陳布雷問他需要多少軍警護送,梅貽琦略加思索,笑容可掬:我是去做校長,又不是做黑幫,要軍警作甚?

梅貽琦只帶了一個隨從,安步當車抵達清華。

他站在臺上,望著臺下學子,娓娓道來: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話音未落,原本想詰難他的聞一多、吳晗、趙元任等教授瞠目結舌,安然無語,學生們更是歡呼叫好,掌聲雷動。

梅貽琦卻不為所動,繼續:"我們中國現在到了緊急關頭,我們各位要刻刻不忘救國的重責,學好最切實際的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就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

從這一刻起,梅貽琦的人生格局已然確立:他不是大師,他只是個發現、培養、愛護大師的僕役。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清華大學接近一年沒有校長,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乃是由教授組成的"教授會",他們有著罷免校長的權利。

學生們是熱血青年刺頭,這群教授則是熱血成年刺頭!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第一次參加會議,梅貽琦到了會場,按理說他應該坐主位,可他卻只是隨便在角落找個凳子坐了下來,示意大家開始討論。教授們並不把他放在眼裡,大家猶如既往的唾沫橫飛,熱烈發言。

梅貽琦一句話也不說,也不插嘴,只是認真的聽。他見大家講的嘴巴幹了,乾脆起身為各位教授端茶倒水遞毛巾。

會議開完了,大家問校長的意見。梅貽琦笑著說:"我從眾。"

教授們上下打量他,覺得"這孫子還行"。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梅貽琦家裡很窮,做了校長後,依舊節衣縮食。

他到任不久,他就辭了司機、廚子,他說:"這些錢應該拿出來買圖書、器材,提高教授們的待遇。"他還破了以前的規矩,把校長能享受的免交電話費、免米麵供應、冬天免費兩噸煤等福利全部撤銷。

如此一來,家裡日子就過的緊巴了。

梅貽琦看到家裡沒錢,跟妻子一揮手說:你不是會做糕點嗎?做了咱們一起拉出去賣。於是,梅貽琦白天在清華做校長,晚上在路邊賣糕點。

清華大學的教授見他不似作假,開始對他另眼相看。

就這樣,一塊小小的糕點,打動了清華的教授,也樹立了清華百年樸實無華的學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子。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最牛逼的教育,不是教給學生多麼華麗的理論,而是告訴你人世間最簡單的品格。

有一天,一位清華教授去梅貽琦家找他,梅貽琦不在家,這位看到桌子上有吃剩的飯菜,伸過頭去一看:嘿,中國最牛大學校長竟然吃清水煮白菜!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他對自己摳,可他對教授卻十分大方。

梅貽琦到清華後,大力網羅優秀的人才為清華所用。

華羅庚轟動數學界的時候,才20歲。

梅貽琦大手一揮:"讓他來清華。"有人提醒:"可他是個木匠,還是殘疾人,而且他只有初中文憑。"

梅貽琦說:"你只管讓他來,其他我來應付。"

華羅庚由此被清華錄入,跳過輔導員、助教、講師、副教授的評定,直接成為教授。

沒過多久,他又破格提拔了文憑不高的吳晗、錢鍾書等名教授。包括沒有任何學歷的陳寅恪,也是當年梅貽琦鼎力推薦,才給清華破格錄取的。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他說:應遵循蔡元培的兼容幷蓄的態度,以克盡學術自由的使命。

幸有梅公多抖擻,不拘一格用人才!

有人說,民國時期清華師生太過狂妄,趕校長,頂教授,見誰倒誰,可是梅貽琦一生從大陸到臺灣,侍於清華47年,誰也不敢"倒梅"。

清華全體師生對梅校長寫出一個大寫的服!有調皮學生還作了一首打油詩吐槽梅校長:

"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可是學校總認為,恐怕彷彿不見得。"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中國,有拾人牙慧者據此再出高論:也許大概可能是,然而未必不見得。

民國大師梅貽琦: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們的僕役

拿走不謝。

齷齪君 2018.5.20 河南汝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