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蘭州戰役紀念館為著名烈士李應邦正名

(魏婷、彭程 報道)5月11日上午,一位被各類戰役史書到各類媒體錯誤使用了69年的烈士名字,在中央電視臺某攝製組的見證下,由蘭州戰役紀念館正式糾錯,他就是中華著名烈士李應邦。

蘭州戰役紀念館為著名烈士李應邦正名

李應邦是在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上用身體堵搶眼的戰鬥英雄,是比黃繼光還早的捨身堵搶眼的大功榮立者。但多年來,從一野戰史類書籍到新聞媒體都把他寫成了/<font>“李應般”。

提出正名的是七里河區黨史辦原主任張俐。張俐主任在走訪犧牲在沈家嶺的陝北烈士家鄉,為沈家嶺犧牲的烈士寫口述史時,從李應般侄女口中得知李應般真實姓名為李應邦。為了能更準確證實這一錯誤,她來到吳堡縣查看當地為李應邦所立的紀念碑,從碑上清晰的看到/<font>“李應般”應該是李應邦。為了更進一步證實“李應般”就是李應邦,張主任從李應邦侄女手中得到李應邦烈士照片。後來,張俐主任找到了蘭州戰役時的李應邦所在連的副連長李春顯、排長隨後任副連長的何志瑛(後任甘肅軍區副司令),他倆都一眼看出來這就是連長李應邦烈士。之所以導致這麼長時間的名字錯誤,是因為李應邦在任班長時全班英勇作戰,他所在的班榮獲英雄班的稱號,他是班長,大家就親切的叫他/<font>“李應般”了,就這樣一直叫了將近70年。

在糾正李應邦名字錯誤的同時,張俐也拿出了李應邦此生唯一的一張本人照片。由於長期作戰,李應邦在部隊沒有留下一張本人照片,全國各地的李應邦不僅名字有誤,所展示的照片也不是他本人的。今天,甕志義接受張俐主任的建議,表示立即更改/<font>蘭州戰役紀念館內因歷史記錄原因發生錯誤的李應邦烈士的信息,/<font>央視攝製組也表示在電視片/<font>《紀念碑》中正式使用李應邦名字和烈士本人頭像。/<font>

蘭州戰役紀念館為著名烈士李應邦正名

李應邦,/<font>1922年出生於陝西省吳堡縣一個貧寒家庭。1940年8月入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蘭州戰役沈家嶺戰鬥中,擔任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二連(尖刀連)連長的李應邦指揮連隊擔任左翼突擊任務。1949年8月25日凌晨5時許,十一師發起對沈家嶺總攻,沈家嶺國民黨守敵憑藉堅固防禦工事頑強抵抗,團裡命令李應邦率全連突擊。這時,炮聲、槍聲、喊殺聲、衝鋒號聲,整個山川、河谷都在震動。情況危急,在進攻敵第二道戰壕時,一個敵機槍暗堡突然猛烈開火,排長曹天和和十幾名戰士傷亡,突擊隊前進受阻。在危急關頭,身負重傷的二連連長李應邦掙扎著向敵堡投出手榴彈並乘爆炸的硝煙衝上前去,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突擊隊猛衝上去炸燬了暗堡,奪下了第二戰壕。李應邦英勇犧牲後,一野授予李應邦“戰鬥英雄”稱號,並追記大功。

在蘭州戰役紀念館/<font>“聚殲青馬主力”篇章裡,李應邦在六大英烈塑像之列。目前,烈士姓名及相關內容正在更正過程中。甕館長說“烈士為國捐軀、埋骨他鄉,碑文卻出現錯誤,既不利於褒揚烈士精神,也不利於後人祭奠緬懷,我們有責任加以更正,留給後人一個清晰完整的歷史記載。”並聘用張俐主任為蘭州戰役紀念館專業研究類專家志願者。


蘭州戰役紀念館為著名烈士李應邦正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