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吉林出入境“只跑一次”系列举措方便 办理出入境证件不超30分钟

吉林出入境“只跑一次”系列举措方便 办理出入境证件不超30分钟

长春晚报记者 呼特 通讯员 山峰

“请问您要办理什么证件?”“我要办理港澳通行证。”“好的,我先为您预检一下办证资料,看看是否齐全……”日前,记者在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业务办理大厅现场看到,多位辅警正在为群众检查申请表、提供向导。

记者了解到,他们的岗位名称是咨询预检,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引导员。像他们这样的引导员,5月1日以来,全省出入境窗口就增设99名,为申请人预检办证材料是否齐全,提供照相、填表、受理等各个办证环节引导服务,避免群众在大厅内“往返跑”。

“我经常需要申请港澳商务签注,办理这个业务需要的证明材料挺多的,有时候因为少带一样,就得重新办理。现在只需要登录‘互联网+公安’平台‘网上申请’功能,输入要办理的证件类型,系统就自动推送需要准备申请材料的信息,真是太方便了。”市民尹女士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在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出入境业务办理窗口了解到,自5月1日以来,吉林出入境“只跑一次”系列举措使群众办证不仅“只跑一次”,而且还实现了“少跑、快跑、轻松跑、甚至不用跑”。

警务公开+材料预检 群众办证“不白跑”(小标题)

记者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业务办理窗口发现,这里摆放了各类不同颜色的小纸条。原来,这些小纸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次性告知单》。

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民警任佳妮和记者介绍,针对出入境业务种类多、申请要件杂、政策变化快的实际情况,吉林公安出入境统一规范了186种出入境证件的办理须知,并通过全省71个出入境窗口、“吉林出入境”微信平台全面告知。同时,针对不同种类证件、不同人群,出入境窗口民警向办事群众发放不同颜色的《一次性告知单》,随时告知群众下一环节方位、流程和注意事项,告知事项更精准、内容更简单,让群众“明明白白办证”。

智能微信先预约 办证停留不超30分钟(小标题)

为避免市民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过长,市民可通过在“互联网+公安”平台和“吉林出入境”微信服务号预约办证时间、办证地点,智能客服自动推送“最近、最闲”办证大厅,有效分流了办证群众,让群众办证更轻松。

同时,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原有互联网和移动端各办证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全面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填表、微信缴费、网上办证双向速递、网上办证进度查询”等新功能,“一网办证”体验更加丰富、顺畅。

5月1日以来,6294名群众通过网上预约“最合理”办证时间、“最闲”办证地点,办理了出入境证件1.6万余件,5967名群众通过网上填报了个人信息,减少了群众现场填表环节,降低了群众窗口等候时间;申请人通过微信、支付宝、聚合码缴费10486笔,收费125.4万元,群众只需30秒完成缴费环节。上述功能开通以来,申请人在长春、吉林等办证量较大窗口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全时服务+登门办证 贴心服务让市民称赞(小标题)

“原来周六也可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真是没想到。”在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办理台湾通行证的吉大三院急诊室张医生真切的说。据张医生介绍,由于急诊室患者多,平时没有时间办理出入境证件。

据悉,针对“上班族、学生族”工作时间办证难的问题,从5月1日起,吉林省各地市公安出入境窗口实行周六窗口全天开放,20多天共为4076名群众办理了出入境证件。同时,将工作时间咨询投诉电话升级为24小时监督投诉电话(0431-85611681),方便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办证须知咨询、办证进度查询和投诉监督。

目前,全省71个出入境窗口配备自助签注、自助取证、自助填表、自助照相设备221台,建成了10个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并正在推进在派出所、交管所、政务大厅、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增设港澳自助签注设备、出入境记录自助查询设备,兑现出入境服务“不打烊”的服务承诺。

市民张女士特别感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的贴心服务。她告诉记者,母亲因身患直肠癌,目前在吉大一院住院治疗,但是听说美国医疗技术先进,想带母亲去美国治病。没想到,5月23日下午给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打电话预约登门办证,5月24日早晨刘警官就来到病房为她们办理了护照。

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民警任佳妮介绍,登门办证是公安机关实施的一项“暖心”工程,主要是针对有实际困难的个体群众和集体出境的企业,利用移动受理终端,到现场采集人像、指纹和个人信息,完成证件办理。登门办证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短短20多天时间,各地出入境民警为1509名群众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2002件。

吉林出入境“只跑一次”系列举措方便 办理出入境证件不超30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