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農村自建房基礎一定要做地圈樑嗎?為什麼?

2597223


根據我多年施工經驗,這個是需要的咱既然蓋房不差這個錢,由於設置地梁能夠有效避免上部荷載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致使牆體開裂


農村蓋房除了地梁還要從以下部分加強磚混結構的主體質量:

1.基礎埋深要合理,一般土質要在1.5米左右,因為這些土才是百年沉寂下來的老土,專業表達是能夠滿足地基承載力
2.樓梯踏步要設置合理,滿足使用功能前提下還要滿足安全性,比如設置樓梯四角構造柱,樓梯採用板式樓梯,平臺處設置樓梯梁,因為樓梯是抗震設防重要部分,所以不可兒戲,地震來到時它才是生命道


3.長牆大於5米或者說內外牆交界處、樓梯拐角處設置一定數量的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樑一起加強牆身穩定性,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牆上窗戶洞口拐角45度裂紋

4.除了在一層設置地梁,樓層還要設置圈樑,這樣即使有小的地震或者地基沉降能夠避免牆身開裂,影響使用功能,辛苦一輩子蓋套房不容易

5.窗臺板上口或者底口一定要澆築混凝土圈樑或者板帶,這樣能夠避免窗戶口有開裂紋路,給後期使用功能帶來不必要麻煩

以上就是個人總結的一點農村蓋房除了地圈樑還有其他地方需要加強的地方,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工程的那些事


"百萬高樓從地起",基礎很重要,農村自建房,基礎一定要打牢,穩固,否則功歸一虧,但是,自建房基礎也分地質結構

自建房座落在鬆土,稀泥,河道,地震頻發區一定要打圈粱,框架


農村自建房修建在鬆土,稀泥,河道旁,地震頻發區,不僅基礎要打圈樑,而且還必須修建框架,便於穩固,基礎平行沉澱,防止房屋倒塌,危害人身安全,造成財產損,雖然造價貴一點,但很有必要把基礎打牢打穩。

自建房坐落在地質較為堅固的山石,膠土之上,基礎就不必打圈樑框架了

因為山石,膠土地質較硬,不易鬆動沉澱,一般打基礎時只清理鬆土處,把基礎挖深打牢就行了,因為農村自建房一般都在二至三層,壓力比城市住房小多了,為了節省開支,所以,房屋建在山石膠土之上的基礎不必打圈樑了。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北斗七星回答,不勝感激!]


北斗七星92070701


不一定,這個要根據地質條件、個人喜好,最主要的是資金。

以前土牆房屋地基很淺,屹立到現在也還有,維護好點還可以繼續住;無人管的要麼是危房,要麼倒塌了,所以不管什麼樣的房屋關鍵是要有人住,要持續的維修,才能保障房屋的堅固,居住的安全。

因此,個人建房要發揮它最大的功能,長期住人的話,還是要打好基礎,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特別是小洋樓。如果資金困難,又不長期住,也可以先打地梁,先蓋一層,有條件了可以再加幾層,最好請教下專業建築人員,會給你專業的意見。

如果只是建幾間磚房,就沒有必要那麼浪費了。

別忘了諮詢下村委會建房要求,寫個申請什麼的,同意後再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農村一山貨


建房子基礎質量是關鍵,萬丈高樓平地起,房子基礎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房屋的使用壽命。更多建房知識,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們。

由於在農村建房,基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基礎地基基本上無地質勘察資料。在農村建房做基礎都是憑泥工師傅的經驗來做存在很大的缺陷。有的房屋基礎存在圖紙不均勻情況,也有部分基礎未挖到硬土層的情況發生。為了克服在基礎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不規範不正常不到位的情況發生。建議房屋在基礎做好後在基礎室內地坪下做一道鋼筋混凝土地圈樑比較好。這樣可以提高整個基礎的穩定性。可以有效防止地基不均勻沉降現象發生。

農村自建房,做基礎設置地圈樑的好處在上面已經講清楚了。為了防止地基不均勻下降。為了提高房屋的整體性。設置基礎地圈樑還是十分必要的。千萬不要為了省錢不設置鋼筋混凝土地圈樑。


住宅公園


農村的老百姓,首先建房可算一件大事了,可能關係到一兩代人,都希望從開始到入住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所以我認為農村建房一定得做地圈樑,地圈樑在農村磚混結構,或者是框架結構中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說是現在建房必不可少的構造,以為地圈樑和柱子提高了房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磚牆承重,柱子和圈樑約束著牆體不會“亂動”,所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了開裂之類的問題,總的農村建房其他地方可以省點,但是建房的問題上儘量做的安全,牢固,長久點,後期再來絕決就很麻煩了


冰與火70935986


看你蓋什麼樣的房子,以前農村蓋藍磚土坯平房,上面是木頭梁,檁條,鋪上椽子,再鋪一層葦萡,一層土,一層(爐灰加白灰混合物)用木棒打結實,這樣的都沒有圈樑,

現在蓋房子進深大,為了防震、更加結實或蓋多層,不但要打地圈樑,四周豎的立梁,上面的圈樑也要打,上下左右前後相互形成拉力形成一體,增加房子的穩固性,所以必須打圈樑。

如果,進深不超過五米,就蓋一層也可以不打圈樑,上面直接鋪樓板。這樣的房子如果沒有大的地震四五十年沒問題,鄰居家的房子將近四十年了一點問題沒有。

知道的不多,是根據以前在農村所見,老家的老房子也要翻蓋,進深不到五米,平時不怎麼回去,今年建築材料這麼貴,我們還是準備按以前的老方法蓋。


用戶54780102619


改革開放後,農村也實行了聯產責任制,將土地承包給農戶種植經營,使得農村得以很好的發展。農民有錢了,就想改變居住環境,於是,一批新建房拔地而起,然而這些新房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由於地基沉降導致牆壁斷裂。為此人們嘗試過多種方法,譬如使用沙基,或將地基加深加寬,但是都不甚理想。後來,在城市搞建築的人,回村建房澆築了地圈樑,使地基沉降致使牆壁斷裂的現象得以解決。從此農村建房都要澆築地圈樑,使房子更加穩固,安全。


又見麥梢黃


沒有地圈樑房子也是可以建成,只是說房子的穩定性抗震性沒那麼牢固,由於設置地梁能夠有效避免上部荷載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致使牆體開裂,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是麼那麼穩定的,所以既然決定自己蓋一座房子,在農村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也不差這些錢,所以還是做地圈樑吧!

中國有句古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這個地下基礎還是很重要的。


農村自建房別墅


肯定要做,房子都修了,不要節約這點錢,一般佔地130平米的房子,打地圈樑成本也就1萬左右。我老家剛修的房子,地基在壩子裡,還是很穩固的,我爸挖了1.2米的基礎,兩層的房子,他打了地圈樑,又打了頂圈樑,全部用425水泥。別的他節約得很,但這個一點不含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