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遙想雪霽蕭關夜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一條扁擔兩個筐,無盡鄉愁兩頭裝,一頭挑的是呂梁,一頭挑的是賀蘭;一條扁擔兩個筐,無盡鄉愁兩頭裝,一頭挑著汾河灣,一頭挑著寧夏川;寒食之鄉有童年,青春做夢古蕭關,身在朔方望故鄉,迴歸桑梓思六盤……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這是發給朔方同窗的一則微信。巳是步入天命之年的我,春節期間與寧夏固原同學之間頻發微信,自然就勾起了我對遠逝青春與遙遠故地的回望和思念。

1978年之前,我只知道寧夏是那麼遙遠,那兒留下了父親革命軍人的青春歲月,那兒也是父親蒙冤受難之地。隨著“六二壓”的人流,落魄的父親回到故鄉做了農民,犁鋤做伴,身老綿城,歲月滄桑,蹉跎無奈,十六年間只能在夢裡依稀從軍時,關山萬里策馬行。

我的祖上雖說不是富豪鉅商,但也在晉商之列,後來即使家道中落,但還算殷實之家,因此在舊社會父親還有幸讀書至高中。1948年晉中戰役時,晉商故里的介休解放,目睹過日寇的燒殺搶掠,目睹過閻錫山的黑暗統治,當看到“解放區的天明朗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時,十六歲的父親認定了跟著共產黨走,跟著解放軍走,如同當時許多熱血青年一樣棄筆從戎參加了革命,走上了一個戰士的漫漫征程。

這一走,在激昂的軍號聲中,從寒食源地走到太原前線,從晉陽古城走到八百里秦川,從紅旗漫卷的六盤峰走到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從千里河西走廊走上了保家衛國的朝鮮戰場。年少風華正茂時,踏遍關山赴戎機,軍旅生涯的六年中,父親用兩個腳板仗量過大西北的廣袤,與塞上重鎮固原結下了不解之緣,父親在向大西北進軍時走過蕭關古道,1952年平叛時進駐過三邊重鎮,1954年部隊轉業又來到了固原山城,如此與寧夏的不解之緣,至今還影響到我,已是知天命之年了,卻總有鄉關何處覓胡楊的無限感嘆!

1983年仲夏,在家父錯劃“右派”問題落實政策的四年後,我們全家遷居寧夏。辭別綿山、汾水,辭別同學、親友,來到了六盤山區的固原山城,十六歲的我自此初識鄉愁;七年後告別清水河回到汾河邊,二十多年來,另有一種鄉愁又時常襲上心頭,歷經歲月滄桑,飽嘗人間冷暖,思念著六盤山的這種鄉愁猶如陳年汾酒愈陳愈醇。

曾記得,1984年初冬,十月小陽春,固原這個季節不是甚冷,一個豔陽高照的週日下午,我相約幾位同學一起由中山大街北出,來到固原俗稱的北塬。固原北城牆保存最完好,當年明朝九個邊塞重鎮之中,負責大西北防務的“三邊總鎮” 之遺存清晰可見,清水河由南而來,繞著固原城拐了個大彎,在北塬西北角折了方向,一路北去而匯入黃河,從這大拐點處往東走向,一段秦長城依稀可辯,它宛如一條長龍,蜿蜒於六盤山的崇山峻嶺之中。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秦皇、漢武曾駐足此地,這裡曾是森林茂密,水草肥美的養馬基地,蒙恬、衛青北擊匈奴的戰馬不知有多少出自此地。憑弔追思,感懷古今:人在神面前是偉大的,人在歷史和大自然面前又是渺小的,遵循自然規律,恢復生態平衡,固原山川何時再披綠裝,再現無限風光?

蒼野、古邑、秦長城,還有靜靜流淌的清水河,寄託我多少青春夢想,留給我幾多溫馨的回憶。曾記得,1985年春節期間,到劉平家拜年他不在,我卻受到劉平他母親的熱情款待,糖果、瓜子、油香、饊子,還有八寶蓋碗茶一樣又一樣的,一股勁往上端,使人有點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好一個慷慨好客之家。在固原這樣的人家很普遍,在我的許多同學家,以及後來我的同事家都受到過這樣盛情難卻的款待。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固原人不僅熱情好客,而且深明大義,有較強的互助意識和大家族意識,我的同學中有不少人為了求學寄宿親友,像登科在姑媽家,“阿丘”在大哥家,陳勇在姨夫那裡,盧志章住在父親的朋友那裡,情況各有不同,但我的觀察和感覺是,不僅他們自己沒有寄人籬下的難堪,就是我們同學去了也同樣受到熱情招待,因為固原人深深懂得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幫人求學成事業,功德無量。

我是地地道道的漢民族,但在回族聚居的固原,我時常被當成老回回,因為鄙人鼻樑高、眼窩深、加上絡腮連鬢胡,頗有西北穆斯林的外貌特徵,為此我不僅不覺得難堪,反倒有一種說不清的自豪,細細思量是固原回漢人民和睦相處,互敬團結的時代佳話將我深深感染。

舊時,固原城分為內外城,內城居漢人,外城關里老回回,解放後,得益於黨的民族政策深得民心,回漢人民長期雜居,相互交流,互相影響,和睦相處,親如一家,這種民族大團結氣氛到了漢人的春節和穆斯林的開齋節時表現的尤為突出。過春節,回民兄弟拿著油香稞子、油炸饊子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禮品給漢人拜年;遇到“開齋節”、“古爾邦節”,漢人也提著紅棗、紅糖等禮品到回民兄弟家做客以表祝福。禮尚往來,禮輕義重,可貴的是那份真誠的祝福,祝福民族團結,祝福幸福生活,祝福豐收喜悅,祝福固原明天更美好!

曾記得,1989年春節剛過,一場大雪不期而遇,雪霽天晴,驕美的陽光普照隴原,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山城固原童話般的浪漫。因天寒地凍,雪實路滑,我騎自行車小心謹慎地行進在政府東街,突然聽到一聲呼叫“羅圻”,稍一分神,我人仰馬翻,狼狽不堪,連人帶車摔倒在馬路上。原來焦鳳霞在她單位公安局門口,見我騎車而來,也許出於驚喜,也許出於故意,隨著呼叫音落,我一副慘相,她看著我先是站在馬路邊前仰後合,笑個不停,還風趣地說:“春節已過,不用再磕頭了”,然後快步走上前關切地詢問我幹什麼去?姚繼宏在我初始的工作單位——固原地區醫院住院,我往返於醫院與他家間送飯。為同學送飯奔波也好,被同學呼叫狼狽也罷,我都樂意接受,因為這背後有著濃濃的同學情誼。

事隔一天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家所在的政府街張燈結綵,博物館、文化館又舉行多種娛樂活動,故在夜幕降臨後,固原城數萬之眾似乎都湧向政府街而來。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雄渾莊重,風格獨特,屬地標性建築的固原博物館坐落在政府街西端。固原歷史上即是邊塞要衝,也是東西、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帶,所以文物古蹟、軍事設施遺存甚多。戰國時築的秦長城、北魏開鑿的須彌山石窟等古蹟,以及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夫婦墓出土的等眾多文物都見證了固原在歷史長河中的不俗過去,其中稀世珍品波斯鎏金銀壺訴說著絲綢之路曾經的輝煌與傳奇,以國寶級文物之價值成了固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為了歷史厚重的固原,家父羅維也曾盡過綿薄之力,他應邀參與修志工作,正文七十萬字的《固原地區志》,他撰寫了其中兩篇兩章約七萬字。在該志首發儀式上他寫下了這樣的感慨:“氣盛卻逢時運舛,無端才智付流年。雄雞不唱黃昏晚,老驥但愁木櫪閒。煉字命筆修方誌,謳歌把酒贊河山。雕蟲休道尋常事,竹帛精鐫惠後賢。”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我們家所在固原行署西家屬院,與博物館近在咫尺,對面是依託固原明朝時的內城牆為土山栽樹成蔭,挖池成湖,逐步建成樹木繁茂,鳥語花香,湖水盪漾,回欄曲折,供人休閒娛樂、晨練舞劍之佳所的小西湖公園。公園最高處有民國時期所建的實心磚塔一座,周圍可能容納數十人,這一制高點實際是原內城牆的大拐角,也是登高環視固原全貌的一個好去處,所以在固原生活時,我常在此登高任興遊,暢想望星空。

我是個不喜歡湊熱鬧的人,本意要在家父的工作單位——行署財貿處,與我寧夏財校曾經的學長李守銀[現任銀川市副市長]一道看電視來著,是不計劃出來觀燈賞月的,但是中學同窗楊連碧來了,我就要陪他觀賞山城節日的夜景了。連碧生長在大灣鄉,就是在銀川上學,司法學校也地處偏僻之處,工作後又長年累月地呆黑城勞改農場,難得進城一回呀,何況是在元宵佳節之夜。

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遊覽了整個政府街,並鬧中取靜夜遊小西湖公園,登高觀賞固原山城節日的夜景,倒也別有一番情趣,朦朧的月光下,遠處山巒隱隱可見;近處的建築燈火燦燦;長街上的人流湧來湧去,小朋友們提著彩燈興高采烈,青年人歡聲笑語,老人們也面帶喜悅的表情;五顏六色的焰火此伏彼起,震耳的鞭炮聲響個不停,雪霽清新的空氣中不時瀰漫著花炮煙味,好一派節日氣氛在隴原山城迴盪不息。

景觀美,有其自然之美,也有其觀景者的心態之美。固原,尤其是冬季的固原,若登高環視四周,固原城及其周圍盡收眼底,不過目能所及一個“灰”字概括,灰濛濛的天,灰濛濛的山,將一座灰土的山城包裹,所以論其現實的景觀,其自然之美若與西子湖、黃山峰對照根本無法相比。

然而,在固原待久了,與固原人處長了,若再略知固原不俗的歷史和美好的未來,你會慢慢覺得固原是美的,美在歷史厚重,美在堅韌不拔,美在淳樸善良,美在樂觀豁達。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前些天,李劍嘯因知我與固原之特殊情緣而特給我發來一則微信鏈接——《絲路上的浩蕩胡風》。

“絲路悠悠,西去東來的精美器物有一些在中土停住了腳步,並且棲身千年。地處偏遠的寧夏固原曾扼守絲路咽喉要衝,從秦皇漢武到成吉思汗,從戎、狄、匈奴到明將清軍,這些器物伴隨太多的人群輪番登上歷史舞臺,留下種種印記,直至今天它們來到山西……”

“寧夏固原的絲綢之路文物,註定會在山西引起強烈共鳴。因為,山西也曾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北魏西域玻璃器、北齊鑲藍寶石金戒指、波斯銀幣、狩獵紋鎏金銀盤……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這些在山西出土的文物,無不證明:山西的晉陽(太原)、平城(大同)等城市,與固原歷史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曾是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遊牧民族交融的重要舞臺,都是民族熔爐,絲綢之路上東西方交往的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原來晉祠博物館與固原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胡風東來——寧夏固原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春節期間在並隆重舉行,在戰國開篇樂章故事發生地——晉陽古城,在承載過晉國雄風、大唐初興紫氣的汾水之濱能再度凝視我所熟知的波斯鎏金銀壺等一批固原博物館的精美文物,太原——固原(固原由大原演變而來,與太原其義相同),三晉——朔方,兩個無法割捨的故鄉在我心中沉甸甸,恰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我思緒飛度萬重山……

元宵佳節望六盤,雪霽明月照蕭關。駝鈴朔風,傳來漢唐雄風;汾水清河,匯入滔滔黃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我心中吟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駝鈴朔風,汾水清河;遠古的風,流淌的河,在唱出一首首信天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