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孫子北海王元顥因宗室遭到屠戮,為求生計,帶著兒子和親信投奔了南梁。他見到梁武帝後痛哭流涕,請求立自己為魏主,幫助自己殺回北方復國。

處於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封元顥為魏王,並派直閣將軍陳慶之帶兵七千人護送他返回北方。當時的北魏正一片混亂,元顥的軍隊很快便襲擊並佔據了北魏的銍城。

元天穆此時正準備率大軍去攻打邢杲,由於元顥也在進犯北魏,於是朝廷召集文武官員商議此事。

眾人都認為:“邢杲軍力強盛,應該先討伐邢杲。”

行臺尚書薛琡卻認為:“邢杲的軍隊數量雖然眾多,但都是些偷雞摸狗之徒,並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而元顥是皇室的近親,此番前來號稱義舉,其勢難以推測,應該首先消滅他。”

元天穆的將領們大多都希望先討伐邢杲,加之北魏朝廷也認為元顥勢力孤單,力量微弱,不足為慮,命令元天穆等人先平定邢杲的叛亂,再回師攻打元顥,於是元天穆率大軍東進。

元顥與陳慶之乘北魏空虛之際從銍城興兵攻佔了滎城,隨後便打到了梁國城。北魏守將丘大千有軍隊七萬人,分別構築了九座城堡以抵抗元顥的軍隊。

陳慶之率軍攻打梁國,從天剛亮一直戰鬥到申時,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克了守軍的三座堡壘,丘大千只好請求投降。

元顥在睢陽城南登壇燒柴禱告,宣佈登基即位,改年號為“孝基”。元顥任命陳慶之為衛將軍、許州刺史,率軍西進,直指洛陽。

為了阻止陳慶之繼續北上,北魏濟陰王元暉業率領三萬羽林軍駐紮在考城。考城地勢特殊,四面環水,元暉業自以為有天險可以憑藉。陳慶之在水上築起浮壘,輕鬆攻陷考城,活捉了元暉業。這一戰梁軍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僅戰車就有七千八百輛。

北魏詔令東南道大都督楊昱鎮守滎陽,尚書僕射爾朱世隆鎮守虎牢,侍中爾朱世承駐守崿岅,朝廷內外實行戒嚴以防備陳慶之的軍隊。

楊昱擁有七萬大軍,據守著滎陽城,陳慶之去攻打卻未能攻克。元顥派人勸楊昱投降,楊昱沒有答應。

元天穆和爾朱兆終於在濟南打敗了邢杲,邢杲投降被押送至洛陽斬首。

奉爾朱榮之命,元天穆和驃騎大將軍爾朱吐沒兒率大軍日夜兼程趕赴滎陽,梁軍士卒看到後陷入恐慌。陳慶之不慌不忙地解下馬鞍邊餵馬邊告諭將士們說:“我們到這裡以來,屠城略地,確實不少,你們大家殺戮人家的父兄、掠奪人家的子女,也不計其數了。元天穆的部下,都是我們的仇敵。我軍才七千人,而敵軍則有三十餘萬之多,所以眼下之事,大家只有抱著必死之心才有可能免遭殺戮。敵人的騎兵很多,我們不能同他們在野外作戰,應當乘他們還沒有全部到來之時,急速攻下滎陽城作為據守之地。各位不要再有什麼疑慮了,否則就是選擇了任人宰割的道路。”

陳慶之親自擂鼓助戰,命將士登城攻堅,將士們當即爭先恐後攻入城中,終於在元天穆形成包圍之前攻下滎陽,抓住了楊昱。

元顥的部將三百人伏在元顥帳前請求道:“陛下渡江北進三千里,我們連一支箭的損耗都沒有,而昨日滎陽城下一戰,我軍便傷亡五百餘人,我們希望您把楊昱交給我們處置,以解大家心頭之恨!”

元顥說:“我在江東時聽梁朝皇帝說,他當年舉兵南下到達建康時,吳郡太守袁昂守住吳郡不肯投降,梁主常常稱讚袁昂這種忠貞氣節。楊昱是一位忠臣,為什麼要殺掉他呢!除楊昱之外,其他人任你們處置。”於是大夥斬殺了楊昱的部將三十七人,將這些人的心都挖出來吃掉了。

很快,元天穆的大軍包圍了滎陽城,陳慶之趁元天穆大軍剛到,陣腳未穩之際,率領三千騎兵背靠滎陽城,奮勇拼搏,打敗了元天穆的軍隊,元天穆、爾朱吐沒兒都落荒而逃。隨即,陳慶之乘勝奔馳進擊虎牢,爾朱世隆被陳慶之嚇破了膽,棄城逃走,中郎將辛纂被活捉。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的軍隊近在咫尺,孝莊帝打算離開京城以躲避,但不知去哪裡好,有人勸他到長安去,中書舍人高道穆說:“關中已經荒廢,怎麼可以再前往呢!元顥的士兵不多,卻趁虛而入,這是由於之前我們選用將領不當,所以才造成這種局面。陛下若能親自率領禁衛軍,以重金招募士兵,背城與敵決一死戰。臣等當竭盡全力、冒死抗戰,那就一定能夠打敗元顥的軍隊的。若您還擔心勝負難以預料的話,不如渡過黃河,命大將軍元天穆、大丞相爾朱榮各自率軍前來會合,構成掎角之勢,進攻元顥的軍隊,一個月之內,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這是萬全之策。”

孝莊帝採納了高道穆的意見,向北進發,來到了河內郡郡城的北邊。孝莊帝命令高道穆在燭光下起草了幾十張詔書,公共天下,於是四方這才知道皇帝去了哪兒。

臨淮王元彧和安豐王元延明統轄百官,封存府庫,備好法駕迎接元顥。元顥進入洛陽宮,改年號為建武,大赦天下,任命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增加封邑一萬戶。

楊椿當時在洛陽,他的弟弟楊順是冀州刺史,侄子楊侃為北中郎將,正跟隨孝莊帝在河北。元顥心裡忌憚楊椿,但由於楊椿家世顯赫,擔心失去眾望,所以沒敢殺掉楊椿。

有人勸說楊椿離開洛陽逃走,楊椿說:“我一家老小上百口,能逃到哪裡去,只有聽天由命罷了。”

元顥的後軍都督侯暄駐守睢陽作為後援,北魏行臺崔孝芬、大都督刁宣急速率軍前往睢陽包圍了侯暄,日夜猛攻睢陽城。侯暄突圍逃走,被北魏軍抓住殺掉了。

元天穆等人率領四萬軍隊攻下了大梁城,又分派費穆帶二萬人攻打虎牢城,元顥派陳慶之去進攻費穆。

元天穆畏懼元顥,打算北渡黃河,便對溫子升說:“你準備前往洛陽還是跟隨我北渡?”

溫子升說:“主上就是因為虎牢失守,才弄得如此狼狽。元顥剛進入洛陽,民心還未安定,現在如果您去攻擊他,一定會成功。大王您平定了京邑後,再奉迎皇上大駕,這乃是齊桓公、晉文公才有過的舉動啊!現在您舍此而不為,卻要北渡黃河,我私下裡真為您感到惋惜。”

元天穆覺得溫子升的意見很好,卻沒有采納,還是率軍渡過了黃河。費穆正在攻打虎牢,眼看就要攻破了,聽說元天穆向北渡過了黃河,認為這樣一來自己便沒有了後繼的援兵,於是投降了陳慶之。

陳慶之率軍進擊大梁、梁國兩城,再次攻克。陳慶之僅憑數千之眾,從銍城出發到洛陽,共攻佔了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戰,所向無敵,他在魏軍心中,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洛陽的元顥令黃門侍郎祖瑩起草了一封信給孝莊帝,信中寫道:“朕向梁國流淚請兵,決心要雪恥復仇,正是要向爾朱榮問罪,解救你於桎梏之中。現在你託命於豺狼,委身於虎口,我就是獲取了一些百姓、土地,也是爾朱榮的東西,本來就不屬於你所有。當今國家的興隆廢替,全在於你我二人。如果上天助我成功,那麼大魏又可再次中興;若不能這樣的話,那麼對於爾朱榮來說便是福,而對你則是禍,你應該再三考慮這點,榮華富貴方可保全。”

元顥進入洛陽後,黃河以南的州郡大多歸附了他。齊州刺史元欣召集官員商議何去何從,元欣說:“北海王和長樂王,都是皇室近親,現在皇位並未落入外人之手,我打算接受元顥的赦免,諸位認為如何?”

在座的官員們莫不大驚失色,只有軍司崔光韶高聲反對,他說:“元顥受梁國的控制,勾結仇敵之兵來顛覆自己的國家,他是大魏的亂臣賊子。這絕不僅僅是大王您的家事,我等下官均受到朝廷的恩典,所以不敢聽從您的意見。”

長史崔景茂等人都說:“軍司說得很對!”元欣便殺了元顥派來的使者。這樣一來,襄州刺史賈思同、廣州刺史鄭先護、南兗州刺史元暹等,也都不承認元顥的政權。

孝莊帝離開京城的時候,只是單騎而去,宮廷侍衛及後宮嬪妃都依舊留在京城。元顥取得了政權後,各種號令全由他自己發出。四方百姓都希望他能勵精圖治,但元顥自認為天授皇權,很快便產生了驕傲怠慢的心理。

他過去的親朋好友都受到了他的寵愛、厚待,這些人干擾政事,日夜縱酒為樂,毫不體恤軍國大事。而元顥從梁朝帶來的梁兵,更是在城中欺凌百姓,因而使得朝野上下對他大失所望。

高道穆的哥哥高子儒從洛陽逃出追隨孝莊帝,孝莊帝問他洛陽城中之事,高子儒說:“元顥很快就會失敗,您不用擔憂。”

爾朱榮聽說孝莊帝向北方出逃了,立即飛馬前往長子去會見他,一路上邊走邊佈置部隊。見到爾朱榮的當天,孝莊帝便開始南還,爾朱榮做前鋒。十天之內,北魏軍隊便大批集結起來,糧食兵器等物資也陸續運到了。

此次北魏大軍由爾朱榮親自指揮,這個北魏的軍事奇才和南梁的白袍將軍終於要在疆場上一決勝負。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