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將來有可能取代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是什麼動力?

打天下抱不平


新能源車,一直是當下比較熱門的話題,也是當下比較熱門的汽車類產品,隨著政府的大力推出,新能源車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而說到新能源車就不能不提純電動車,以目前的眼光來看,純電動車是最能代表新能源車型的。

但是新能源車並非只有純電動車(BEV),還包括混合動力(PHEV、HEV)、燃料電池車(FCEV)等,這幾種新能源技術,到底哪一個會成為未來的主流,絕不僅僅是哪一個是最適合的汽車技術那麼簡單。這個問題牽扯到配套基礎設施的技術,各主要市場政府的政策,能源開發冶煉的技術,核電的未來前景,民眾對核電的態度,電網的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電池的技術,新的化石能源的發現,甚至是國際政治的走向等等諸多問題,變數實在太多,到底誰能勝出,即便是做新能源政策研究這行的大牛,目前無法給出確定答案。

The Great Race《大競賽》一書的作者Levi Tillemann說:誰都不能確定哪一種能源技術將會成為最佳的解決方案,更何況,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所有的可再生資源選項都並非完美。

不過,目前很多人的糾結在於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這兩者上面。但是,純電動車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充電速度和續航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在氫燃料電池車上都得到了解決。至於電池壽命和成本,目前來看,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二者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強多少。氫燃料電池車的成本並不高於具備同樣續航能力的純電動車。

何況,新能源市場怎麼走,除了看技術導向,還要看產業內大玩家的心態,更主要的還有汽車大市場的政府的態度,所以,究竟誰會主導未來新能源車,目前尚難確定。


汽車觀察家



回到題主的問題:將來新能源汽車會使用那種動力,就目前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這幾種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術雛形都已完成,燃料電池可能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但是到底哪一個會成為未來的主流,絕不僅僅是哪一個是最適合的汽車技術那麼簡單。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如果在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的技術基礎之上,能夠快速推廣,目前在發達城市已經很盛行。

就當前發展局勢,氫燃料電池的研究現狀引發很多人思考。


氫燃料電池的優勢,下面說一下:

  • 續航里程隨心所欲
  • 性能方面跟電動汽車幾乎不相上下
  • 成本低,汙染小
  • 相對於常規混合動力,能耗可以進一步降低
  • 排放接近於零,可以忽略。
  • 氫氣來源廣泛,天然氣,煤,石油,頁岩氣這些化石能源都可以制氫,是化工產業的副產物,也可以用風能制氫,太陽能制氫,生物制氫這些可再生方法,還可以用電力這種通用能源制氫。

整體來看,個人覺得最近20年汽車市場肯定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科技發展,人們對汽車要求不斷提高,加上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說不定數十年後新能源汽車就是氫燃料電池的市場。目前高校的科研方向好多在做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將其還原為有機燃料,也可以作為汽車的新型能源。

儲能材料


為什麼不能是 “混合動力”,取電力等精華,去其糠醩。

新能源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力汽車(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其他新能源(高效儲能器)汽車等。

我們先看下純電力汽車的優缺點:

優點:

1、節能減排 電動汽車的成本低廉,不排尾氣,所以不會汙染環境。而且不會發出傳動汽車的噪音,還我們一片安靜的街道。

2、方便 不需要連環保養,定期檢查電機電池等等就行了。

缺點:

1、電池續航能力受到約束,充電時間也長。

而燃料電池電車優缺點:

優點和純電力汽車類似:節能減排,提高燃油經濟性和發動機燃燒效率。

缺點:

最大的就是技術問題:又便宜又方便地獲取純氫燃料的技術,現在還沒有研究出來。並且氫燃料電池汽車燃料的供應問題仍然讓人腦大。


可以像汽油車一樣加油的同時因為耗油低而可以不改變使用習慣又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起步、加速時,都可以考電動馬達的輔助。

噪音也優於同排量的單純內燃機汽車,而且變速箱也能很好的優化。

缺點就是:價格高,畢竟要整合很多的資源和技術。並且由於“ECVT”存在技術壟斷,其他廠家無法選擇。

但隨著技術上來,混力電車應該是很有說服力的。可最希望看到的是,未來有一天在油箱裡加水就車能嘟嘟跑起來。但那應該是未來的未來才能看到的吧。


鎂客網


我認為將來有一天核動力汽車會取代現在所有的汽車,核能也將取代現在所有的能源,為人類提供所需的能源。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髮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大,對新能源的探索也從未停止。更為高效、更為環保的新能源將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核能將是人類理想的能量來源。

目前,核能已經被應用於發電廠,航母,潛艇等設備設施。但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小型化的問題還是不好解決,隨著科學家們的努力,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有一天這些問題都會得以解決,讓鋼鐵俠中場景成為現實。

其實早在1957年,美國福特汽車就推出了一款核動力概念車。凱迪拉克也在21世紀推出了一款核動力概念車WTF。

按照設想,這款車可以免維護使用100年之久。這真是不可想象的,現在有哪一款汽車敢說自己能開100年?

不過,估計我們的有生之年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驪山腳下的兵馬俑


將來有可能取代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是什麼動力?

這個問題就比較令人腦洞大開了;命題中有並不準確的地方就是電能並非新能源,而首先電動車是沒辦法取代燃油車的,所以說未來取代電動汽車並不準確,而是應該說未來取代燃油車的真正新能源是什麼?新能源不應空有新的概念,能量密度、成本價格、充能是否迅速才是最核心的問題;談到取代,就不是單純的概念問題了,實用性為上!

如今我們在談及純電汽車的時候,總會把續航問題、價格問題、充電問題作為主要痛點而去考慮,而實際上燃油車的續航里程也不長,因為大部分朋友很少會加滿油箱,通常都是保持半箱油的狀態行駛;燃油車的真正優勢就是充能省時間!我們根本不必去擔心車子已經快沒油了,因為加油足夠方便、足夠省時,通常只要3、5分鐘即可完成加油,說到底這才是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充能如果迅速,那麼續航里程的長短就不是問題了;而目前純電汽車的痛點就在於不能迅速完成充能(充電),這才是真正困擾純電汽車的方面,同時電動汽車的價格偏高、充電設施不完善也嚴重困擾著純電車的發展;所以純電汽車只是燃油車歪的一個新選擇,而取代不了燃油車!



未來的真正新能源必須要同時具備如環保、價格低廉、高能量密度、充能簡便快捷等多方面的要求;因為如今的電能根本就算不上是環保能源,因為咱們國內的電能主要依賴火力去發電,電能取代燃油就間接等於用煤炭資源取代了石油資源,哪會環保呢?有朋友會舉例說明氫燃料電池(理論上還是用電)或許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實際上氫燃料電池依然還是一個坑、巨坑;在初中的時候我們都在化學課上學過電解水產生氫氣、氧氣,而氫燃料電池則是依靠電解水的逆反應,氫離子➕氧離子生成電;氧離子通過空氣中的氧氣來實現,而氫離子則需要氫化金屬放入水箱與水反應來生成,產生的氫離子與空氣中的氧離子進行反應後再生成電(鄙人說得都累,實際做起來則更累),所以我們基本可以想象出氫燃料電池生電有多複雜;看似環保,但車主則需要持續的添加貴金屬(或者給車子背個風險性極大的氫氣罐)、昂貴的催化劑;而汙染問題也並未徹底的決絕,只是把汙染源轉移到了生產工廠與生產線上,環保了自己而汙染了別人;燃料氫電池的壽命甚至要比鋰電池還短,所以它註定成為不了未來能源的主流選擇;其實過去的鎳氫電池很厲害,壽命超長,通常經過幾萬個充電循環之後依然還能保持95%能量容積,這才是好玩意,只不過能量密度太低了,所以它註定被邊緣化。。。
所以未來的新能源方向主要在兩個方向,其一就是實現光解水制氫、其二小型化的核子反應堆(類似鋼鐵俠的電池,如果未來能做到可控核聚變就更好了),一旦實現光解水制氫,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只需優化催化劑就可以讓氫燃料電池普及,因為主要燃料就是我們常見的水;如果能做到小型化核子反應堆,那就徹底OK了,一塊足足夠上百年去使用的,所以再不必擔心續航問題,不過存在的隱患也更多;所以應該將光解水制氫放到助攻方向,一旦實現光解水制氫,那麼氫燃料電池瞬間普及!


非專業車評


首先,不得不佩服提問者超前的想象力😃。燃油車還在使用,電動車技術才剛到起步階段,您就想到了取代電動車的另一種能源方式,也不僅讓人腦洞大開。😂就如人們早年使用“大哥大”一樣,當時沒有人會想到手機會發展成如今這種觸屏形式,更不會想到手機還能有付款轉賬、訂機票、購物、查詢等等諸多功能。所以呢,汽車也是如此。

其實國外一些大的汽車廠商,很早以前就研發過替代燃油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氫燃料電池、太陽能、壓縮空氣等。但都因為有一定的侷限性,沒有大批量生產,只停留在實驗和驗證階段,轉而大力研發比較可行的電能汽車。而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形式,有安全可靠,技術含量低,以及容易維護保養的優點,這也是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的原因。


但如果說將來什麼能源會替代電能汽車,這不好說,畢竟燃油車從發明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電動車時代才剛剛開始興起,如果再過一百多年,就現在的工業發展速度而言,氫燃料、核能、太陽能、磁力能源、甚至於水,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汽車的動力來源。小編認為,在電動汽車的基礎上,發展磁力汽車還是有可能的。


木怡天下


這就好比:皇帝的太子剛出生,有人就問皇帝,你希望今後取代這個太子的,是個什麼樣的人?

所謂取代,就跟皇帝換代是一個道理,現在的態勢是什麼?


傳統能源車還是皇帝,坐著龍椅,但太子出生了,下一代的繼承人基本明確了(當然變數並非沒有),你說,關心太子的下一代,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不合情,是因為新一代的上位,必然意味著老一代的退位,這其實是件蠻殘酷的事,沒有那麼多的詩意;

不合理,是因為太子喜歡什麼樣的姑娘,中間又有什麼變故,都很難說,所以,下一代汽車的運行過程中,也會不斷有新變化出現,未知因素太多,無法準確預測。

所以,預測那種電動汽車會成為主流,恐怕比什麼車取代新能源車更有意義。



洋楊大觀


新能源車,目前最為人知的就是插電混動和純電動汽車。將來還有氫燃料電池和石墨烯電池。插電混動只是過度,將來也得淘汰。但到底是誰最後當家做主,還不知道。

氫燃料電池除了不需要充電,比普通純電動汽車續航力沒太大有優勢,那玩意兒是個大裝備,其小型化還是個難題,而且大部分地區水資源本來就匱乏,大量運輸會加大國家和公路負擔。濫用水資源難免不讓人覺得是拆西牆補東牆。

而石墨烯也是資源匱乏,故而太貴。石墨烯導電性、機械性能都很優異,因為稀缺被業界稱為“黑金子”。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近十倍於黃金,超過2000元/克。這玩意兒未必能普及。但石墨烯的優勢太明顯,它是利用鋰電池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來的一種新的電池。這種新的電池可把數小時的充電時間壓縮至短短不到一分鐘。充電比加油還快,和早洩哥兒一樣,對接一下就好,癮兒都沒過就搞定了。未來快充電池石墨烯如果能實現產業化,將帶來電池產業的變革,從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新,但有個前提是資源問題得解決。

個人認為,最具優勢的還是石墨烯,什麼太陽能風能啥的就別想了,轉換率太低。


燚火源之神


電動汽車設計思路應該是,新電瓶應保證車能行駛150公里左右,外置備用電池一組,方便拆卸,平時不用,也不安裝,出遠門時安上,或第一組電瓶性能嚴重下降時安上,預留空間能安柴油發電機組,要求模塊化,出遠門把發電機組搬上就行,用簡單夾具固定一下就好,


千里之外吹大牛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最隹技術方案最自發電純電動汽車,這個公司已經實現成功。公司的全稱是鄭州科德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 "永能"®牌 自循環磁動力發電機,是將磁材技術、電磁技術、電子智控為一體的新型智能發電供電系統。該技術涉及到國防裝備(艦艇、坦克裝甲車、直升機、飛艇、移動武器等);工業(發電廠、鋼鐵、建材 水泥、重工裝備等);農業(提灌供水、農機、烘乾倉儲等);第三產業(偏遠地區居民社區供電供暖、停建關閉火電廠 報廢艦艇航母起死回生等);汽車產業(自發電純電動貨車 客車 冷藏車 商務車等)行業的長遠產業鏈。它可以異地複製(國外)快速發展,速佔產業制高點,構建清潔環境城市提供技術裝備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