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美軍為攻克日軍碉堡,直接灌入汽油點燃,200名日軍變成焦炭

美軍為攻克日軍碉堡,直接灌入汽油點燃,200名日軍變成焦炭

圖為火焰噴射器

對付精心構築的防禦碉堡,尤其是防禦完善的特大型堡壘,除了利用重炮轟開其厚重的掩體層外,利用火焰燒死其中的守軍也是不錯的辦法。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經常使用火攻戰術清理日軍頑固據點,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比如1945年2月,在菲律賓戰役中,美軍為了清除一座“戰列艦碉堡”內的日軍,更是動用了2萬升汽油。

這座位於海上的巨型碉堡長度超過上百米,乍看之下,它的結構設計不像是個碉堡,倒像是個固定不動的“水泥戰列艦”,它全身都被厚重的水泥板和裝甲鋼包裹,甚至可以抵擋戰列艦主炮的轟擊。在美軍進攻時,這座堡壘成了阻礙馬尼拉灣美軍行動的“喉中刺”。更諷刺的是,這座巨型堡壘當初還是美國人自己修建的。在1942年美軍潰敗時,這座堡壘就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美軍為攻克日軍碉堡,直接灌入汽油點燃,200名日軍變成焦炭

圖為二戰美軍噴火兵

這座碉堡在建成時甚至配備了戰列艦級別的超大口徑艦炮,不過在美軍進攻前都已經徹底毀壞。當時負責駐守的是由清水右二大佐帶領的日軍守備隊不過由於此前岸上戰鬥吃緊,日軍不得不從堡壘中抽調了不少人手加入岸上激戰,此時堡壘中僅有200名日軍留守。雖然碉堡“原裝”的重炮已經無法使用,但是日軍仍然依靠迫擊炮和機槍對登陸美軍構成了嚴重威脅。最終,美國海軍決定拔掉這顆自己建起來的“釘子”。

美軍為攻克日軍碉堡,直接灌入汽油點燃,200名日軍變成焦炭

圖為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炮擊效果強悍

起初,美軍試圖以“你已經被徹底包圍,我軍優待俘虜”等理由用日語廣播勸降,但是日軍始終以槍炮作為回應。美軍隨機開始用艦炮轟擊。但是這座堡壘的堅固程度遠遠超過了美軍預期。在消耗大量彈藥後,它仍巋然不動。

美軍指揮官隨機下令蒐集了約2萬升汽油,命令突擊船在艦炮火力和煙幕的掩護下靠近碉堡,將汽油全部灌入碉堡通風口,隨後立刻離開。在最後一艘突擊船離開前,它的船員點燃了連接汽油罐的導火索。不久後,整座碉堡都被烈焰和濃煙籠罩,就這樣,美軍利用火攻,以零傷亡的代價成功攻克了這座堪稱“怪獸”的巨型碉堡,這也是攻堅戰中最大規模的火攻嘗試,更突顯了美軍“儘可能避免近戰”的作戰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