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萵筍怎麼做給寶寶吃?需要放什麼調料嗎?


萵筍屬於氣味比較特殊的蔬菜,特別挑食的人,可能不會喜歡,但是也看做法,做得好了,合了胃口,就什麼菜都不挑了。萵筍既可熟吃也可生吃,只要不對萵筍過敏,那麼男女老少皆能食用。但對於小孩子來說,至少要到兩三歲以上,根據對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的判斷,再開始適當食用。

生炒、湯吃、涼拌,萵筍都適宜。

無論是給小孩子還是大人吃,萵筍都是在嫩一點,白絲還不那麼粗壯的時候為口感最佳。選這種時候的萵筍,削去外皮,再薄削去裡面的白筋,切成片,再打成丁,配合雞肉丁,加油鹽、水澱粉同炒,就能做成一盤好吃的萵筍雞丁,臨起鍋前,可以沿鍋邊淋一圈生抽,上色的同時,讓雞肉更入味,倍兒下飯。如果是給小孩子吃,那麼就要把食材切得更細一點,寶媽們倒是一般都很有耐心去細細的把食材處理一遍的。

除了炒雞肉,豬肉、牛肉都可以這麼搭配著萵筍炒吃。喜歡重口一點的大人,可以加幹辣椒和花椒熗鍋以後,再炒萵筍和肉類。

萵筍切塊,與酥肉同煮,也是一道難得的好菜(沒找到相應的圖片)。菜好吃,酥肉軟乎,湯也特別的香。當然這個前提是得會做酥肉: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片或條,裹上雞蛋麵糊,下油鍋炸香,注意把握好火候,炸得剛剛好,酥肉才好吃,需要一定的經驗。

不喜歡萵筍的脆生口感,除了做湯之外,還可以把萵筍涮到火鍋裡頭,煮透再吃。萵筍自身的特性使得它不會吸收過多的油脂和作料,所以即使煮久一點,也不會鹹,味道浸到剛剛好。

乾鍋萵筍,也是不錯的做法,除了萵筍,還可以加上木耳、粉條、蝦之類的配菜,一鍋炒燴,麻辣鮮香,也下飯得緊。

生吃萵筍,一般是涼拌,萵筍細切成絲,拌上麻油、辣椒油、鹽、醬油、醋、香菜、蒜末等等,摻兩絲紅辣椒或是胡蘿蔔絲配色,即可,稍微醃一下再吃,更入味。還可以拌上點豆腐絲,有肉香味兒,極開味。

(圖片整理自網絡)


美食家大雄


寶寶如果可以吃並且願意吃萵筍,寶媽們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萵筍,有助於均衡寶寶的營養。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做過的萵筍。


一是以造型吸引寶寶。萵筍是常見蔬菜。有些寶寶不愛吃蔬菜,時間一久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萵筍中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含量比一般蔬菜較高,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食療作用,據報道萵筍還有增進食慾、改善睡眠、促進腸壁蠕動等功能呢。如果只是日常的清炒萵筍、萵筍炒肉,可能寶寶吃過幾次就膩了。這時候可以嘗試給寶寶做點不一樣的萵筍拼盤,在造型上下功夫,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我做萵筍時,先削去外皮切片,再用刀尖挑出花朵、星星的造型,綠油油的萵筍配上紅色的胡蘿蔔和糖醋排骨,好看又有食慾。萵筍造型看著好像費功夫,其實做過幾次就熟練了,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如果趕時間的話,也可以買一些簡易的廚房果蔬壓花造型模具,直接壓切出形狀,以備烹飪。

二是在口味和烹調方法上變花樣。萵筍烹飪方法很多,我個人比較喜歡涼拌萵筍,一種方法是把萵筍切成長薄片或細絲,加鹽攪拌醃製,除掉水分,按個人口味選擇加入味精、白糖、醋、醬油、辣椒等拌勻。另一種方法是用油炸下花椒、蔥末或蒜蓉,再加調味料調勻淋在萵筍條或絲上。當然,涼拌萵筍不一定適合寶寶吃。還有一種做法是炒萵筍時加小蝦皮,蝦皮過油小炒一會兒就很香,作為萵筍的配菜既提味又能補鈣。


還有其他可能適合寶寶的萵筍烹飪方法,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把萵筍、蘋果等放入攪拌機打勻,再加少許檸檬水當飲品;或者在打米糊時加入萵筍、肉末,給小寶寶做輔食。有興趣的寶媽們可以一試。

要特別注意的是,小一些的寶寶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完善,萵筍烹飪時不宜切得太大塊,也不要做得太重口味,以免消化不良。萵筍雖好,也不是人人適合。對萵筍過敏的寶寶肯定是不能食用的,患有眼病、脾胃虛寒及腹瀉的寶寶據說也不宜食用。想吃萵筍的話,還是儘量採用健康的烹調方式,避免高油高溫和過多調味品,這樣有助於寶寶健康發育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