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諸葛亮是用什麼方式,預測當時的天下大勢?

袁茂淋


大家對諸葛亮的熟知,多數是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但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裡面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彷彿天下事皆在他的預料之中。但是,那畢竟是小說故事情節,有些都是杜撰的,其實諸葛亮並非什麼都知道,也不是天生就能瞭解那麼多東西。那麼,他常年隱居山林,劉備來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為何能盡知天下事呢?

在家靠兄弟,出門靠朋友

諸葛亮的叔伯兄弟都是做官的,這對他盡知天下事是有很大幫助的。家族親戚的幫助讓諸葛亮早年開闊了眼界。然後就是諸葛亮的朋友,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崔州平和徐庶了。徐庶也是做官的,還是諸葛亮的貴人,是他把諸葛亮引薦給劉備的,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諸葛亮都有在官場做官的熟人,那麼不管是平時聊天還是書信來往,這對於諸葛亮瞭解天下事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自身勤奮好學

諸葛亮的父親也是做官的,可以猜想到諸葛亮從小就飽讀詩書,長大之後也將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雖然別人都覺得他是在吹牛,但天才往往都是不被人理解的。諸葛亮確實文化水平非常高,常年隱居山林,平時沒什麼事,估計時間都用在看書上了。除了一些基本的倫理道德之外,諸葛亮肯定也看過不少對天下形勢分析的書和軍事類書籍,看書也是諸葛亮瞭解天下大事的重要途徑之一。

外出親自了解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去過不少地方,就已經對天下形式略知一二。隱居山林之後,諸葛亮除了讀書之外,還會外出親自了解天下大事。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了諸葛亮,在小說中寫的故事情節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的誠意,其實在《三國志》中,並非這樣記載,只是寫道劉備去找了諸葛亮三次才見到他,並沒有寫諸葛亮故意不見劉備。前兩次有可能是諸葛亮外出了,平時他應該會外出走走看看,打探天下形式。

那有人可能會問了,諸葛亮不是隱居山林了嗎,為何還要外出打探天下形式呢?諸葛亮可沒有真的要在山林隱居到老的意思,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人,從他將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就能看出,此人志向遠大。所以,諸葛亮能預測天下形式,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見識得來的,所以在劉備找到他的時候,他才會與劉備對答如流,對天下形式分析的如此透徹。


文化歷史那些事


潮白評論,先評三國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以上內容節選自《隆中對》,這就是當時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預測,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預測了三國尤其是蜀漢的未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從此,

劉備有了一份戰略兼戰術性指導方針,道路曲折的劉皇叔一下子前途就光明起來。《隆中對》的提出時間大約是207年年底至208年年初,當時諸葛亮只有二十七歲,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年青的諸葛亮是怎麼做到的呢?

01,讀萬卷書。

諸葛亮的老家在琅琊郡,他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父親也擔任過郡丞的官職,雖然諸葛亮三歲喪母,八歲喪父,但有叔叔諸葛玄撫養成人。琅琊諸葛氏是名門望族,孩子們勢必要接受很好的教育,書想讀多少有多少,不讀都不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名門望族的延續,諸葛亮的成功不是偶然,他這一輩人,大哥諸葛瑾、族弟諸葛誕也都很有成就。

02, 行萬里路。

因為是叔叔帶著,叔叔要去外地做官也必須跟著。“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從琅琊到豫章,從山東青島到江西南昌的距離不遠嗎?但那個時候最快的方式也只能是騎馬,跟著吧,一路瞭解各地風土人情挺有意思,到了豫章,情況有變,還要轉道去荊州,最後竟然落腳到了襄陽。諸葛亮這一路走來了解了國家的基本情況。

03, 閱人無數。

因為北方戰亂,很多人避難荊州,其中不乏官宦和才子。諸葛亮接觸的人不少,還和志同道合的人結成了朋友,如潁川徐元直、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朋友在精不在多,徐元直來自潁川,那裡可是士家大族的聚集地,而崔州平呢?他父親是原太尉崔烈,他哥哥是討伐過董卓的崔均,孟公威才華橫溢,後來在魏國做到涼州刺史,徵東將軍。這些朋友給諸葛亮帶來了信息,通過思想的碰撞,諸葛亮成長了許多。

04,名師指路。

諸葛亮的第一個名師是叔叔諸葛玄,被舉薦為豫章太守,證明人家有地市級幹部的水平,和袁術、劉表的私交不錯,證明這些人承認和諸葛玄是一個階層,有這樣的叔叔帶著,諸葛亮天天耳濡目染當然進步很快。諸葛亮的第二個名師是岳父黃承彥,黃承彥是荊州名士,和劉表是連襟,屬於荊州上流社會圈層,黃承彥對於這個女婿必然毫無保留青囊相贈,而且會不時的帶著諸葛亮出席一些重要場合。

荊襄的另一個名士龐德公,潁川名士司馬德操都算諸葛亮的名師,兩個人時常教導並非常欣賞諸葛亮這個年青人,龐德公給諸葛亮取雅號“臥龍”,司馬德操把“臥龍”推薦給劉備。

05,自身感悟。

諸葛亮志向遠大,“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躬耕隴畝只是愛好,出將入相才是理想。

大丈夫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為此他在隆中草廬之中,多方總結,通過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加上自己的感悟,草創一份可預測天下大勢的《隆中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身感悟,沒有一個成功來的很偶然,正像臥龍吟的歌詞裡寫的“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潮白評論


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臥龍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很多人就算不了解三國,也一定聽說過這段歷史,基本上已經成為三國的“入門課”了。既然如此,對於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也一定有所瞭解,可以說,當時的諸葛亮對於局勢的把控十分準確,這一點讓劉備非常驚喜。不過,當時的諸葛亮一直隱居山林,他又是如何做到能對天下大勢這樣瞭解的呢?

space

諸葛亮隱居山林,為什麼還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

諸葛亮所著的《戒子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從這一句話,我們可以明顯看出,諸葛亮隱居,並不是說就呆在草廬看書,哪也不去,如果是那樣,那不就成書呆子了?劉備也不會三顧茅廬了?記得《三國志》描寫三顧茅廬裡,劉備前兩次都沒能見到諸葛亮,後來從書童以及諸葛亮的岳父弟弟那得知,諸葛亮遊歷去了。所以諸葛亮隱居僅僅是不入仕的意思。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和他是好朋友。他朋友也不是一般人。看人不需要接觸很久,像諸葛亮這樣有眼光有智慧的人,很多時候從那些人做事的方法的細節上就可以看出其人如何,所以對人才清楚這方面才是原因。換了別人,就算是天天見面的人也很難看出其人如何,其才如何。

space

諸葛亮隱居山林,為什麼還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

那他是怎麼知道這天下大勢的呢?

我想,他應該看到了一些別人沒發現的規律性東西。就像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設想一樣,當時天下可是N多人的,益州劉璋、荊州劉表、漢中張魯、西涼馬超。各地小勢力一群一群的,而只有諸葛亮知道那些人都不成器,心中有了怎樣把他們取而代之的方法,這個不是說打聽能聽到的,更多的是思考的結晶,是智慧的表現。“而且如果找人打聽,也是道聽途說,可能會以訛傳訛,讓信息有偏差的呀”偏差的只是表面的信息,也就是細節方面,而對諸葛亮這種心懷天下的人來說,不是看熱鬧的,是看門道德,有用的只有事件的實質。這些都是通過思考才能領悟的。






陸霏霏愛看劇


這個問題很好,涉及到了古代信息的傳播途徑。試分析下。

不像今天這樣便捷的互聯網渠道,古代絕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需要人工進行傳遞。一旦君主頒佈召令,就會刻在竹簡上,在由專業的人員通過快馬加鞭的方式送往全國各地。然而這種信息的傳播有幾種弊端:①消息傳播速度太慢②消息真假難辨③割據時代信息無法傳播等。

三國時代群雄逐鹿、諸侯混戰,既然如此躬耕於南陽、遠離城市中心號稱無所不知、未卜先知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到底是如何洞悉天下事的呢?根據當時的歷史來看,諸葛亮作為外來戶,既沒有官職加身也幾乎看不到官方的記錄。但官方有官方的張良計,民間有民間的過牆梯,諸葛亮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快速獲取信息:

(1):諸葛亮過人才華,與當時士族出生、家族顯赫的徐庶、司馬徽、崔州平等人頗有結交,從而可以獲得官方口口相傳的信息

(2):通過普遍的老百姓的說唱等娛樂方式獲取信息。古代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單調娛樂活動及其匱乏而流轉於各地的商旅、失地的百姓、遊學的士子經常把各地的信息編成民謠或歌謠進行傳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得以擴散開,有心人就可獲悉。

(3):編口號。我國曆朝歷代的起事或者交戰都會有一個響亮而且有號召力的口號,促使其被廣泛的傳播,如陳勝吳廣起義的“大楚興、陳勝王”,明朝末年的李自成的“闖王來了不納糧”

等。通過口號可以迅速知曉當下發生的大事

(4):發題文、貼榜文等地方政府會不定時發佈一些榜文進行募兵或者昭告什麼事情。

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加上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可以洞悉各地大事,分析當下形式,慢慢形成高瞻的眼光,從而有了“臥龍不出,已洞悉天下的”的本領。






暴雪長空


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劉備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漢室顧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百年看世界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諸葛亮可是東漢末年,乃至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謀士。尤其在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中,更是成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奇人。其實諸葛亮確實很厲害,一方面或許源自於優秀的天賦,另一方面應該是通過飽讀詩書,受到名師的指點。司馬徽當年就與諸葛亮、龐統等人非常友好,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諸葛亮能夠從司馬徽那裡學到不少的本領。

限於古代的交通,還有落後的通訊技術,往往普通人很難了解天下大事,更別說預測天下局勢了。可劉備前往隆中拜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給出了高深的見解,尤其是預測出了天下有可能三分。這就引起了世人的好奇,怎麼一個足不出戶的書生,能夠成功預測出形勢發展。

為此接下來稍微分析一下。

一:諸葛亮通過與好友交談,還有從北方逃到荊州的士人,瞭解到許多信息。

優秀的人總會有優秀的朋友,古代也一樣,因此諸葛亮身邊少不了一些有才之人。在與龐統、司馬徽、龐德公等人交流後,不僅可以探討學問,還可以瞭解到天下的形勢。諸葛亮跟據別人說的觀點,然後結合自身的看法,以此推斷出局勢的走向。還有從北方遷來的士民百姓,也帶來了一些頗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曹操與袁紹的具體戰況,還有北方的生存環境。

諸葛亮起初對劉備也不甚瞭解,可聽到司馬徽多次介紹劉備後,根據自身的分析,斷定他應該是一位明主。後面隆中相見,遂產生了相見恨晚。

二:諸葛亮通過荊州的當政者來推斷出形勢的變化。

不管是北方不斷進行的群雄逐鹿,還是孫策在江東攻城掠地,這些事情的發生對荊州的統治者都會有影響。比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激烈對戰時,荊州的劉表蠢蠢欲動,由此可以看出,曹操與袁紹的戰爭沒有那麼快結束。還有北方的民眾大量南遷,說明北方戰亂不休。荊州的當政者對時局的反應,完全可以成為諸葛亮分析的素材。任何一位優秀的高手都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取儘可能真實的材料,而荊州的一舉一動,在諸葛亮眼裡,都是難得的信息。

總之,預測天下大勢離不開對時局的認識,而聰明的人會打通許多渠道來了解最新的變化。有人說諸葛亮用《馬前課》來推測,這過於玄乎,難以當真。另外諸葛亮能夠很好地預測局勢發展,與自身的優秀才能也分不開。


子正尋道


相傳諸葛亮于軍中閒暇時,寫下了《馬前課》。相較來看,諸葛亮的《馬前課》比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其他預言書更容易破譯,因為它非常規則,每課預言一個歷史朝代,並按著歷史演進順序來描述。而其它講歷史大事的預言,因為有時候一個朝代有很多大事,而有的朝代大事則少一些,不規律,所以不容易和所預言的朝代對應起來。

《馬前課》共十四課。前十課從當時蜀漢開始,一直到中華民國的誕生,非常準確。《馬前課》第一課,諸葛亮講「無力迴天,鞠躬盡瘁,陰居陽拂,八千女鬼」。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曾經寫過:「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是諸葛亮的自我寫照,因為他知道漢家江山氣數已盡,沒有人能夠挽救,所以《三國演義》裡說「孔明六出祁山前,欲以隻手將天補」,就是說他想靠一隻手斡旋天地;「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就是說漢家江山到這個時候可能要完了;「長星半夜落山塢」指的則是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所以,諸葛亮第一句話的「無力迴天,鞠躬盡瘁」是講他自己,後面的「陰居陽拂,八千女鬼」,這「八千女鬼」是個字謎,「八」加一個「千」加一個「女」加一個「鬼」,合在一起是個「魏」字,就是說蜀漢最後要被魏國所滅掉。

再往下一共有十四課,一課講一個朝代。比如第四課,是關於唐朝建國的時候,卦說「十八男兒,起於太原」。這個「男兒」我們生兒子叫「子」,十八子加在一塊是個「李」字,而唐朝便是李淵父子打出來的天下;「起於太原」,則因為李淵當時從太原起兵。

再比如第八課講明朝,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天下。這個卦講「日月麗天,其色若赤,綿綿延延,凡十六世」。「日月麗天」也是個字謎,「日」加「月」是「明」,指大明朝,「其色若赤」的「赤」,是硃紅色的意思,暗指朱家天下。「綿綿延延,凡十六世」,表示明朝一共傳了十六個皇帝。   

也許有人會問,預言是不是後人杜撰的?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年解《馬前課》的是清朝光緒年間白鶴山僧人守元,他當時八十六歲了。在《馬前課》中,關於清朝的預言是這樣的:「水月有主,古月為君」。「水月為主」是一個字謎,三點水加一個「月」再加一個「主」,合在一起是一個「清」字;「古月為君」,古加月是個「胡」字。


歷史的波瀾壯闊


有1800多年曆史。這裡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隱居躬耕地,漢昭烈皇帝(劉備)“三顧茅廬”處,“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陽光在我就在


用易經的後天八卦術預測的:








水幕華


諸葛亮出山前並不是一個只會苟全性命於亂世的農夫。他出生於一個琅琊郡的官宦世家。諸葛氏從西漢開始就在朝為官,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其父諸葛硅曾出任泰山郡丞,相當於一個縣長。他的父親在諸葛亮很小的時候去世,諸葛亮又在叔父諸葛玄身邊成長。諸葛玄是袁紹的下屬,官至豫章太守,也算是一方行政長官。諸葛亮的父親和叔父都是經歷過漢末動亂的人,又都是朝廷官員。這樣家庭背景和當時的社會形勢,使諸葛亮從小志向高遠,並對社會的走向有切身的體會和認識。環境造就一個人,父親和叔父的耳渲目染,使年輕的諸葛亮對漢末的動亂有具體的認知的思考和自我的分析。這為日後提出《隆中對》戰略,起到了關鍵的一步。

諸葛玄死後,年僅十六歲的諸葛亮失去了依靠。在漢末軍閥混戰的情況下,年輕的諸葛亮選擇了隱居南陽。雖然是隱居,可諸葛亮並不是如自己在《出師表》中所說那樣:“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反而是借隱居為名,刻苦學習各類典籍,常常自比管仲樂毅。表達了自己希望輔佐王道,爭霸天下的志向。此時的諸葛亮雖然只是個農夫,但他擁有強大的社會關係網絡。他的岳父黃承彥是當時的名士,岳母是軍閥劉表妻子的親姐妹。同時,當時的士族司馬徽,龐德公等人也十分欣賞他,又與徐庶,崔州平,龐統等人是好朋友。這些人隨便挑出一個來都是東漢末年的牛人。正應了那句俗話,朋友多了路好走。何況身邊的朋友都是各方面的翹楚俊傑。

在這種有利的朋友圈中,這群名士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天下大勢,諸葛亮更能從各方面瞭解和思考時局。諸葛亮的內心臺詞應該是這樣的:“我並不是自甘墮落,我只是躲起來努力用功,等待時機。”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等來了劉備。多年來對各路諸侯優劣的研究和對時局的變化的掌握,使三分天下的預測自然而然的出現在諸葛亮心中。

由於諸葛亮對後世官方和民間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使後人都認為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然而魯肅早在隆中對七年之前就有相似的預測。魯肅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並非《三國演義》中軟弱仁慈的老好人。孫權剛承繼江東時,他曾這樣建議孫權:

“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三國志. 魯肅傳》

魯肅認為,漢室必將衰落,但曹操是一時間無法除掉的,希望孫權能佔據江東,與曹操,劉表鼎足三分。待曹操無暇南顧時趁機攻滅劉表和黃祖。佔據長江流域,立國稱帝。魯肅的三分天下論與諸葛亮隆中對極為相似,只是把劉表替代劉備,因為此時的劉備還在是四處依附於人的無名之輩。諸葛亮人脈廣泛,或許借鑑了魯肅的戰略也未可知。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猜測,也許是諸葛亮與魯肅英雄所見略同吧!

總論:

隆中對以極其精確的預測,為劉備能佔據一方,逐鹿天下制定了基本國策。諸葛亮能夠提出如此準確合理的預測,是建立在他對時局的清醒認識和巨大的人脈網的基礎上的。也少不了他努力學習各類典籍,使自己能夠更優秀的預測天下大勢。這給我們後人很大的啟示,要有所作為,必須努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認真分析問題,並且有良師益友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