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2000年,十五位從河北師專畢業的年輕人,只因一句‘我們那真的很需要老師’,就輾轉奔波了五千公里,來到了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最南端的且末縣。

剛到且末時,他們因為極度乾旱的氣候,嘴唇乾裂、甚至每天都在流鼻血,一年兩百多天的沙塵天氣更是讓人受不了。沙塵暴嚴重時,一連好幾天都要停課,這讓他們明白了:且末縣惡劣的自然環境是缺老師的重要原因,但他們卻義無反顧。

雖然選擇了大西北,但他們心中依然掛念著遠方的家人。2011年,辛忠起老師的母親突發腦梗、癱瘓在床,辛老師望著病床上的母親,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多想留在母親身邊照顧她,但是他沒有辦法,因為孩子們要開學了,他得回去;2017年的5月,辛老師的母親病情加重,但他因為放心不下正在高三備考的百餘名學生,晚歸了十幾天,沒能見到老人最後一面。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們都是平凡的人民教師,用自己的青春,灌溉著沙漠裡的那些“小紅柳”。

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奮鬥故事告訴大家: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他們帶來的這種教育和愛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有無數個他們的學生正學著他們的樣子----成為“小紅柳”方陣中的一員。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