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code>作者:遠方青木(YFqingmu)/<code>

2月25號那天,我給大家分析了韓國、日本、伊朗的新冠肺炎確診數據。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當時我把每日的數據製成圖,截至到2月24日數據彙總起來,發現曲線是這樣的。

根據這個曲線的走勢,再對比下當年武漢的曲線圖。

我們當時很輕易的分析出,全球新冠疫情很快就將進入爆發期,數據會有一個直線攀升。

中國依靠巨大犧牲,成功實現了對病毒的圍追堵截,給全世界爭取了足足3個星期的緩衝時間。

沒想到,其他國家根本不在意這寶貴的三週緩衝時間。

不管是韓國、日本、歐洲,還是美國,都和沒事人一樣,該有的防疫措施基本都沒見到。

2月29日9點,韓國宣佈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2931例,相比昨天上午9點,24小時內新增病例909例!!!

四天之前,我們還在討論韓國累計確診已經快近千了,再不封城後面就沒辦法了。

沒想到才過幾天,韓國日增病例已經近千了。

這是日增,不是累計!

我把截至到28號下午4點的韓國累計確診病例數繪製成圖表,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24日的那個山尖,如果僅僅只是腿部。。。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而同期,中國的數據卻大幅度好轉。

2月28日0點到24點,中國全國確診435人,其中湖北確診423人,非湖北區域確診12人。

可以認為,在中國的非湖北區域,疫情已經接近尾聲了。

從中國的抗疫經驗來看,大規模封城是非常有必要的,全國家裡蹲政策執行越嚴的區域,疫情消退的越快。

但很可惜,韓國至今為止,依然沒有在國內實行大規模戒嚴,韓國人沒有執行家裡蹲這種做法,僅僅把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執行了一定程度的封鎖。

這種做法,根本沒有用。

首先,韓國目前是所有省市都出現了疫情,而且哪怕是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地區,市民也可以隨意上街買東西,甚至可以進出城市。

2月25日,韓國執政黨首席發言人洪翼杓向媒體群發短信稱:

最大程度封鎖’指的是補強織密防疫網,阻斷疫情在社區內擴散,而不是要完全‘封市封道’禁止出入。

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韓國現在必須立刻全國休克,整個國家所有國民在家裡呆一個月,否則不可能遏制新冠病毒。

疫情最嚴重的韓國大邱,市民還可以出去買菜、買口罩,連‘封市封道’都做不到。

能遏制病毒就算見鬼了。

有一個視頻,是講解為什麼學校不能開課的。

密集的人群,是病毒蔓延的天然溫床,而且傳播效率非常恐怖。

這個視頻,我覺得也非常適合目前的韓國。

韓國目前的疫情數據,非常差,疫情蔓延的速度快的驚人。

而且韓國的監獄、軍營、學校、養老院,均已經被檢測出了確診病例。

哪怕韓國從今天晚上開始就立刻全國大封城,所有人都家裡蹲,韓國最終的確診病例,也極大概率破萬人大關。

如果再拖幾天,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但以韓國的施政效率,今晚全國家裡蹲的概率,幾乎為零。

而且哪怕最終數據止步上萬,這也很恐怖了。

韓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都和我國的一個省差不多。

假設韓國是我國的一個省,這個省長把本省的確診病例,從三個星期前的2個人,硬生生的弄到了上萬,還是在有武漢經驗可以參考的前提下。

我敢保證,這個省長一定被一擼到底,外加全國唾罵,口碑還不如湖北被撤換的官員,而且是遠遠不如。

為什麼不如?

因為韓國總統的這個業績,真的比湖北最差的地方官員還要差。

武漢是閉卷考試+裸考。

韓國是開卷考試+抄作業。

對著提前準備好的複習材料抄,都能抄個不及格,也是醉了。

拿韓國人的命不當回事,這樣的官員,留著過年麼?

經常有人說,發達國家都以人為本。

究竟誰才是以人為本,這一對比,就凸顯出來了。

但很不幸的是,韓國並不是發達國家裡做的最差的那一個。

為什麼韓國的確診病例數數量增速成為世界第一高。

那是因為韓國在一週時間裡,檢測了10萬人份的樣本,政府竭盡全力的去大規模檢測。

雖然韓國始終不進行全國強制隔離,導致我不看好韓國疫情戰鬥的未來。

但這種大規模檢測的做法,是對的。

但日本就不一樣了,日本至今都不願意給國民做病毒核酸檢測,目前要連續37.5度以上4天加呼吸困難,才有資格做病毒核酸檢測。

一切,都是為了順利舉辦日本奧運會。

半個多月前,面對天天喊缺試劑,所以沒辦法檢測的日本,中國曾經捐贈了1.25萬盒核酸檢測試劑。

禮尚往來,互助守望。

但沒想到的是,日本可能並不缺試劑,而是壓根不想用。。。

中國捐贈的1.25萬盒試劑,至今沒有用完,還躺在倉庫裡呢。

日本眾議院的議員,曾追問這批試劑的下落,日本勞動大臣加藤,在這麼嚴肅重大的場合,足足沉默了1分半之久,然後回答:

“試劑盒效果是一樣的,日本原本擁有的試劑盒和中國引入的將會經常調整使用。”

拜託,議員問的是中國捐贈的這批病毒檢測試劑的使用數量,和目前的處置方案,你這回答的是啥?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這簡直就是日本版的“一問三不知”和“答非所問”昏官的合體版。

日本目前連檢測都不願意做,更別提全國大隔離了,就這麼任由病毒蔓延。

雖然日本目前的病例數並不多,但日本的前景,我覺得比韓國還要糟糕。

搶不到口罩和消毒液的日本人,如今已經開始瘋狂搶購衛生紙了,我也不知道他們搶來幹嘛,可能是圖個心理安慰吧。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2月24日,意大利米蘭市國立SACCO醫院的緊急事件分析中心主任Gismondo女士(業界權威,意大利領先大醫院的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很嚴肅的表示:

我們不必擔心,因為多數病例分析數據來自中國,這樣一個衛生系統落後的國家,這和發生在衛生條件尖端、公民生活習慣良好,居民收入高的意大利和歐洲其他地區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段話極大的振奮了意大利人的信心,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是靠譜的,完全可以把病毒扼殺在萌芽狀態。

4天后,截至28日傍晚,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了888例,足足翻了三倍。

四天三倍,這就是所謂的扼殺在萌芽狀態。

因為確診病例增速太快,意大利認為是因為病毒檢測方式有問題,引起了無謂的恐慌。

所以意大利政府宣佈,從今以後,意大利將轉變檢測方式,只宣佈重症患者的數量,輕中症患者一律不算確診患者。

今天開始,意大利只有病的快死的新冠肺炎患者,才算入確診數量,其他一律不算。

我在此大膽預估,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病死率平均為1%的情況下,意大利人的病死率可能會一路飆升,達到10%以上。

至於原因,可能是意大利的病毒變異了,殺傷力大幅度增強。。。

意大利政府採用這種鴕鳥政策,我覺得它的疫情也沒啥指望了。

經常有人說,發達國家醫療資源豐富,預警機制強大,新冠肺炎病毒如果首次爆發在這些發達國家,門都出不去就被扼殺掉了。

這些人認為,發達國家的防疫能力和醫療水平,高我們好幾個層次。

但實戰結果告訴我們,別說讓這些國家和武漢一樣裸考,哪怕提前3個星期告訴他們,他們都防不住這個病毒。

這些所謂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就是個坑。

而意大利的“一號病人”,目前行動軌跡已經被摸清了,無任何中國旅居史,也沒有接觸過來自中國的感染者!根據行動軌跡推算,它是在美國夏威夷被感染的!

而根據日本媒體報道,一名在夏威夷旅行,回到名古屋的日本人,曾在夏威夷就醫,結果被診斷為流感。

回到日本後,被確診為新冠,從沒去過中國,也沒有遇見過中國人。

這方方面面的證據,讓全世界都認為,美國的疫情遠遠比紙面上宣佈的要嚴重的多,只不過美國連全國檢測體系都沒建立起來,只對個別人做了檢測,所以人數才那麼少。

出於這種擔憂,美國股市暴跌。

特朗普在2015年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下跌超過1000點,那麼時任美國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裡,以極快的速度射向太陽,不能有任何藉口。

沒想到的是,特朗普總統的這個夢想,在2020年2月27日實現了,當日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1190點。

特朗普總統必須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太陽,不能有任何藉口!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這可能就是蝙蝠效應了,因為一個吃蝙蝠的憨逼,導致美國總統被裝進了加農炮,射向了太陽。。。

而美國政府的不作為,導致全體美國人都恐慌了,現在整個美國都在搶購口罩。

一個N95口罩的價格,目前已經飆升到了20~25美元,摺合140~175人民幣。

這是一個,不是一盒。。。

遠方青木的數據分析:韓國病毒疫情,戳破了發達國家的謊言

而普通口罩,則漲價11倍。

這就是市場經濟下的口罩價格,窮人根本買不起。

可以預料,如果不是中國的限價令,那我國的口罩漲幅,會比這個瘋狂的多。

美國至今不檢測,萬物皆流感。

你讓美國人怎麼辦,簡直人人自危。

目前,已經有夏威夷議員,通過網絡對外求助檢測盒了。

美國雖然至今沒有數據,但如此麻木的態度,讓我深感憂慮。

當年切斷和中國的交通聯繫超級麻溜,如今本國疫情卻置之不理。

真是懶得說他。

目前沒有美國的數據,因為他死活不願意檢測,導致確診病例數至今紋絲不動,還是20多天以前的數據。

但美國的疫情不容樂觀,一旦開始全國大規模檢測,病例數會多的嚇死人。

我總結了一下目前發達國家對待新冠病毒疫情的態度,大概是下面這樣的:

韓國: 有限制的隔離就可以遏制病毒。

日本:只要不檢測,就沒有確診患者。

意大利:檢測方法有問題,考慮只公佈重症確診患者。

美國:我們沒有新冠肺炎,那些都是流感患者。

中國:我靠!你們想坑死我。

歡迎關注我:遠方青木(YFqingmu)

回覆關鍵詞:【香港】【房地產】【股票】 【知識】【投資】【 教育】【養老】【華為】,你將解鎖更多精彩內容~


身邊的經濟政治學,你身邊的知識分享平臺。每晚24:00,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