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在北碚近代史上,有一位外國人攜全家在北碚生活工作了近十年時間。他為修築四川第一條鐵路和規劃北碚建設貢獻了心血、汗水和智慧,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就是著名的鐵路工程師——丹麥人守爾慈。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守爾慈像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北碚除了嘉陵江水運相對具有基礎,陸上運輸則欠發達,缺乏現代化運輸方式,建設事業中所需的煤炭等能源的運送更多以人力,比如文星一帶十多個煤廠,年產原煤近10萬噸,全靠肩挑揹負,即便有一支萬人運煤隊伍,也難將所產之煤運到嘉陵江岸,導致此地雖產煤卻堆積如山。

盧作孚為解決這個問題,早有修建鐵路以便利運輸的意向,鄉村建設事業推進後,他於1927年8月邀集江北、合川兩縣士紳,在民生公司商討組成“北川民業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入20餘萬元,隨即派專人李雲根購置機車及鐵路器材,並延聘工程人員,開展路線勘測工作。

1928年1月,李雲根在山東請來曾任膠濟鐵路總工程師的丹麥專家以主持北川鐵路工程,這位專家不是別人,正是守爾慈。

守爾慈,1863年生,畢業於德國柏林大學,學識淵博,經驗豐富。他初到北碚即與副工程師吳福林等開展調查工作,他們忍飢挨餓,跋山涉水勘測路線,晚上則在微弱的油燈下整理分析。

歷時九個月後測繪完畢,守爾慈制作出從戴家溝直抵嘉陵江觀音峽白廟子一帶的施工方案,第一期工程修建土地埡至水嵐埡路段,不日破土動工。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施工中的北川鐵路

動工這天,盧作孚率領峽防局全體官兵,由北碚跑步到文星場祝賀。雖年逾六旬但精神健旺的守爾慈,工作負責,勘測時期無房居住也不叫苦,棲息在儲煤坪旁一間又小又窄的木棚內既住宿又辦公;施工期間更日夜蹲守工地指揮,全程參與建設。

經過整整一年的艱苦努力,北川鐵路一期工程於1929年10月建成,隨即又在白廟子山間建築了兩級下河絞車,連通水運。

1933年鐵路從戴家溝延修至大田坎,1934年4月1日北川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沿途分設白廟子、水嵐埡、文星場、后豐巖、大田坎等11個車站,有火車頭5臺、5噸自動御煤車廂118輛、水車廂1輛、客車廂4輛等設備,鐵路員工2260名,日運煤400噸,相當於8000人力挑運的日運量。

北川鐵路建成,開創了四川鐵路史的新紀元,也為嘉陵江三峽風光增添了一景,吸引著各地名人前往參觀。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通車後的北川鐵路

隨後,盧作孚趁熱打鐵,又將鐵路沿線的同興、福利、又新、天泰和泰等6個煤廠聯合組成天府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河南中福煤礦公司遷來北碚,同天府煤礦公司、北川鐵路公司合併,對礦山進行了全面開發。煤炭產量成倍增長,北川鐵路實力也大增,自制成功了3臺火車頭,日運煤量超過了2000噸以上,有詩讚曰:

自鑄火車慣運煤,

山中十里走輕雷。

專家心血工人汗,

此是渝郊第一回。

在修築北川鐵路同時,守爾慈還應盧作孚之邀考察了北碚城區。發現這座小城依山傍水,風光秀美,但城市的格局十分落後,他和北川鐵路副工程師唐瑞五一道,帶領測量人員,對北碚街道、城市公園、江邊碼頭、西部科學院、北溫泉、縉雲山到黛湖等進行了實地規劃勘測。

這些地方的後續建設,幾乎全是按照他和唐瑞五共同繪製的規劃設計圖進行修建和改造的,其中自然凝結著這位洋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中國西部科學院時,因資金不敷,難以完工,守爾慈知道後還慷慨解囊,捐獻近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整齊清潔的北碚街道

守爾慈初到中國時正當青年,幾十度春秋後,他深深愛上了中國,到北碚時雖已滿頭銀霜,但他更願安家於此

,入北川鐵路公司不久,他便派人將家屬接來了,讓子子孫孫在北碚這塊山川秀麗的土地上生活。

守爾慈夫人來自日本,育有兩男三女,大兒約翰,出生山東,繼承父業,大女兒雪心、小兒子雪倫等也都在中國出生。由於長期生活在中國,守爾慈受東方文化影響極深,家庭東西合璧,傢俱中外並用,一家人說的是東西混合語言,用的是東西混合禮節,十分有趣。1936年,守爾慈同雪心乘船至長江中時突然心臟病發作,不幸逝世,時年八旬。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守爾慈全家合影

守爾慈不僅是北碚城市、交通發展中的功臣,更是中丹友誼的象徵。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守爾慈在渝事蹟展》開幕式

2015年是中國和丹麥建交65週年,又恰逢丹麥王國駐重慶總領事館成立10週年,“雙重喜慶”下的丹麥王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特別在重慶白象街策劃並舉行了《守爾慈在渝事蹟展》,以回顧守爾慈在川渝一帶的生活和工作的經歷,

其中與盧作孚的合作更是北碚鄉村建設時期對外交流的重要事例和中外合作的典範。

北碚歷史丨守爾慈——北碚不能忘記的人

出 品 | 劉懿鋒

排 版 | 狙擊哥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