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宋詞鑑賞05錢惟演詞作《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

玉樓春

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時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宋詞鑑賞05錢惟演詞作《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


(1)錢惟演生平簡介:

 錢惟演(977—1034)字希聖,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錢俶之子,生於太平興國二年,《全宋詞》作生於建隆三年(962),誤。隨父歸宋,為右屯衛將軍。真宗時,召試學士院,改太僕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隨知制誥,為翰林學士,遷工部尚書。仁宗即位,拜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後因擅議宗廟罪,貶崇信軍節度使,謫居漢東。景祐元年卒,年五十八,諡文僖。

《宋史》、《東都事略》與《隆平集》有傳。文辭清麗,與楊億、劉筠齊名,為“西昆體”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金坡遺事》、《玉堂逢辰錄》等。


宋詞鑑賞05錢惟演詞作《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


(2)錢惟演詞作鑑賞:

此為作者暮年遣懷之作。詞中以極其悽婉的筆觸,抒寫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傷。作品中的“芳草”、“淚眼”、“鸞鏡”、“朱顏”等意象無不充滿絕望後的濃重感傷色彩,反映出宋初纖麗詞風的藝術特色。

上片起首兩句,從城上和城下兩處著墨,聲形兼備、富於動感地描繪春景,勾勒出一幅城頭上鶯語陣陣、風光無限;城腳下煙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圖畫,使讀者隱然感覺到主人公的傷春愁緒,從而為下文的遣懷抒情作好了鋪墊。

上片結末兩句轉而抒情,言綠楊芳草年年生髮,而詞人已是眼淚流盡,愁腸先斷,愁慘之氣溢於言表。從表現手法上講,用綠楊芳草來渲染淚眼愁腸,也就達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極為悽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詞意陡轉,波瀾突起。

過片兩句,從精神與形體兩方面感嘆老之已至,抒寫了詞人無可奈何的傷感情懷。從中可以窺見,一貶漢東,默默無聞,大勢已去,這對於曾經“官兼將相,階勳、品皆第一”的作者來說,打擊是多麼巨大。結拍兩句將借酒澆愁這一司空見慣的題材賦予新意,敏銳而恰切地扣住詞人對“芳尊”態度的前後變化這一細節,形成強烈反差,由景入情,畫龍點睛,傳神地抒發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絕望心情。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二雲:“侍兒小名録雲:”錢恩公謫漢東日(指錢惟演晚年謫隨州),撰《玉樓春》詞曰:“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往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每酒闌歌之,則泣下。後閣有白髮姬,乃鄧王歌鬟驚鴻也。遽言:“先王將薨,預戒挽鐸中歌木蘭花引紼為送。今相公亦將亡乎。果薨於隨州。”可為此詞註腳。


宋詞鑑賞05錢惟演詞作《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

1.注:參考文獻:《宋詞鑑賞大辭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