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弗吉尼亞級V型核潛艇預計到2025年才能服役,這個時間點與潛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服役時間比較符合。美軍對弗吉尼亞級的建造和升級非常看重,其性價比很高,單艇只有24億美元左右。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1888期 頭條獨家)

高超音速導彈成為主力打擊武器之後,美軍也將這種武器安裝到核潛艇上,美海軍近日消息,全球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武器將部署在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上。但美軍也是虛張聲勢的為主,因為美軍目前仍然沒有所謂的潛射高超音速導彈,只不過還在研發中。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也並非所有艇都安裝,最快獲得潛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可能是弗吉尼亞級V型,也是增加了其對地攻擊能力。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升級後的弗吉尼亞級增加了一個VPM模塊,放置在潛艇中部,由4個大型發射管構成,每個發射管7枚戰斧巡航導彈,可增加部署28枚巡航導彈,這樣全艇的巡航導彈數量從12枚增加到了40枚,具備極強的打擊能力。不過弗吉尼亞級V型核潛艇預計到2025年才能服役,這個時間點與潛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服役時間比較符合。美軍對弗吉尼亞級的建造和升級非常看重,其性價比很高,單艇只有24億美元左右。

弗吉尼亞級在2003年下水,預計建造28艘,排水量達到7900噸,艇員為130多人。在弗吉尼亞級V型獲得高超音速導彈之後,可對數千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打擊,40枚的載彈量也可以超過大多數巡航導彈核潛艇。美軍曾經計劃將潛射高超音速導彈放在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上,但考慮到起接近退役,升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放在全新的弗吉尼亞級V型上更加合適。美軍第一種潛射高超音速導彈為滑翔助推型武器,由兩級助推器組成,第一級是用於出水,從水下發射到水面,第二級是水面助推,一直到巡航高度。兩級助推的模式是潛射巡航導彈比較常規的佈局,該彈預計在202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2017年秋季,美國海軍和國防部也測試一種常規快速打擊導彈,從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上發射。美軍這項測試是為研發潛射高超音速導彈做鋪墊,驗證美海軍1小時之內打擊全球的能力。當然,這種打擊模式不僅僅依靠核潛艇,而是需要多種平臺之間的同時發射導彈,這需要一個龐大的指揮體系。

美軍擴大弗吉尼亞級V型導彈數量也意味著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將面臨退役,在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服役之後,這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會開始逐漸退役,對地攻擊的主力由弗吉尼亞級V型擔任。俄亥俄級每艘可攜帶154枚巡航導彈,4艘可搭載616枚,如果一艘弗吉尼亞級V型可攜帶40枚,要補齊600多枚巡航導彈的缺口需要15條弗吉尼亞級V型核潛艇,從性價比上看似乎有點划不來。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第一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4年後服役,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全靠它


但我們如果簡單計算不難發現,其實造弗吉尼亞級V型還是合算的。一艘弗吉尼亞級V型算24億美元,15條弗吉尼亞級V型需要360億美元,可提供600枚巡航導彈,與4艘俄亥俄級相當。但如果建造4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則需要400多億美元,最大的問題在於哥倫比亞級太貴,導致了美軍才通過升級弗吉尼亞級V型實現巡航導彈缺口的補齊。如果哥倫比亞級的單價可控制在70至80億美元,那麼美軍應該會建造4艘哥倫比亞級改進成巡航導彈核潛艇。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