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劉備之所以能在早期與孫權保持同盟關係,是因為他們彼此有利害關係。東吳答應為了劉備自己的利益把荊州借給他,並共同抵制曹操的侵權行為。但劉備佔領荊州、宜州後,東吳坐不住了。對劉備來說,奪天下戰略是必須實現了的,但對孫權來說,這一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東吳的發展,直接威脅到了東吳的發展。因此,荊州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他們的衝突,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場戰爭的到來。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備徹底失去了荊州,而且關羽在這個過程中,也被砍掉頭。劉備的好兄弟死了,劉備自然是要為他報仇,因此這次夷陵之戰劉備借報仇之名欲奪取荊州。因為荊州對於蜀漢,今後的發展很重要,如果能拿下荊州,那麼實現中原的戰略目標將在不久後實現。

然而,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並沒有達到目的。相反,他輸掉了戰鬥,回到了家。他不僅傷害了士兵,還差點死在戰場上。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的指揮與作戰能力似乎沒有任何大問題,但是夷陵之戰最後還是輸了。畢竟,他在這個時候已經戰鬥了幾十年。本來可以贏得一場戰鬥,究竟到最後為什麼輸了呢?是什麼原因導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事實上,劉備犯了三個嚴重的錯誤,直接導致了戰局的失敗。如果用相應的三種策略來解決問題,也許整個戰爭局面都會逆轉。劉備有可能把失敗變成勝利。

首先,將兵力放在山上而放棄水軍

在這場戰鬥開始時,劉備命令大部分軍隊駐紮在陸地上。這種佈局原本對吳軍的威脅很大,這也是陸遜頭痛的地方。但是,劉備放棄了這樣的佈局,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山裡,而將兵力放在山上,行動作戰的時候存在很大的不方便,作戰效率很低。這讓陸遜很高興,他在給孫權的信中說:一開始大臣懷疑水土不服。今天,反棄船行動將開始,各地將建立營地。起初陸遜還是有點擔心,劉備一旦全部安頓在山上,陸遜一定會很高興的。如果劉備的水軍和陸軍合作,陸遜是難以抗拒的。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第二,人員配備有問題

在遠征之前,劉備應該知道這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鬥,而且是在一個像夷陵這樣危險的環境中戰鬥。但劉備看不起他的對手陸遜,也許是因為陸遜名氣不大。劉備覺得這場戰鬥是由一個年輕人領導的,沒有作戰經驗,而且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所以劉備並沒有帶很多的大將軍來參與這場戰鬥,也沒有很多謀士隨同他一起來。可以說,按照這樣的戰爭規格,這樣的人員編制確實不匹配,這是造成軍事失敗的重要原因。

如果劉備能注意到這一點,並把一些蜀漢軍大將帶到身邊,同時讓足智多謀的謀士們跟著計劃走,我相信陸遜永遠不會那麼輕易打敗劉備,甚至陸遜最終也可能會被打敗。這一點原因也是決定戰爭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第三,軍隊心煩意亂,拖延作戰

劉備在遭遇陸遜部的抵抗後,開始轉向消極對抗,更不用說安營山了,據記載時間實際上延長到了七八個月。想象一下,士兵們在7月和8月在山上長期築巢,好久沒有士氣了。而且,劉備在這裡的考察,物資、糧草的供應也是個大問題。這使陸遜在劉備軍隊軟弱的時候,抓住了弱點,輕而易舉地打敗了劉備。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而如果劉備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整個情況將完全不同。因為拖延時間越長,劉備就有劣勢。如果能快攻,陸遜就處於劣勢。劉備可以用更精銳的部隊直接進攻陸遜的先鋒隊,然後用兩位將軍從側面和後方進攻陸遜。這樣一來,陸遜的部門絕對是一片混亂,前後不可呼應。無濟於事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足以輕而易舉地打敗它,並把它變成勝利。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慘敗?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如果劉備在夷陵戰爭中打敗了陸遜,取得了勝利,那麼他就可以順勢而為,帶領軍隊粉碎江陵,奪取武昌。他甚至可以帶領軍隊渡過長江,然後直接到武都。隨著孫權的一舉殲滅,江東的疆域得到了充分的遏制,實現了兩分戰略。而北邊的曹魏只能睜大眼睛看,一點也佔不到便宜。這樣,劉備致力於征服世界,復興漢代的理想就完全實現了。下一步,只要蜀漢佔領的南部地區發展良好,就足以與曹魏爭奪北部。最終,這天下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遺憾的是,劉備犯了這三個低級錯誤,不僅失去了良機,讓蜀國最終也泯滅於歷史長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