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忻州市位於忻定盆地,地勢平坦,地肥水足,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宜辣椒生長,農民群眾具有豐富的辣椒栽培經驗。據史料記載,忻府、代縣種植辣椒始於明代。忻定盆地生產的辣椒,從1957年出口以來,受到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歡迎。近年來,忻州市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辣椒種植面積穩定上升,單產、總產和經濟效益都在不斷增加。2019年,忻府、定襄、原平、代縣辣椒麵積發展到了1.29×10⁴h㎡,湧現出了一大批辣椒高產優質示範村、專業合作社和科技示範戶。忻府區高城、曹張等村的辣椒育苗每0.067h㎡收入2×10⁴元左右,大田辣椒比傳統的種植玉米每0.067h㎡可增收2000元以上。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影響忻定盆地辣椒生產的主要病蟲害不僅種類多,大發生、偏重發生的概率也高,常給椒農帶來嚴重的損失。必須從健身栽培入手,堅持輪作倒茬,精細耕作,培育壯苗,對症下藥,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以更有力的舉措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優化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辣椒生產的提質增效保駕護航。

1 選地

辣椒屬茄科作物,適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栽培,要求土地平坦、土層深厚、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易灌易排的地塊。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在種植辣椒地塊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化學除草劑使用後對下茬作物的影響。否則,就很可能對下茬種植的辣椒帶來藥害,造成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如前茬作物施用莠去津除草劑,每0.067h㎡用藥量超過350mL的地塊,需間隔24個月才能種植茄科、十字花科類作物,前茬作物施用煙嘧磺隆除草劑,每0.067h㎡用藥量超過100mL的地塊,需間隔18個月才能種植茄科、十字花科類作物,前茬作物施用唑嘧磺草胺除草劑,每0.067h㎡用藥量超過3.2g的地塊,需間隔26個月才能種植茄科、十字花科作物。普施特為殘效期長的除草劑,施藥後36個月才可種植茄科、十字花科類作物。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2 施肥

辣椒是喜肥作物,在施足底肥的同時,還要根據辣椒不同生育階段對養分的要求補給追肥,以保證辣椒的早發、穩長、不早衰,從而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辣椒的需肥規律是:從出苗、定植到現蕾階段,由於植株較低,生長髮育較慢,根少、葉小,幹物質積累較慢,因而需要的養分也少。從現蕾到初花期,植株生長加快,幹物質積累量增加,對養分的吸收量逐漸增多,初花到盛花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時期,也是吸收氮素養分最多的時期,盛花期到成熟期,植株的營養生長較弱,對磷、鉀肥的需求量增大。施肥技巧應該施足底肥,輕施苗肥,穩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早施翻秋肥,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施足底肥。每0.067h㎡的地塊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0.5×10⁴kg、過磷酸鈣25~50kg、硫酸鉀25~35kg,或45%複合肥30~40kg,於整地前撒施,以保證辣椒較長時間對肥料的需求。

輕施苗肥。一般在移栽後結合田間中耕、澆水追施腐熟的人糞尿。蹲苗結束,門椒以上莖葉長出3~5節,果實長到2~3cm時,每0.067h㎡及時追施高氮複合肥10~15kg。穩施花蕾肥。植株現蕾至大量開花階段,既要追施適量肥料,以滿足其開花、結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施過多而導致植株徒長,引起落花。一般每0.067h㎡可施農家肥1000kg,並加尿素5~8kg、磷肥7~8kg。重施花果肥。第一次採摘至立秋之前,是植株大量結果的時期,需要重點施肥。一般每0.067h㎡追施農家肥1500~2000kg,磷肥25~40kg,尿素10kg。肥料要施在距植株根莖部6~10cm處,以免燒傷根部。以後,每隔15d左右追肥1次,共追3~4次。早施翻秋肥。翻秋肥對中晚熟品種來說,能夠促進辣椒後期結果,增加產量。通常於立秋和處暑前後各追施1次,每次每0.067h㎡用畜類肥1000kg,氮磷鉀複合肥20kg。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3 選種

從近兩年農民種植辣椒的抗病抗逆力、田間長勢和實際收益來看,忻定盆地適宜栽種的品種有京紅2號、京紅9號、高辣819、辣豐2號、辣豐3號、狀元紅、朝天椒、遊椒等。各地可結合當地的耕作環境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擇優推廣。

4 育苗

辣椒的育苗時間較長,育苗土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幼苗生長的質量。利用苗床地本身的土壤育苗時,首先要將過篩的肥料撒施在土層表面後,緊接著翻挖、平整。一般要求每66.7㎡育苗地施入腐熟農肥250~300kg,複合肥3kg,鉀肥2kg。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4.1 苗床處理

選用25%甲霜靈WP,按每1㎡苗床8g用藥量,加10~15kg細土拌勻,將1/3的藥土施於苗床,用2/3的藥土覆蓋種子,或用30%的噁黴靈As,按3~4g/0.067h㎡拌細土處理苗床,可有效預防辣椒苗期的猝倒病、根腐病、疫病、立枯病等。

4.2 種子處理

辣椒種子可攜帶炭疽病、疫病、猝倒病等多種病害的病原菌。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是控制苗期、生長期病害最為簡便易行、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4.2.1 曬種

播種前將種子攤放在簸箕內曬1~2h,有利於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芽勢、發芽率,還兼有一定的加速發芽和出苗作用。

4.2.2 種子消毒

為了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或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可普遍採用熱水燙種處理法,先把種子用水浸脹,瀝乾水,然後倒入52℃~55℃的熱水中燙15min。燙完之後,立即把種子從熱水中撈出,投入冷水中冷卻。為防止和減輕辣椒病毒病的發生,可將處理過的種子,再浸入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20min。用藥劑浸種後,要用清水將種子沖洗乾淨,晾乾水氣後才能播種,否則會影響種子發芽。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為了控制地下害蟲的為害,用藥劑處理過的種子還可用吡蟲啉藥劑進行二次拌種。其方法是:60%吡蟲啉SE30mL+70%安泰生wp50g,加水0.3kg混勻,處理種子4~5kg,堆悶4~5h後播種,可有效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和苗期蚜蟲。苗床期,齊苗時用72.2%霜黴威酸鹽As20mL+70%艾美樂3~5g,加水15kg稀釋,可澆灌苗床5~6㎡,對苗期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5 移栽

辣椒移栽定植前,一定要先進行“煉苗”。就是育苗棚要及時通風,把風口開在背風的一面,並注意調換風口,以使苗床上的苗子逐漸與露地栽培環境下的溫度、溼度相適應。起苗前1~2d,要對苗床澆1次水,以利起苗時儘可能地多帶一些宿根土,防止運苗時散坨,儘量減少傷根。移栽前,準備栽培辣椒的地塊要做好起壟、覆膜、灌溉等工作,保持溼潤的土壤環境。栽後應立即在根部覆土、壓實、澆水。緩苗期,要連澆2~3次水,以促進根系生長髮育。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6 重點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辣椒具有喜溫暖,怕高溫,喜陽光、怕暴曬,喜溼潤、怕乾旱、怕連陰、怕雨澇,喜肥沃、怕氮肥過多的特性。要獲得高產優質,病蟲害的及時防治、對路用藥工作十分重要。

緩苗至現蕾開花期,要密切注視炭疽病、疫病、根腐病等的發生消長情況。這幾種病害都是在降水日多、降水量大或陰雨連綿、田間溼度大的條件下,發病早、蔓延速度快。要延緩或減輕這幾種病害的發生與為害,一是移栽前,要把土地整平,防止田間高低不平,在壟溝內形成積水。二是移栽後7~10d,用75%肟菌·戊唑醇WG6000倍液+70%安泰生wp800倍液葉面噴霧,對控制辣椒病害,增強辣椒長勢,增加坐果率,提高其產量和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果實膨大至成熟期,田間最常見的病蟲害是疫病、病毒病、灰黴病、炭疽病、白粉蝨、紅蜘蛛等。預防和減輕炭疽病、疫病發生為害的有效辦法,是在辣椒田內間作玉米,玉米、辣椒種植行數為6∶1,玉米株距為2~2.5m,留苗密度為每0.067h㎡栽辣椒5000株,玉米留苗600株。這種種植形式利用了玉米、辣椒兩種高低不同的作物空間,有利於玉米為辣椒遮陽避光,有利於田間形成風道,從而減輕病害,減少用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疫病、炭疽病等流行性病害,在高溫高溼和高溼多雨、田間窩水積水的條件下,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流行,一定要早觀察,勤觀察,在做好預測預報工作,適期早治的前提下,科學用藥,對症下藥。要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時組織專業化防治隊伍,應用植保無人機和大中型防治器械,開展聯防聯治,強化統防統治,努力提高規模防治的速度和效益。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6.1 疫病

在雨後暴晴、氣溫突升的情況下發病重。田間發現病株後,要在控制澆水的同時,立即在發病初期選用62.5g/L氟菌·霜黴威(銀髮利)Sc或72.2%霜黴威As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後再噴1次,連噴2~3次。

6.2 炭疽病

在施肥量不足,田間溼度大,植株枝葉茂密的條件下發病重。田間始見病株後,要抓住發病前期,選用50%嘧菌酯Sc20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WG3000倍液田間噴霧,隔7~10d後再防治1次。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6.3 病毒病

辣椒生長前期高溫乾旱的情況下,有利於蚜蟲傳毒為害。預防的措施應主要是在育苗播種期,用吡蟲啉藥劑處理種子,辣椒生長前期在田間插置黃板誘蚜,及時選用吡蟲啉或溴氰菊酯、啶蟲脒等藥劑防治蚜蟲,在開花前噴施病毒純化劑,提前預防病毒病。病害發生後在田間交替噴施40%鹽酸嗎啉胍WP或8%寧南黴素、5%氨基寡糖素As等,可減輕病害發生。

6.4 灰黴病

病菌借氣流傳播,在高溼低溫的情況下發病重。推遲灌溉、排除田間積水能夠抑制病害的流行。發病初期每0.067h㎡椒田可選用65%甲霜靈wp80~120g,或40%嘧黴胺sc25~50mL、20%腐黴利 sc100~125g、66%乙黴威·硫菌靈wp40~60g,加水30~40kg噴霧防治。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6.5 紅蜘蛛

在高溫乾旱的條件下,蔓延速度快,發生為害重。點片發生階段,可及時灌溉,增加田間溼度,抑制其繁殖為害。同時可選用1.8%阿維菌素EC4000倍液或15%噠滿靈EC1500倍液、20%蟎死淨SE2000倍液、蟎危4000倍液噴霧防治。

辣椒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辣椒質量

6.6 白粉蝨

在秋季高溫乾旱、農田周圍雜草叢生的情況下發生為害重。田間灌溉,拔除雜草,能夠抑制其繁殖蔓延。點片發生階段,可選用2.5%溴氰菊酯EC1200倍液或0.3%苦盾As1500倍液、畝旺特1500倍液田間噴霧,還可兼治煙粉蝨、蚜蟲、紅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蟲。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